雲科技時代2018:數字化轉型進入新階段

1518191452900095.jpg

2017年12月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指出: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而要圍繞推動高質量發展,首要是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推進中國製造向中國創造轉變、中國速度向中國質量轉變、製造大國向製造強國轉變。

2018年是“十三五”承上啓下的一年,也是中國製造向中國創造轉型的關鍵之年。自2006年起,以AWS亞馬遜雲服務和Hadoop大數據的出現爲標誌,雲科技時代正式拉開帷幕。到了2016年,即人工智能60週年,雲科技時代的三大關鍵技術:雲計算、大數據與人工智能已經全面就緒。

馬雲在2017年一直在強調,以雲計算等爲代表的計算力是新型生產力,而生產力的快速發展將倒逼生產關係的轉型。2017年政府工作報告亦指出:加快大數據、雲計算、物聯網應用,以新技術新業態新模式,推動傳統產業生產、管理和營銷模式變革。換言之,傳統企業所代表的傳統生產關係正處於轉型升級的臨界點。

數字化轉型正是從傳統生產關係向新型生產關係轉變的推動力,以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相結合的新經濟將是新型生產關係的體現。2017年底,IBM在中國市場推出了“數字化重塑”品牌與服務。從數字化到數字化轉型再到數字化重塑,IBM從全球大型傳統企業演進的趨勢,闡述了數字化經濟的三部曲。

實際上,數字化即信息化,包括傳統設備、人員、資源、流程等信息的在線化;數字化轉型則是企業生產運管管理的在線化,ERP、CRM、MES等是這一階段的典型代表;而隨着雲計算、大數據的發展,超越了企業組織範圍的第三方互聯網與電子商務平臺,進一步把企業與消費者和用戶緊密連接起來,再反過來倒逼企業形態轉型,去適應消費者和用戶的個性化需求、創造個性化體驗,這就是企業數字化的高級階段,這一階段也可以稱之爲“傳統經濟+互聯網”。

到了數字化重塑階段,以人工智能爲代表的新技術可以自動化連接廣泛的消費者、企業、機器、政府機構等,以阿里巴巴、騰訊、Facebook等爲代表的社會化企業商務互聯網平臺正在聚集越來越多的企業,再通過人工智能對平臺上企業的運營進行自動化調配。而第三方社會化的大規模企業商務互聯網平臺的出現,將徹底改變單個企業的生產運管管理方式,相應將重塑企業以及企業的產品與服務,這個階段也稱爲“互聯網+傳統經濟”或“數字經濟+實體經濟”,新零售、新制造等是這一階段的產物。

數字化轉型與數字化重塑是一個硬幣的兩面,企業將最終停在這二者的平衡點。數字化轉型是對企業傳統業務的改造,特別通過新一代實時信息化系統的建設,達到提高效率、降低成本、響應個性化需求等效果;而數字化重塑則是創造新的企業業務和企業形態,一方面在傳統產品上疊加增值的數字化服務,另一方面則是通過社會化的商務互聯網平臺在企業間進行資源、分工和價值等的重新分配。

清華大學經管學院互聯網發展與治理研究中心與領英中國經濟圖譜團隊在2017年11月發佈了《中國經濟的數字化轉型——人才與就業》研究報告,指出中國數字經濟發展的一個顯著特點是數字化進程從需求端逐漸向供給端***,而與消費需求端相比,供給端的數字化轉型還處於起步階段,特別是工業、製造業、醫療等傳統行業的數字化轉型仍有很大空間。

與數字化轉型相適應,數字化人才從ICT產業向傳統產業擴散,特別是來自ICT企業的高級數字化戰略人才這些年來逐步加入傳統企業,充實了傳統企業數字化轉型的人才庫。值得注意的是,根據不完全統計,2016年全年創業公司共倒閉、停業364家,且2016年全年新增創業公司比前一年下降76%,創業投資也大幅度縮緊。創業公司的倒閉和“資本寒冬”,也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數字化高級人才從創業公司向傳統企業和傳統行業的流動。

2018伊始,數字化經濟開始提速。阿里巴巴、騰訊、京東、百度等互聯網和雲計算公司都加大了各自的第三方社會化商業互聯網平臺力度,例如阿里巴巴在北京開始試行用支付寶購買全線地鐵票、騰訊以約42億元入股永輝超市、騰訊優圖實驗室與騰訊雲聯合打造騰訊Mall智能零售系統也開始上線。

一方面,傳統企業數字化轉型已經處於第三方社會化商務互聯網平臺與供給側改革的前拉後推中;另一方面,數字化重塑已經在另一個戰場悄然展開。2018的雲科技時代,數字化經濟大潮已經洶涌而來!(文/寧川)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