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而廣不如小而美 網易雲信憑什麼贏在PaaS大時代?

wKiom1dx-F_h0T9eAAEs2d-SV6E899.jpg-wh_50

(上圖爲網易雲信總經理阮良)

進入2016年就是雲計算十週年之際,在過去十年中以IaaS爲主的雲服務已經得到了充分的發展,出現了AWS亞馬遜云爲代表的一批提供IaaS服務的國際雲公司,以及國內的阿里雲、青雲、華雲數據等IaaS雲廠商。除了IaaS外,SaaS雲應用軟件也在過去的五年中得到了投資者的重視,甲骨文、SAP、微軟等軟件廠商紛紛轉向SaaS雲業務。

艾瑞諮詢發佈的《2016年中國IM雲服務行業白皮書》指出,雲服務的不同模式處於不同的發展階段,其中PaaS起步最晚、入局者最少、發展空間大。PaaS即開發雲或研發雲,主要爲開發者、軟件創業公司、獨立軟件開發商、系統集成商等提供SaaS軟件開發平臺。

與IaaS和SaaS需要廣佈數據中心的不同,PaaS屬於小而美的純軟件模式,向下可以搭載任易IaaS平臺,向上對SaaS軟件來說有極高的粘度,因而具有較高的盈利能力。這就是2015年10月網易選擇進入雲服務的方向,IM即時通訊雲服務網易雲信作爲首款產品。

三大原因選擇IM雲作爲切入點

網易雲信總經理阮良介紹說,網易做雲信的邏輯很簡單:一是雲服務勢不可擋,二是IM雲服務的市場需求足夠大,三是網易在這個領域有足夠的優勢。

網易在長期開發和產品研發過程中,發現有兩個非常明顯的趨勢。首先,雲服務作爲這個時代的“水電煤”,對未來整個創新者、創業者大生態來說,這是必不可少的基礎服務。

其次,網易發現即時通訊是非常剛性的底層需求,無論是傳統意義上的IM聊天軟件還是社區、在線教育、在線醫療等,都有在線溝通的需求,比如網易新聞、網易音樂等社區就有大量溝通的需求。所以,網易認爲IM開發雲服務是一個比如好的切入點。

網易雲信基於網易十多年在即時通訊領域的積累,從網易郵箱到網易泡泡再到易信,網易已經在即時通訊領域深耕細作了很多年,打造了許多非常有優勢的產品。自2015年10月推出以來,截至目前網易雲信已經累積了7萬+APP,連接了2.4億用戶。

網易雲信推出之前就進行了大量開發者調研和前期測試,幾乎從第一天開始就是盈利狀態。目前,網易雲信的客戶包括順豐快遞、傳化物流、比亞迪等知名企業,也遍佈O2O、社交、在線醫療、在線教育、互聯網金融等領域。

雲信的優勢是什麼?

那麼,與環信、融雲、容聯雲等衆多已經在市場中存在的競爭者相比,2015年底才推出的網易雲信到底有什麼技術優勢呢?

阮良表示,在網易“有態度”的整體品牌理念之下,網易雲信就是要把IM即時通訊雲服務場景做深做精,從開發者角度以一站式服務解決場景下的所有需求。還能提供產品研發雲的服務包括移動端、多媒體、服務端、前端、信息安全、運維保障等。從業務運營雲的角度出發的,還有運營、客服、大數據、市場、用戶研究等服務。這些功能,都是基於網易已有的基礎設施和其它專業雲服務。

網易雲信作爲PaaS平臺,向下可搭載任意IaaS廠商的平臺,包括AWS亞馬遜雲,也包括網易自己的機房。結合網易已經在北京、上海、廣州、杭州等全國各地自建的BGP機房以及海外租用機房,可以實現全球30多個結點覆蓋。

截止目前,網易雲信已成功發送超過1000億條消息,每日上億條消息100%到達。系統架構彈性可擴展,並支持產品的動態擴容,提供海外AWS雲主機連通服務,保證海外用戶消息收發速度。

當然最重要的還是網易19年來做消費端產品的技術與經驗積累。網易有多款用戶過億的移動端產品,這讓網易雲信擁有了超過5年的移動端解決方案優化經驗,也是網易雲信與其它IM雲服務創業公司最大的區別。

阮良進一步舉例來說明。一個例子是弱信號情況下的切換問題。當還是2G、3G的時代,在Wi-Fi與移動信號切換、有信號與無信號切換等過程中,涉及到大量技術細節。依靠網易15年的IM經驗,可以做到在任何切換情況下都不掉信息,保障消息在兩點或者多點之間快速和穩定的傳輸。

另一個例子是在弱網條件下的音視頻信號傳輸。移動音視頻與文字信息傳送不同,對實時音視頻來說哪怕傳送過程中丟了一小段信息包,在接收端就可能斷掉或者卡住或延時很長,這是不可接受的結果。如何保證在移動網絡條件下的不丟包、低延時,保證在兩個不同運營商之間更好的通訊,以及在中國和國外間更好的實時音視頻通訊效果,都是非常大的挑戰。

再有對於安卓手機來說,既有低端機也有高端機,如何保證音視頻的編解碼庫在低端機和高端機之間,乃至與iPhone之間都有非常好的互通,這些其實都很有講究。例如語音文件的互傳,如何讓發出方和接收方都覺得很快,這涉及到優化信息塊的大小以及不同運營商之間的參數設置等,都需要多年的實戰經驗積累。

做專業的雲服務

如果說BAT做雲服務的目的,更多的是爲了拉攏開發者向自己的生態聚集。那麼,網易作爲一家互聯網公司,做雲服務的根本目的又是爲了什麼呢?阮良表示,與網易的“有態度”一致,不論是網易雲信還是其它網易雲產品,就是純粹的提供雲服務,不需要開發者倒向自己的生態。

“網易雲信的理念是從客戶的角度來看,而且希望一站式的給開發者提供服務”,阮良說。“比如短信和電話,可能也是客戶所需要的,像開發一個APP必須要用到驗證碼,我這裏就能一站式提供。”

網易到現在爲止推出了遊戲、郵箱、電商和門戶等主營業務,每推出一個產品都有清晰的產品思路與商業模式,這也是網易在納斯達克的股票表現穩健的重要原因。 “因爲我們覺得專業性纔是這個世界能夠大踏步前進最重要的原因。”

當然,阮良也表示在後期也會規劃共建開發者生態,包括與客戶一起建立聯盟,所以網易也推出了關於創業者的易啓計劃。2016年5月30日到6月19日的20天裏,網易雲信還爲全國程序員送上了持續20天的程序員光榮日——魔獸主題嘉年華活動,包括萬張《魔獸》影票免費送、北上杭深四城首映包場、美女主播抓捕程序員觀首映、限量版周邊饋贈等等。

但是在前期階段,網易雲將專注在專業性上。網易雲信不僅服務於外部客戶,也被用於內部產品,像智能客服網易七魚就是基於網易雲信的IM雲服務。網易雲的專業性體現在細分的每一個點上都足夠專業、有足夠的優勢,對開發者和客戶來說又聯合起來提供一站式的服務。

目前,網易雲服務分爲兩類:研發雲和運營雲。其中研發雲也是開發雲包括雲信、蜂巢容器雲、視頻雲等,運營雲包括智能客服、易盾、易測等。每個產品既可單獨對外,也可聯合起來提供一站式服務。

正是由於對專業性的追求,這讓網易產品往往都是後來居上。網易雲音樂是明顯的市場後入者,但是因爲足夠的專業度,所以能在音樂市場一片紅海下擠進市場並排名前列,而且發展勢頭越來越好。“其實對我們任何一個產品也是一樣,只要在這個產品上如果有足夠的專業度,就不懼怕任何競爭對手。”

歷經十年技術積累

網易雲脫胎於杭州研究院,到2016年整整十週年,歷經了十年的技術積累。

阮良介紹說,整個網易雲分爲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2006年剛成立到2011年,那個時候就叫網易杭州研究院。該研究院有三個最重要的職責,一是給網易所有的互聯網產品提供共性技術支撐,諸如數據庫、存儲、消息隊列等。這五年的時間,讓整個網易杭州研究院做到了很好的規模效應,網易所有的互聯網產品包括博客、新聞、音樂等,都能夠享受到很好的基礎技術支撐。

第二個階段是2012年到2015年,這個時候僅有基礎技術支撐還不夠,互聯網產品運營有幾個重要的前提,除技術外就是良好的產品彈性,只有做成私有云才能解決產品負載均衡和彈性問題,滿足安全性和穩定性要求。因此,在第二個階段建立了網易私有云,網易超過98%的產品都運行在私有云上。

第三個階段是從2015年開始,雲信作爲第一個公有云產品被推向市場。所以網易公有云產品擁有非常好的技術和運維基礎,而且都在網易各大產品上驗證過的。

“所以我們的架構和技術都非常優秀,這也是底氣所在。”比如網易是中國最大的郵箱服務提供商以及中國最大的新聞社區,網易的反垃圾技術一直在默默提供最好的防廣告、防垃圾郵件、防黃賭毒、防爆恐等反垃圾服務。而且,網易的反垃圾技術也用在了雲信的聊天和視頻直播等功能上,其它IM雲服務可能無法有效疊加反垃圾技術。

高管親自做金牌客服

一個好的PaaS平臺,就必須爲開發者提供足夠貼心的服務。開發者文檔、API接口、技術支持等,都需要更加簡單、容易和貼心。爲此,網易一直在要求高管也要親自上一線爲客戶服務,因爲只有真正在一線接觸客戶才能做出更好的產品。

“在網易,上至丁總下至任何一個人,只要做了某個產品,一旦遇到任何客戶或用戶提出問題,無論是不是直接負責都必須回答。丁總是鑽石客服,我是金牌客服。”阮良笑說。“只有當我們的工程師和產品團隊都在一線充當服務人員,積累了足夠的“地氣”,才能夠設計出真正符合客戶需求的產品。我們的理念就是成就客戶,以客戶爲第一。”

爲此,阮良經常衝在客服一線,還經常輪崗當在線客服值班。而平時接觸潛在客戶時,不論是微信朋友圈或大會上的諮詢,他都會親自解答,這也是網易做事的風格。他希望團隊足夠接地氣,能夠滿足客戶需求。“我不想團隊做事飄在空中,自以爲在做很厲害的產品而其實不然。無論是網易雲還是其它網易產品,都要足夠的接地氣,必須沉下心來接觸客戶。”

接地氣還體現在網易雲的開發文檔方面,開發者可以在一天之內,就完成學習、上線和測試通過。基本上網易雲的產品都非常“傻瓜化”,“只有做到這步,纔是優雅的、簡潔的和易用的。不然的話,談一切都是虛的。”

爲了產品的易用性,網易雲信甚至用新招聘的大學畢業生做測試。這個測試在去年七月份加上今年四月份已經做了兩輪,應屆畢業生在入職培訓時,用雲信去接入項目,看剛畢業的學生是否能順利讀懂開發文檔併成功使用雲信。

展望未來,網易雲信將在精度和深度上做更大的文章,讓產品能夠覆蓋到更多、更細緻的即時通訊領域,提供更多場景化的服務。無論現在的移動互聯網,還是未來的物聯網,凡是有通訊需求的地方,網易雲信都會去涉足,從而更好地推動雲服務行業和通訊行業的發展,爲客戶帶來更好更便捷的體驗。(文/寧川)

【更多精彩內容 盡在《雲科技時代》微信 微信號:CloudTechTime】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