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售業發展前景之我見

零售業發展前景之我見

——應《信息與電腦》期刊約稿而作

作者:張國祥

2014年11月12日

今天早晨看到這樣一則新聞《上海大批實體店受網店擠壓關門》,出於對衆多傳統零售業的關心,筆者談談自己對零售業發展趨勢的預判與建議。

首先我們要承認互聯網技術特別是智能手機的普及讓人們的生活與購物方式發生了巨大的改變,而且這種改變與日俱增,不會停止。網絡消費與網絡銷售已經成爲新生代的首選,網店對傳統門店的影響只有更大不會停止。但是,滿足顧客需求、方便顧客購物則是零售業永恆的主題。提供購物體驗、提供多重選擇、提供直接對話、提供手感體感味感則是傳統門店的優勢:特別是在人口大國,傳統門店的優勢並不會在短期消失。因此,筆者判斷:未來零售業的趨勢就是既保留傳統門店的優勢又融合了互聯網技術與智能系統的新型銷售組織。

如果讀者對此沒有切身體驗或想象的話,筆者介紹幾個案例,相信對大家理解這種趨勢有幫助。

前天,筆者在山西北大總裁班講課,學員中有二個“淘鮮生”的創始人李鵬飛、薛睿卿在座。課前課後他們都在向同學介紹公司銷售的產品——生鮮產品網上銷售線下配送。筆者在課堂練習環節還特別指導優化了他們的《淘鮮生新品上線流程圖》。生鮮產品必須有冷庫儲存、必須有門店展示,爲了保證生鮮食品的生猛、新鮮,他們只做太原市區。他們爲上班族(當然也爲酒樓供貨)提供送貨上門服務,爲上班族省去了購物與排隊時間。當酒樓的某種海鮮缺貨而客人又一定要點這道菜的時候,手指一點“淘鮮生”的訂貨系統,最快十分鐘最慢不超過半小時。“淘鮮生”就會送到酒樓。

再往前二十來天,筆者在昆明講課,應邀到訪聯創公司化運作系統班幾個昆明學員新成立的健康食材配送公司——茶馬古珍網絡科技有限公司參觀。創始人之一的範旭東向筆者介紹說,對於新鮮蔬菜,他們採用從田間到家庭的一條龍服務。公司有門店陳列健康食材、新鮮蔬菜,也在網上銷售。顧客可以在網上下單,他們送貨上門或者送貨到社區便利店,顧客下班回家時自取。新鮮蔬菜他們只對昆明市區居民提供服務,對蔘茸木耳等山珍食材則提供全國甚至全球銷售服務。

昨天,筆者應邀回訪以前服務過的企業。負責人介紹說原有業務引進老師的公司化運作體系之後,自己無事可做,就到世界各地旅遊,發現了一個將互聯網技術與傳統門店銷售結合的商業模式,不知道是否可行,想請老師指導。他說傳統門店現在生意越來越難做,關門倒閉的經常發生。大型超市也因爲面積太大,對於天天購物的老人一定要樓上樓下轉一圈才能買單也讓他們心生抱怨。大型超市的大而全格局應該被打破——有不少櫃檯不能賺錢,或者一直空置。未來的門店銷售應該是小而精,走專業化道路,佈局在生活區內,讓老人購物方便,也讓年輕人購物方便——他們見過這家實體店,在網上購物時會更加大膽。也就是說,既能提供實物體驗又能提供網上銷售的專門店而且是連鎖店纔是未來零售業的主流。我聽了,深表認同。

線上線下結合,專一專注專業專心形成規模(首先區域連鎖進而全國乃至全球連鎖)可能成爲零售業的主流或趨勢。

筆者對零售業的建議就是:要麼加盟這樣的專業連鎖機構,要麼創立一家這樣的公司。

那些專賣店還應該成爲顧客的生活顧問、成爲特殊家庭的兼職保姆、成爲部分人士的保健顧問。誠能如此,那麼,社區便利店將會成爲智慧零售的最佳載體。

一個好的專賣店應該是淘寶方式與實體門店的合體,是小商品物流集散地,是社區食材處理配送中心,是日用生活用品代購或送貨上門的首選。如果做得好,說不定,顧客發送圖片,專賣店還可以量身定做服裝或代購服裝。

這世界變化快,只有我們想不到的,沒有別人做不到的。傳統零售,要想不被淘汰,唯一的選擇就是與互聯網聯姻,與智能生活接軌。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