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敏捷個人---認識自我,管理自我》之時間管理篇(GTD)總結

時間管理GTD流程圖

GTD(Getting Things Done)是著名時間管理人David Allen提出一套非常有效的管理方法。GTD的主要原則在於一個人需要通過記錄的方式把頭腦中的各種任務移出來,通過這樣的方式,頭腦可以不用塞滿各種需要完成的事情,而集中精力在正在完成的事情,是一種消滅壓力的高效工作方法。

下面爲一位網友candylight翻譯的一個GTD圖,大家可以看看,這個圖基本上把所有GTD方法中重要的要素都體現出來了,值得看一看。我也認爲行動中需要添加一個就是say no.當遇到有些事情你雖然能做,但不做反而更好時,我們應該勇敢的站出來say no,有時say no其實就是對其他承諾的事情say yes.

 

GTD圖 

認識無壓工作GTD

每個人每天的時間都一樣,都是24個小時,不會因爲你管理的好就變成48個小時了,所以時間並不能管理,而我們更多的是通過管理自己來掌握時間。

適合人羣

GTD(Getting Things Done)來自於David Allen的一本暢銷書《Getting ThingsDone》,國內的中文翻譯本《儘管去做:無壓工作的藝術》。我覺得GTD方法適合的人羣是那些喜歡想事情,做事情多的人,對於那麼工作輕鬆,不願意思考問題的人來說,瞭解GTD可能沒有多大用處。

如果同時具有下面幾種情形,GTD或許適合你:

  1. 做事條理至上,重流程大於重結果
  2. 即便算不上理想主義,但終還是有些想法(目標)
  3. 有,或是想要有自己的原則
  4. 追求的目標:高效無壓工作,充分享受生活

理念

GTD認爲人生最大的不安來源不是事情太多,而是有很多事情你該做卻沒有做,你跟人說了你要做卻沒有做。GTD就是要確保你所有該做的事情都做到。DavidAllen認爲,壓力不是來自任務本身,而是任務在大腦裏混沌塞積,造成心理的焦慮和牴觸。我們要做的就是逐一清點大腦裏的這些事務,將所有未盡事宜通通捕獲並收集在大腦之外的文件系統中。比如實實在在的工具籃、紙質記事薄、電子記事薄和郵箱等。

GTD的理念在於只有將你心中所想的所有事情都寫下來並且安排好下一步的計劃,你才能夠心無掛念,全力以赴地做好目前的工作,提高效率。GTD其實就是兩點:

  1. 清空你大腦的內存:
     

通常一件事情在你腦袋裏所佔的空間大小和你現實中已經完成多少成反比。把所有要做的事情分門別類,另外存放在一個邏輯性強而又可靠的系統中去。大腦是用來思考的,不是用來記事的。我們的大腦每天耗費太多時間提醒我們該做又沒做的事情,應該把大腦從這種思維中解放出來。

   2.    把任何任務和項目具體成行動:

不管是什麼任務項目,我們要問的問題是下一個動作是什麼?只有這樣才能把計劃具體化,才能讓我們隨時把握該做什麼。這樣一來,在一個給定時間具體採取一個給定行動(action)的時候,我們才能做出最好的選擇,而且對自己行動選擇有信心。

流程圖

GTD不只是類似“要珍惜時間”之類的格言或感悟,而是一套特別具體的方法,具體流程如下圖所示:

GTD圖

核心步驟

上面流程圖表明瞭主要原則,以下鏈上wiki的文字描述以下:

蒐集

       把任何你需要跟蹤或者記住或者做的事情記在Allen稱爲爲‘水桶’的地方:一個收件箱,電子郵件,磁帶,筆記本,PDA,或者它們的組合。把你腦子裏的任何東西都拿出來放到你的收集設備裏,準備做好下一步的處理。每星期所有的水桶都應該被至少清空一次。

處理

處理你的收件箱要遵循一個嚴格的工作流程:

  • 從最上面開始
  • 一次處理一項
  • 不把任何東西放回收件箱
  • 如果任何一項需要做:
    • 做(兩分鐘原則:任何事情如果花的時間少於兩分鐘,那麼馬上就去做。兩分鐘是一個分水嶺,這樣的時間和正式地推遲一個動作所花的時間差不多。)
    • 委託別人去完成,或者
    • 把它延期
  • 否則
    • 把它存檔以便查詢,
    • 把它成熟以便下一步的處理

組織

回顧

行動

個人學習的GTD實踐

收集

       在收集階段要注意儘可能地控制收集工具的數量,夠用即可。我跟蹤技術動態、技術資源和系統知識學習主要來自網頁、技術blog和書籍。我使用firefox的read it later插件來管理待看網頁、使用Google閱讀器來管理,用豆瓣管理我的讀書資源。

處理

對於blog閱讀:從上往下逐條查看、一次一項、永不放回。每日處理

  1. 不可以
    1. 不看不感興趣或沒有多大價值的文章
  2. 可以
    1. 對於比較短並當時就能看完的我會立即看完(執行)
    2. 對於準備留着晚上看,或者週末看的,我會給這篇文檔加星標來標記等待閱讀(延遲)
    3. 對於有時需要別人知道的,有時我會推薦(指派)

組織

通過閱讀後,對於知識的學習和實踐的思考,我會寫blog列爲待辦事項

回顧

這段時間完成了什麼?下個月我會做什麼?離我的理想還有多遠?

行動

根據近期需要、時間和精力來安排讀書內容

現在敏捷社區有一個新的“番茄”技術,也是用來管理時間的,參考《“番茄”讓時間變成我們的朋友》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