虛擬桌面的本質論

 

虛擬化技術從去年開始突然爆發的火了起來,這與此項技術的成熟逐步成熟,硬件廠商的廣泛支持,軟件寡頭微軟的發力加入,都不無關係,而經濟危機又着實爲這火上又澆了一壺油。
不過,即使今天,虛擬化在衆多人眼中也只是與服務器虛擬化劃上了等號,其實“虛擬化”技術即使在狹義上來講,也包括:服務器虛擬化,應用虛擬化和桌面虛擬化三種技術(廣義上,還包括傳統的存儲虛擬化,網絡虛擬化,包括今天很多的網絡廠商,也借虛擬化之春風,大談網絡虛擬化)。
論這三種技術歷史最悠久,其實是應用虛擬化,代表技術是CitrixXenApp,微軟的Terminal Service ;其次是服務器虛擬化,代表廠商當然是VmwareXenSource(被Citrix收購),和2008年才正式參與的微軟。技術的浪潮風起雲涌,新技術總是推陳出新,正如俗話說的好:長江後浪推前浪,前浪死在沙灘上。虛擬化的下一個浪潮就是今天還鮮爲人知的桌面虛擬化,而其自然是來勢洶洶。

桌面虛擬化的本質論

虛擬化技術的本質就是計算環境邏輯單元鬆耦合的過程,而桌面虛擬化則要求最徹底的拆分,通俗地說,就是把計算機徹底拆散了的過程!
計算機怎麼拆?!硬盤,CPU,內存,顯示器,鍵盤加鼠標?或者分爲硬件和軟件?
對,就是這麼拆!桌面虛擬化技術在水平方向將硬件,操作系統以及應用分離,在垂直方向上將安裝環境,運行環境,操作環境進行徹底地拆分。如下圖所示:
 
有很多人認爲服務器虛擬化與桌面虛擬化是相似的,只不過是一個服務器,一個是桌面而已;但其實對於從虛擬化技術上來看,兩種技術的核心並不是一樣的:
·         服務器虛擬化的核心是將操作系統與硬件分離,使得操作系統並不依賴和獨佔特定的硬件。
·         桌面虛擬化的技術核心則是將桌面的操作環境運行環境分離,實現在任何地點,通過非特定設備(例如不同的臺式機,筆記本,甚至包括瘦客戶端與手機)都可以實現對桌面的訪問與操作。從這個層面上看,虛擬桌面與虛擬應用的技術核心更相似。
從這個概念上看,其實“遠程桌面”應該是最早具有“桌面虛擬化”意義的技術。但是爲什麼今天才會提這個技術,而且被大家認爲是一個未來的趨勢呢?這關鍵在於,傳統的遠程桌面技術是一個接入對應一個操作系統(是直接安裝在物理機器上的操作系統),如果要大面積作爲企業應用的技術,不但要投入一個PC,同時還要投入很多終端,是得不償失的行爲,所以只能偶爾作爲我們遠程控制和遠程訪問的一種工具。
但是服務器虛擬化(我更願意稱之爲操作系統虛擬化)的出現使得,投入一臺硬件,可以同時運行多個操作系統(包括服務器和桌面操作系統),則使用虛擬桌面,大大降低了整體的IT採購成本,運維管理成本,並提高了安全性,使得采用桌面虛擬化技術的收益大過了成本,所以虛擬桌面作爲企業級應用成爲可能。
一種技術是否能夠被廣泛應用,並不僅僅取決於技術本身,而真正來自與其經濟意義,我使用經濟學中常用的模型(如下圖所示),來解釋爲什麼桌面虛擬化技術今天才開始被人認知,而未來會被逐步推廣,當然這是建立在新一代的桌面虛擬化技術將技術收益做到大過採購成本以及一系列的轉換成本的假設基礎上。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