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無人編輯坐鎮新聞編輯部?未來人機社會共存指南

早在2015年,由《紐時時報》研發的機器人blossom,能夠預測哪像內容適合進行社交推廣,幫助編輯挑選出適合推送的文章和圖片,甚至可以獨立制定標題、摘要文案和配圖等等。雖然對人工智能早有預期,但無人編輯模式還是如平地驚,對媒體人的震撼依然巨大,無人編輯進入新聞編輯部的討論和預測也沒消停過,新聞把關人的地位是否還在?傳統編輯如何與無人編輯共處?無人編輯的邊界在哪裏?

當無人編輯坐鎮新聞編輯部?未來人機社會共存指南

無人編輯是怎樣煉成的?
先感受一下無人編輯的基因,從技術上來看,其實是一個虛擬的機器人,通過集成SDK、URL接入以及調用API等接入的方式,能爲APP、微信公衆號、Web等平臺快速組建資訊欄目。同時,編輯機器人還能7×24小時不休息的工作,實時爲頻道更新資訊內容。一下子解決了即時新聞迅速生成、發佈編輯、短期大量數據的處理等問題,甚至連傳統媒體編輯惱人夜班制都將“解放”,對於中小企業的資訊運營更是一場全面的效率和成本的壓力釋放。

國外的大型主流媒體紛紛試水,資深的記者、編輯有了更多時間進行深度的新聞報道、多樣新媒體新聞產品輸出,在與無人編輯和諧共生的路上越走越寬闊。在國內,隨着媒體融合的深化,技術成爲倒逼媒體改革的重要環節,深圳智搜公司的編輯機器人,已被衆多國內媒體採用,開創了國內“無人編輯”的新業態,也在一定程度上,爲媒體融合的破局奠定基礎。
所以說,無人編輯的出現既是人工智能技術的必然,也是新聞業態改革的中間路徑,再跳出傳統媒體本身,也讓更多新媒體、企業、個人成爲資訊的提供者,爲自身內容+賦能,扁平化的資訊編輯部成爲可能。可以這麼想象,在APP或是微信公衆號裏,每個分屬不同版塊諸如新聞、財經、體育、娛樂等頻道,不同版塊內容由編輯機器人1分鐘輕鬆搞定,實現編輯部真正的無人值守、即時發佈。這讓人想起蘋果的庫克那句警世名言,“我從不擔心機器像人類一樣思考,但我擔心人類像機器一樣思考”。擔心人類只會做簡單重複的工作,人應該投入創意、深度的工作中,無人編輯恰恰解救了傳統編輯陷入“機器思考”的困窘。

當無人編輯坐鎮新聞編輯部?未來人機社會共存指南

工具還是夥伴?無人編輯的用戶情感交互
不僅僅是自動生成、編輯、分發,例如智搜的編輯機器人還能實現千人千面的智能閱讀服務,是基於用戶畫像,提供個性化熱點資訊和主題追蹤。這種無人編輯將智能科技“工具性”到“管家功能”再到“夥伴關係”的角色跨越,也打破了無人化冷冰冰、無聊的痛點。這種無人編輯搭建了新的資訊獲取場景,從早上打開手機開始,各類資訊全是自己關注的,或工作所需、或興趣使然,全與“我”息息相關,在不知不覺中完成了與用戶的情感交互。還不限於此,對用戶畫像的深度把握,還爲內容運營者的後端運營提供數據和服務支撐,這也解決很多企業、媒體運營薄弱問題,與他們大多數自身內容屬性過強但缺乏技術、運營基礎,不瞭解用戶有關。

當無人編輯坐鎮新聞編輯部?未來人機社會共存指南

著名的傳媒學者喻國明早就提出,傳統新聞業的危機並不是傳播業的危機,而只是某種媒體形態、介質的危機。考察傳播形態是否有未來,只需要看是否可以增加人與人、人與社會和人與環境之間的連接性和豐富性;能否賦能與人並使得它的自由度和自由空間擴大;人們面對現實的複雜性時,是否收穫更多的掌控力。從這三個維度上來說,無人編輯的出現可以成爲記者、編輯、內容運營者的親密夥伴,在一定程度上用技術拉近了與用戶的關係、給予用戶更多的空間和能力。

智搜(Giiso)科技成立於2013年,是國內首家專注於資訊智能處理技術研發及寫作機器人核心軟件開發和運營的高科技企業。公司成立之初,就獲得了天使輪投資,並在2015年8月獲得了金沙江創投500萬美元pre-A輪投資。

責任編輯:Giiso智搜信息技術版權所有:www.giiso.com 轉載請註明出處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