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優先”,落實才是關鍵

溫家寶總理在最新一期《求是》雜誌上撰文,強調要把教育切實擺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只有一流的教育,纔有一流的人才,一流的國家實力,才能建設一流國家。目前,國家正在抓緊制定教育中長期改革發展規劃綱要,將對今後12年教育改革與發展進行全面部署。 力爭制定出一個面向未來、面向世界、面向現代化,立足基本國情,體現優先發展、促進公平、改革創新精神的規劃綱要。要把規劃綱要制定的過程作爲解放思想、形成共識、推進工作的過程。

早在今年8月,溫家寶總理便主持召開國家科技教育領導小組第一次會議,聽取教育部關於制訂《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工作情況的彙報。時隔兩 個月後,溫總理再次談及教育中長期改革發展規劃綱要,其對教育的拳拳之心及對教育的殷切期盼,足以讓人感動不已感慨不已。8月份召開的國家科技教育領導小 組第一次會指出,“黨中央、國務院歷來高度重視教育事業,把教育放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而這回,總理換成了這樣表述,“要把教育切實擺在優先發展的戰 略地位”,其中的差異,讓人深思。

確實,“黨中央、國務院歷來高度重視教育事業,把教育放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不過,黨中央、國 務院高度重視並不表示地方就高度重視;黨中央、國務院把教育放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並不表明地方政府就會乖乖地把教育放在優先發展地位。這些年的經驗教 訓也已經告訴我們,正是還有不少地方不把教育放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教育才處於一個尷尬的位置,教育改革才顯得舉步維艱,人民羣衆對教育還會很不滿意, 教育存在的各種怪現狀還會不斷出現。

一個把教育放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的地方政府,絕不會吝嗇教育投入。教育不是直接創造GDP的事 業,產出不能用GDP來衡量。因此,很多地方政府都儘量地動了教育的奶酪,不到萬不得已,絕不肯讓教育富裕一點,不到提了又提“黨中央、國務院歷來高度重 視教育事業,把教育放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不會把投入傾向教育一點點。1993年,《中國教育改革和發展綱要》提出,在本世紀末財政性教育經費要佔到 GDP的4%,可這個比例卻在“八五”期間嚴重下滑。1995年滑到谷底,只有2.41%。“九五”期間這個比例緩慢爬坡,到2000年年底爬到 2.87%,每年增長不到0.1個百分點。2002年曾一度達到3.32%,但2005年又下降到2.82%。教育經費佔GDP的比重,世界平均水平爲 4.9%,發達國家爲5.1%,欠發達國家爲4.1%。這麼多年了,中國還未能實現4%這個平均數?今年3月,全國政協委員,清華大學人文學院經濟研究所 副所長蔡繼明教授說,“教育投入佔GDP的4%非不能也實不爲也”!教育投入保證不了,如何能體現出教育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

一個把 教育放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的地方政府,絕不會出現拖欠教師工資的怪事,絕不會出現“教師平均工資不低當地公務員水平”只是一句華麗的口號的怪事,有法不 能依,這是誰之過?即使是外人眼裏教育已經站起來的廣東省,在出現農村教師空編的情形下,還有如此多的代課教師在爲人師表,難道這也是把教育放在優先發展 的戰略地位的體現嗎?

更有甚者,在一些所謂的貧困縣,在“再苦不能苦孩子”崇高思想的指導下,地方政府還有資金不斷升級辦公條件,不 斷升級領導幹部的居住環境,卻沒有能力給予孩子一個安全的上課地點,沒有能力解決教師的生活條件。在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教育的前提下,還出現這樣不和 諧的聲音,除了爲教育唱響輓歌,還能談發展嗎?一個把教育放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的地方政府,絕不能讓“再苦不苦孩子,再窮不能窮教育”成爲一句政治口 號!

“把教育切實擺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很重要,它是教育改革和發展取得成功的重要保證,只有先確立教育優先發展戰略地位,才能談教育改革發展規劃綱要,離開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談教育改革與發展,只能製造更多的大話空話,只能將教育往死衚衕裏推,永遠結不出幸福的果實。

“把教育切實擺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溫總理又一次意味深長地關注教育,所有關心教育,所有把教育放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的當地政府都到了切實評價“切實”兩字的時候了,別讓“切實”永遠成爲鏡花水月,別讓總理永遠這樣牽掛教育,這樣永遠“切實”下去!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