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當今中國之創業環境

昨天參加了一個某媒體的創業活動開放日,好容易進到大廳,好傢伙,黑壓壓的人,都站那撐着脖子看着臺上的創業者Demo, 後面還有些估計是撐不住了, 靠牆邊坐在地上,只是用耳朵聽呢!我知道很多人都來聽聽,學習學習,也有些人手頭已經是開始了一些項目,或多或少來學習或想得到點其他的啓發,無論是在市場推廣策略,還是商業模式,還是想聽聽投資者對行業的判斷和分析,總之都有吧,他們一定是“不是在創業就是在成爲創業者的路上”

      個人的看法是:表面上看百花齊放,欣欣向榮,科技界遇到了前所未有的良機與發展階段,無論是炙手可熱的移動互聯網,還是還在熱的PC互聯網。大家創業的熱情來自對未來的“需要改變”,和夢想,或多或少都受到了喬布斯的“來了就是爲了改變世界”的影響吧,說大的都希望能改變這個世界,說高尚點的是爲了心中的夢想,說庸俗一點爲了自己功成名就,過上更好的生活。衆多理由無可厚非,都是可以說通的。但是,科技界裏最終會出現多少個馬雲,馬化騰,多少個Facebook,多少個Apple,最終的結果可能大部分的人都是工業化進程中的一顆微不足道的螺絲釘,而不是一部改變世界的機器,這一點大家都要有清醒的認識。

       縱觀國內創業環境,創業的門檻似乎都不高了,也不乏有很多的創意,不缺優秀的產品設計師,甚至珠聯璧合的團隊,那又怎麼樣呢?有創意的產品終歸需要一個逐步長大的過程,在我們這個創業環境下估計沒等你長大估計就夭折了或者成爲另一個巨頭的獵物,中國的巨頭需要創新嗎?不需要,只需要發現,發現優秀的創意,接下來就是用錢收購,不願意被收購也可以,那巨頭就自己做了, 做同樣的東西,依靠強大的資金,技術資源,用戶量,推廣渠道。百分之百的小團隊最後就斃了,巨頭沒有任何損失,能最終逃過的產品團隊估計都是巨頭們大意,僥倖而已,就像創業者要面對VC的一句神一樣的拷問“如果TX做你這個產品,怎麼辦”,我會有神一樣的回答“君要臣死, 臣不得不死”,我祈求君沒注意到臣在暗自操練,等君發現臣的時候,臣已是一方梟雄。創業者還有一個路就是俯首稱臣,接受巨頭的收編,最起碼會有物質上的一點報酬,或許省去了創業者未來可能長不成參天大樹的風險,落個敗者爲寇的下場,搞不好還能繼續延續你的夢想,這一點請參考張小龍,戴志康的做法,是個人才到哪都能發光,被人收購也是一種幸福。

      再說一下辦企業的,有兩種企業,一種做企業的目標就是爲了最終能上市,像BAT一樣成就中國互聯網的今天或者胸懷未來顛覆BAT,並取而代之的宏偉目標,這類公司一開始的起點比較高,創始人都是Google,Yahoo,甚至BAT,或者很多是Sina,163之類的高管,本身就浸淫行業多年,積攢人脈無數,現在出來另立山頭自是振臂一揮,各路英雄豪傑匯聚麾下,找個VC喝杯咖啡聊上一通Idea,VC多半會表示“你老兄要做的事,靠譜,我就信你這個人”直接開支票給錢,後續的發展就是不斷的招兵買馬,發展壯大,投資是一輪一輪的,這類的企業可能靠譜,可能不靠譜,或許最終有上了市了,可以逐漸穩定下來,持續發展,還有就是沒有上市,在看不到盈利的路上一路狂奔,努力想上市,這類的創始人估計最累,你的目標就是一定要上市,不上市無法向投資商交代,投資商看的是投資回報,估計最後終於上市了,也有幸賺到一點錢,估計都得給投資商了,所以並不是融資輪數越多越好 ,最重要的是企業盈利。另一類企業就像傳統企業,公司,開辦的第一天的目標就是賺錢,做生意,生存,發展,壯大是他的未來之路,這類公司要發展壯大要走很長的路,現在估計更難,已經和你的產品,技術的好壞無關了,有背景,有人脈似乎纔是企業能生存下去的法寶,在千辛萬苦的賺的企業第一桶金後才能談到逐步的發展與規範,想一想個人的“當初的夢想” 這類企業你要跟的是老闆這個人。

      一個行業其實都是一個江湖,一定有梟雄,有小頭目,有底層人員,有紛爭,爾虞我詐,最後要看各自想要什麼樣的生活與想扮演什麼樣的角色而已。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