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外CDN與國內CDN比較

CDN的理想與現實

多年以前,當《Kingdom of Heaven》這部史詩電影發行的時候,中國的影迷使用電驢和BT來尋找種子,而那個時候,高清也纔剛剛進入電影領域,我的同事不惜用自家的電腦花費一個星期的時間去下載高清的版本。而現在,中國的影迷在使用迅雷去下載《越獄》,而每一集越獄播出以後,在20小時之內,迅雷上面就可以下載到有中文字幕的完整版本,而影迷只要半個小時就可以下載完成,他們使用的是以“CDN”爲基礎的所謂P2SP服務。我們在這裏不需要討論盜版的問題,我們在這裏想談論的只是互聯網和CDN的改變……

我們要談論CDN麼?

互聯網的改變讓CDN變得不那麼神祕與高深

CDN是個古老的東西,在互聯網發展之初就已經出現了。一羣MIT的精英份子發現如果要讓任何地方的人都可以很快的打開自己的網站的話,就需要象在世界各地蓋教堂一樣,把自己的網頁發佈到離信衆最近的地方去。所以,他們用一種簡單的緩存鏡像的辦法實現了這種發佈。最早的入主這個教堂網絡的是Yahoo!那是在1998年。就像天做良緣,Yahoo!使用了當時世界上最大的CDN網絡,當然現在他還是最大的。啊,忘了解釋:CDN是內容投遞網絡(Content Delivery Network)的簡稱。我們可以在Wiki上面輕易找到這個單詞的解釋,但並不是所有人都能輕易理解CDN和它的意義,因爲它是一個架接在互聯網與傳統電信運營商之間的看不見的橋樑。

讓我們繼續回顧互聯網與CDN在那耀眼的一瞬之後的日子,互聯網經歷了泡沫的破裂,新模式的創新,但CDN卻好像漸漸的被人遺忘了。我們熟悉的portal,垂直portal,鼠標加水泥,B2B,C2C,B2C,P2P,Web2.0,搜索,競價排名,Page Ranking, RSS,Wiki,Meshup,podcasting,網絡遊戲,Social Network……那麼多我們耳熟能詳的名詞,或者其實並不明白其中的真正意思,但在炫耀自己的互聯網閱歷的時候隨口說出的幾個裏面,唯獨沒有CDN……直到短視頻的出現。

當YouTube出現在世人面前的時候,人們爲互聯網的又一次革命而叫好,而與此同時,人們看到了在YouTube後面的一個強大的CDN支持,是這個CDN網絡把YouTube的無數視頻展現在人們面前,在這個時候,人們發現CDN是不可或缺的,CDN在經歷了那麼長時間的默默無聞以後,突然一夜間聞達於諸侯,就象君士坦丁大帝把天主教定爲國教一樣,大家突然認識到了一個不爲人熟知的領域。但我們看到的是什麼呢?君士坦丁介紹給羅馬的天主教是耶穌創立時的教義麼?我們所看到的CDN是MIT創立時的CDN麼?

人們開始搜索CDN,研究CDN,發現CDN是那麼的簡單,可以用一頁PPT就把原理講的清清楚楚,而網絡硬件的廠商也會這樣和互聯網的客戶說,我們可以提供完整的CDN解決方案,你不需要做什麼,買我們的硬件,它已經能夠解決你所有的CDN問題。

從此,CDN變成了一個流行詞彙,尤其是在高盛領投LimeLight(全球第二大CDN公司) 1.2億美金之後,突然之間,世界各地都出現了大大小小的CDN公司,無數的投資蜂擁而至,就像那時的羅馬,人人都開始信仰天主教,也許是真的信仰,也許是爲了聖餐,也許是爲了研究,總之,“我們都愛CDN”。

也許有人問:我們談論的是同一個CDN麼,或者我們談論的不是CDN?

當我們在說CDN的時候,所有的公司都是談到兩個偶像,就像談耶穌和聖母一樣,一個是Akamai(世界第一大CDN公司),一個就是LimeLight。所以,陣營就分開來了,要麼介紹自己是師從Akamai,要不就說自己是LimeLight的真傳弟子,儘管大部分這麼說的人幾乎沒有見過Akamai和LimeLight的網絡和服務,但並不影響大家對自己的誇耀和標榜。而CDN是什麼卻越來越沒有人關注,哪怕是LimeLight和Akamai的區別也被人忽略了。我們每一個談論CDN的人談論的是同一個概念麼?

CDN是有專利的,這一點與天主教的聖經不同,CDN的解釋是可以通過查詢這些文件發現的。CDN在利用DNS的轉授權來引導最終訪問者找到最理想的緩存或者鏡像站點,它是基於域名的一種服務。在不同的實現方式下,最終的定位到哪個緩存和鏡像站點的策略有很大的不同。Akamai使用的是傳統的基於地理位置的定位策略,在世界各地的ISP裏面,都會有自己的節點,而通過智能DNS的判斷,可以爲用戶找到離自己地理位置“最近”的節點。而LimeLight則用的是完全不同的策略,LimeLight有自己的骨幹網,給訪問者的節點並不是地理位置“最近”的節點,而是路由層面“最近”的節點,這一點有點像我們訪問網站不通過域名而直接通過IP訪問一樣,它會尋找對於訪問者的ISP最近的路由是哪裏,用那裏的節點服務於這個訪問。LimeLight的策略已經在很大程度上改變了CDN的工作方式,所以,當LimeLight準備上市的時候,誰都會認爲他們已經繞過了Akamai的專利壁壘,但不幸的是,之後他們還是遇到了訴訟的麻煩,或許因爲DNS轉授權是無法改變的……

在這樣的壁壘下面,任何做CDN的公司都好像要面對宗教法庭一樣,要麼被燒死,要麼就皈依。所以,有好事者想我們如果使用其他的方式做CDN該有多好?我們既然可以把驢弄進貴州,爲什麼不能把P2P融進CDN?我記得一位Akamai的高管對我說過,那不是CDN,CDN是透明的……,所以,讓我們忘了P2PCDN吧……。也許還沒有人搞清楚P2P和CDN的關係,那麼Cloud呢?也許是個好主意。但實際上客戶已經在自己發展他們認爲的CDN了,其中也包括所謂的P2P CDN。

那麼CDN真的象我們想象的那麼美好麼?就像天國王朝裏面的聖地?

當年的《天國王朝》,無數的十字軍涌向耶路撒冷,那裏是天國,是一個可以讓靈魂昇華與遍地黃金的地方,但生活在聖城的人們卻發現事實與理想相去甚遠……,現在人們涌向CDN,是因爲它是一個看起來很美的行業,但實際上如何呢?

自從CDN成爲一個業內的大衆詞彙,CDN服務就像賣白菜一樣了,幾乎沒有人關心你的CDN和別人的CDN有什麼差別,只是問多少錢1M,多少錢1G,好用麼?回答的也是那麼的合乎情理:你可以試試,不好不要錢。

另一方面,CDN客戶的流失率從來沒有下過10%,高的公司可以達到20%-30%,測試客戶更是今天測,明天走。正是因爲這樣,客戶基本上找不到滿足要求的CDN公司,從而讓很多人開始質疑CDN本身有問題,甚至突然覺得CDN應該是一個夕陽產業。

好在中國但凡叫得出名字的CDN公司,這幾年的收入都是翻翻的,雖然利潤少的可憐,而且那些利潤也不是從CDN業務中獲得的……

但我們同時發現在美國的Akamai卻有着不同的表現,2007年6億美金的銷售額,1億美金的純利潤,毛利更是超過40%,2008年至少有30%的成長。難道美國是CDN的天國,而中國就是被異教踐踏的土地?還是我們並沒有看到CDN真正的一面?就像柏拉圖所描繪的山洞,我們看到只是火光照耀的影子?

事實上,互聯網出現以來,只有CDN是沒有海外公司進入中國市場的互聯網業務,而正是這樣的安排或者壁壘,讓中國的CDN與海外的CDN有着巨大的差別。

差別?差距,還是用差別吧。

(美國的CDN與中國CDN的對比)

在美國,CDN領域裏面會有這樣一些分類:靜態內容的加速,動態內容的加速,大文件下載加速;對不同的客戶類型,還會有不同的系統與之對應,比如SSL加速,Long Tail加速,Streaming加速;而對不同行業客戶也會有不同的加速系統,比如媒體類客戶加速,電子商務類客戶加速,軟件與IT行業客戶的加速等等。甚至於對不同的客戶規模也會有不同的系統與之對應:大流量客戶的加速,中小客戶的加速,甚至個人客戶的加速;CDN的系統是一個龐雜而專業性非常強的領域。在這些領域與系統中,所有的功能甚至網絡都是不一樣的,配置的系統也是不一樣的。

但在中國,這些系統的差別大部分是在售前的嘴裏和不知所云的白皮書裏面。而網絡都是一個,功能都是一個,實現方式也是一個,所以就會出現如果一家CDN公司做不了一個功能,幾乎所有的CDN公司都做不到,因爲大家都是用最“通用的方式構建自己的通用CDN”,從而使中國CDN成爲一個從電信轉賣帶寬的代理商。

我們發現了幾個有趣的小例子:

中國的網站很注意防盜鏈(雖然並不注意防盜版),但是居然沒有哪家CDN公司可以提供一個讓客戶滿意的防盜鏈的系統,雖然各家都在說自己提供防盜鏈。就象我的一個做遠程教育的朋友和我說的一樣,“測試了能夠叫得出名字的所有的CDN公司,但卻沒有一家CDN公司可以做好防盜鏈。”但在Akamai,這是一個很久就標準化的服務了。

中國是一個遊戲和軟件下載的大國,互聯網上的主要流量是下載,而直到最近,國內的CDN公司纔開始可以提供基於HTTP下載成功數的統計功能,而且還不是全自動的,是需要客戶配合設置纔可以使用。同樣,在Akamai,這也是基本服務項目。

再有一個例子與視頻有關了,短視頻網站使用的Flash視頻,在用戶端是和文件下載沒有區別的,用戶會儘可能快的去下載完視頻文件,而通常播放一個視頻只需要300K碼流就可以流暢播放,這樣會有兩種情況導致資源的浪費,第一、用戶看視頻並沒有看完,但下載已經下載完了;第二、用戶如果是寬帶接入的話,雖然只需要300K帶寬,可實際上卻使用了1M。對於最終用戶來說,這兩點幾乎不會有什麼實際影響,但對視頻網站來說,這意味着浪費了寶貴的帶寬資源,在同等條件下支付了更多的成本。這與上面談到的HTTP下載成功數計費是一個道理。而在美國,CDN公司是可以控制每個HTTP鏈接的速度,比如在開始播放的前30秒,1分鐘不進行限速,而超過這個時間,就可以把速度控制在需要的範圍內,以節省帶寬資源。

至於SLA(服務等級協議),就更加的有趣,通常在中國的SLA是不會作爲依據的,而評估好壞的標準是“你自己上網看看就知道了麼”,這是中國現在一家發展很快的CDN公司的老總的看法。奇怪的是,使用CDN之後,沒有哪家客戶有能力在去進行所有地區的測試,看一下自己的網站是否比原來快。在這樣的情況下,有些做論壇的客戶就會發動自己在各地的版主進行測試,收集意見,然後再告訴CDN公司,你們哪里哪里不好,能否調一下?我們的CDN服務商然後說,“噢,你先給我們解釋你是怎麼測試的?給我一個你們測試的IP,我看看是不是不是中國的IP啊,千萬不要給我你自己機器的IP,要給我Local DNS的IP……,不知道Local DNS?怎麼連這個都不知道呢?……那是……”(其實我個人覺得還應該問問版主是不是中國人,也許這樣更容易發現問題),我只能說,這是多好的客戶啊……,在美國的CDN服務商會感動的掉淚的。

在美國,用戶會每天得到一份SLA報告,會標出在什麼時間段SLA沒有達到標準,如果用戶需要,還會給用戶具體哪個區域沒有達到SLA標準,而所有的這些,都只需要用戶登錄到BOSS的portal上面。

類似的例子還有很多,比如流的點播加速,長尾市場,小圖片的加速等等。這些服務功能的差別也許還不是最主要的,而成本的控制與自動化的運營卻是CDN公司能否盈利的關鍵,Akamai部署一個客戶只需要10分鐘,而國內部署需要客戶在填寫複雜的表格後,耐心的等待1天時間;Akamai管理上萬臺服務器只需要4個人,任何時間10%的服務器宕機都無需處理,因爲系統會自動保證服務的可靠運行並自主恢復,而國內最小的CDN公司運維人員也有幾十個,並且疲於應付各種“突發”事件。

現在,也許我們應該提一個建議,開放中國的CDN市場,讓大部分中國的網站都可以看到真正的CDN服務是什麼樣子。

到這裏,其實我們忽略了一個重要的問題,需求!中國的客戶使用CDN很多時候是希望以此解決南北互通的問題,而美國客戶沒有這個問題,他們使用CDN首要考慮的是off load和降低成本。在有人發現有其他更加經濟實惠的方案之後,CDN在米國的日子好像也不好過了。

CDN被逐出了聖地?

BT的出現對媒體行業來說是打開了一個盒子(也許是潘多拉,也許是寶盒),盜版的發行比以往任何時候都要快,成本也更低;而同時,視頻直播也達到了前所未有的低成本,我們也許還記得在P2P客戶端上看歐洲盃,看NBA,看奧運,如果是換成CDN,任何公司都會無法負擔。

在看看客戶情況,偉大的Google是一個什麼事情都要in source的公司,它從來不使用CDN,但它的服務遍及全球,Amazon的EC2,SaleForce的CRM系統,Second Life的虛擬世界,他們都沒有在CDN上,但他們同樣出色,而且看起來更有效率,成本更低。

現在,已經沒有人會考慮使用CDN做大規模的直播服務了,充其量是作爲一個備份手段;而自從YouTube離開LimeLight以後,CDN的光環也開始慢慢退去,VC和投機者開始又一股腦的質疑這個奇怪的生意,CDN有價值麼?爲什麼盈利這麼困難呢?就像勇猛的薩拉丁趕走了十字軍一樣,難道CDN會被P2P和不斷升級的光纖所取代?還是象經過改革的宗教一樣,即使歷經文藝復興與科技的反覆衝擊,而今依然影響着無數的人們。

CDN的宗教革命?

我們之所以把CDN比作宗教,是因爲CDN到現在也有很多“流派”,LimeLight的大節點,大帶寬的做法被許多IDC與運營商背景的公司所推崇,而傳統的Akamai模式則是獨立於運營商之外的CDN公司所首選的道路;而各種新奇理念的出現更是讓CDN行業象是一個萬花筒,從而也使其擁有更多的互聯網氣息。Amazon的Cloud Front,EC2;Level 3的ITM;Prime的CDN Aggregation,CDTM;Simple CDN的S3+等等,如此衆多的演變,任何一種都是對傳統CDN,甚至是對LimeLight模式的革命。感謝LimeLight與Akamai的成功,讓很多優秀的工程師與天才的夢想家投入到CDN這個被Akamai一家統治多年的領域,並不斷給我們與CDN客戶以驚喜。但當我們把目光從美國看回中國的時候(上述所有的公司都是美國企業),我們要面對的是什麼樣的現實?

中國的CDN是CDN的佛教還是道教?還是象柏陽說得被中國這個大染缸去其精華留其糟粕的垃圾?

說道中國的CDN,我們可能要問:什麼時候CDN開始沒人關注SLA?什麼時候CDN開始不提供標準的95/5計費?什麼時候,全網配置的服務被悄悄替換成了“部分”節點配置?什麼時候,CDN變成了一個黑匣子,客戶無從瞭解自己的服務與問題,也無法控制自己的內容的發佈與刷新(美國的CDN客戶是可以直接自己設置3段TTL時間的)。這些我們無從而知,因爲可能從我們開始認識中國CDN的時候就已經是這個樣子了。

所以這些後來的中國的CDN廠商第一件要做的事情就是鼓吹自己的節點數量,而不管是否這些節點都爲所有客戶提供服務(客戶甚至不知道有幾個節點在爲自己服務。PS:一般情況下,中國CDN公司爲每個客戶配置的節點不會超過20個)

所以,當海外的CDN公司在網站上介紹其服務的時候,中國客戶通常很難找到他們全球有多少節點的信息,而中國CDN公司則樂此不疲的修改自己的節點地圖,也不管地圖畫得就像一張地雷分佈圖。而銷售人員更是信口開河的講自己的公司有幾百個節點,可笑的是,幾乎所有的CDN公司都有“幾百”個節點,全中國的IDC恐怕都不夠這些CDN公司瓜分的了。

中國CDN已經把CDN本土化了,經常掛在嘴邊的是外國公司不瞭解中國的網絡,也許是吧,但到現在爲止,沒有一家本土CDN公司可以解決教育網的服務質量問題。而大部分的客戶到CDN節點機房看到的情況是:“哦,怎麼你們在使用和我們自己一樣的系統?!”這是爲什麼呢?因爲中國的CDN公司認爲CDN是運營業務,就像中國移動,中國電信一樣,最主要的是運營;

而象Akamai這樣的美國CDN公司首先認爲自己是技術公司,然後纔是運營公司,Akamai的系統從底層到應用是自己開發的,所有的服務是自己開發的,所有的控制與監管是自己開發的,甚至在早期,連硬件都要自己開發。我記得一位VC界的著名人物這樣評價在中國很出名的CDN企業:“他們沒有技術”。這就是中國CDN與美國CDN公司的最大差距。那我們要問,難道十幾年中國CDN的發展就白費了麼?當然不是的,中國的CDN在花費了大量的時間在處理用戶的客戶化需求,可惜這些需求主要表現在計費領域,有的CDN公司居然有上百種計費方式。

而對於CDN的黑盒子問題(即用戶看不到及時全面的數據),就像佛教的禪宗一樣,一句“不可說”,客戶也沒有任何辦法。而對於道教的無爲則通常會用在對付客戶的投訴上面。當然,這是不能責怪CDN的運營人員的,即使在CDN如火如荼的年代,能夠說清楚CDN的具體情況與細節的人也還是少之又少。記得上面提到的發展很快的那家CDN公司的老總說到視頻:“我們覺得視頻是一個很簡單的服務,根本沒有難度”,但當客戶測試他們視頻服務,卻選擇了其他運營商之後,已經很少聽到這種氣壯山河的言論了。

中國的CDN雖然經歷了很長的時間,但卻沒有真正的積累下來,而本土化,或者異化的CDN使本來就難於理解的CDN服務被斷章取義的成爲一個Cache和帶寬的替代詞彙。

而事實上,真正的CDN服務或者CDN的本來面目我們也許就從沒有見到,就像中國的網站編程,在IE下看的好好的,但是換了瀏覽器就全亂了,這才發現原來沒有按照W3C標準編寫,而問題是很多的編程人員根本就沒看過這些標準,所以也就不知道原來IE並不是嚴格遵照W3C解析與渲染的。

To be, or not to be: that is the question!

當莎士比亞的這句名言作爲出現在這裏的時候,我們應該考慮的是CDN的未來,還是中國CDN的未來?

讓我們在更高的層面來看待如今的年代,越來越多的閃光點出現在這個領域,就像在Google出現之前,沒有人關注搜索一樣,CDN有可能成爲第二個孕育奇蹟的行業。CDN伴隨着互聯網的成長起起落落,現在的服務已經不僅僅侷限在內容的分發,越來越多的CDN公司開始提供以複雜分佈式存儲爲核心的存儲網絡服務,Amazon的S3是一個典型的代表,而Prime的FileGrid則是另一個值得關注的方向。Amazon在這個領域已經耕耘多年,雖然不是一個CDN公司,但實際上的服務內容已經涵蓋了CDN服務,而其基於運計算的EC2服務更是現在可以使用的唯一的“雲”了。有人說雲計算就是CDN的未來,這也許還很遠,Bill Gate的話也許更有道理:“雲存儲離我們更近一些”。無論是雲計算還是雲存儲,對於CDN公司來說,都要比其他任何行業的公司都要靠近雲端,而CDN的路線圖也一定會是這樣的發展,從內容網絡到存儲網絡再到計算網絡,而未來的CDN也會象使用電燈一樣容易。

對於CDN的未來憧憬,另外的方向就是CDN雲,儘管只是一個概念,但確實是一個很宏偉的想法,雖然現在可以看到的服務只有Prime的CDTM,或許這是CDN雲的初級階段──一個利用衆多的CDN網絡構建一個更高效成本控制更好與更智能的網絡,但誰能夠忽視這令人興奮的進步與想象力?

在中國,各家CDN公司都開始大力開發自己的產品,也從沒有象現在這樣重視研發。而Akamai,CDNetwork已經開始進入中國;Prime也開始在中國展開一些試探。中國的客戶已經開始體驗到不同的服務,有的CDN公司提出的SLA至少看起來已經是一份有價值或者是可以度量的標準文件了。雖然路還是有些漫長,但相信中國的客戶將會很快體驗到世界水準的CDN服務,以及天才工程師們所創造的更多令人興奮的網絡產品。

中國乃至世界CDN領域的大變革正發生在我們身邊,也許明天你就會看到一個不同的CDN來到你的眼前。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