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迎來新拐點 微軟小冰開啓“情感計算”時代

人工智能自誕生以來一直在不斷突破自我:從深藍計算機戰勝國際象棋大師,到可以自動駕駛橫穿美國的智能汽車,機器人彷彿無所不能。但不論怎樣,人工智能技術的發展總是滯後於人類的想象。
怎樣才能讓機器人褪下冷冰冰的疏離感,具有自然的人性呢?近日發佈的第三代微軟小冰人工智能,就用“情感計算”完成了這一飛躍。
過去的人工智能系統過度強調了任務與功能,但從實踐看,這忽略了人對情感和心理因素的需求,很難形成使用的黏性。因此在開發人工智能的過程中,怎樣使機器人更“感性”?怎樣滿足人們的普遍心理與情感期望?這些成爲人工智能技術研究的重要突破點。而微軟小冰已經邁出瞭解決問題的第一步。

人工智能迎來新拐點 微軟小冰開啓“情感計算”時代

作爲微軟(亞洲)互聯網工程院2014年發佈的一款人工智能伴侶虛擬機器人,初版微軟小冰就攜帶着智能人機對話、羣提醒、百科、天氣預報、交通指南等功能入駐微信平臺,但是由於違反相關規定而被封殺。僅一個月後,二代小冰再次發佈,並新增了圖像識別、大數據交友、數羊催眠等功能,15小時內便吸引了50萬用戶。如今第三代小冰再次升級,試圖通過大數據、深度神經網絡等技術實現超越簡單人機對話的自然交互,最終與用戶建立情感和心理連接,避免因爲初始新鮮感淡化而被遺忘替換。

人工智能迎來新拐點 微軟小冰開啓“情感計算”時代

“第三代小冰通過解鎖視覺、聲音等全新的人工智能感官系統,一改傳統語音助手‘新聞播報式’的平淡語調,其自然、帶有情感變化的聲音也更符合人類對小冰調皮、可愛個性的期待。”微軟全球執行副總裁陸奇在發佈會上介紹說,小冰還超越了既有的圖像識別,不僅能識別出圖片裏的貓就是貓,還能夠根據人工智能的判斷,自己選擇關注的焦點,實現對任何圖像的識別,並給予超越語義的評價。
這也成爲人工智能迴歸人性的重要基矗PC時代人們習慣了敲擊鍵盤和滑動鼠標,智能手機時代人們習慣了多點觸控,而在人工智能技術主流化、常態化的未來,機器或許不僅能聽懂你說的話,還可能看懂你的眼神或是姿勢。
不僅擁有生動的感官,具有自主學習能力也成爲人工智能的發展新方向。以前,人工智能產生的對話信息100%都是依靠搜索引擎大數據進行體外輸送,而如今的小冰已經做到45%的信息來自與人類用戶交換、學習、總結並保留下來的經驗。也就是說通過人工智能技術,產生一流的交流能力與情感計算,再通過與用戶之間的交換,進一步索取新的信息,從而實現“人工智能技術—產品體驗—用戶應用—更高的人工智能技術”的信息正循環。

人工智能迎來新拐點 微軟小冰開啓“情感計算”時代

目前,微軟小冰已成爲全球最大的人工智能產品,擁有覆蓋中國和日本的4000萬用戶的專屬機器人。人類用戶與小冰的平均每次對話輪數達到18輪,而此前最領先的同類機器人,其平均輪數僅有1.5輪至2輪。對此,微軟集團全球執行副總裁沈向洋表示,“微軟小冰已超越圖靈測試所設立的標準,人工智能也已迎來新拐點。移動互聯網使得數據和服務被進一步結構化,並可以如插卡一樣很方便地與人工智能對接,這可能顛覆未來的互聯網行業”。
專家認爲,小冰的推出及其產生的連鎖反應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了人工智能機器人的普及。然而,隨着人工智能生態化與情感化逐漸成型,人工智能發展新的侷限——缺乏使用場景也浮出水面。人工智能如何融入人類的日常生活,普通人能否接受人工智能的存在,都是亟待探索的未知數。正如去年9月小冰基於必應大數據的分析成功預測2014年9月蘇格蘭公投結果,不止步於情感陪伴,向着社交輔助、傳媒生產、文化傳播等多領域融合對接,或將成爲對人工智能未來的精準預言。

想了解更多人工智能資訊機器人請登錄Giiso智搜: http://www.giiso.com 謝謝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