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非-《隨遇而安》 這是一種生活的態度

 Nov 20.2011

 

 

      
      
      
        近來在閱讀這麼一本書——《隨遇而安》,爲什麼會有心思來讀這本書呢?緣於它的作者:孟非,一位著名電視節目主持人。
 
其實,更讓我對這本書趨之若鶩的,還有一個原因:鮮亮鎂光燈下、萬衆矚目的孟非,在主持節目時,爲何有那麼大的個人魅力——言談方面談笑風生、生活例子信手拈來且恰到好處,說話特有幽默感——這種幽默,不是葛優式的冷笑話,而是恰以好處的笑話,屬於那種你一聽會發自內心地會心一笑的情形。而另一方面,他說話很有技巧,讓人感覺很舒服,不與人爭鋒相對,典型的溫和派!
 
其實,從他在電視熒屏上的表現,也能讓我默默地感到:孟非,他應該有那麼一段“不爲人知”的人生歷程——人生閱歷會很豐富?他應該有自己對生活品味與人生感悟的方式——難道就是隨遇而安?
 
 
我帶着十分好奇的心思去閱讀這本書,誠如它的書名一樣《隨遇而安》,生活對他來說,就是一步一個腳印走過來的,過往的人生坎坷,從平凡到精彩,命運總在不經意間轉折。懂得順應本心,淡定從容,坦然面對每一次改變。
 
 
男人,真正的男人,在前進的路上,有苦,得自己扛在肩上!有淚,往自己心裏流!在與人打交道的過程中,展示給人們面前的,需要的是我們最好的精神面貌!苦悶的事兒讓他深藏在內心深處。
 
簡簡單單是一種美——隨遇而安!
 
也許一個人,成功了,纔會有更多的人去關注!這是自然而然的!但他是如何地一路坎坎坷坷地走過來的,人生閱歷之豐富,人生感悟之獨特,只有他自己最清楚,或許還包括他身邊的人!其實,有思想的人、有上進心的,每每看到這樣的故事,或多或少產生感動之情與莫大的激勵的力量!能從中汲取一些積極態度,以之來面對自己真實的生活,明白平平淡淡纔是真。
 
 
如果有興趣的朋友,這一本書,很值得你去讀一讀,品一品——
 
孟非的這一本自傳體的書——《隨遇而安》,說長不長,說短不短,細細品讀,你會發現許多有趣的事兒——
 
這本書分爲自序和九部分,每個部分都寫得很精彩!清新的文筆,將許多的個人經歷娓娓道來,感覺很親切。
 
其中,我較爲喜歡的是前四個部分——
第一部分:重慶 童年
第二部分:南京 南京
第三部分:印廠生涯
第四部分:走進電視

 

 

孟非在《自序》中說,“或許,有人會覺得《非誠勿擾》非常精彩,它的主持人也應該有同樣的精彩的人生。我可以肯定的說,這是一個誤會。

 
生活中的我竟然如此乏味——既沒有高尚的情操,也沒有高雅的情趣,更沒有高深的思想,甚至說不出一點兒高級的俏皮話。
 
這裏,平淡的解說也體現了孟非,是一個很謙遜的人。

 

【重慶 童年】
 

 

孟非說,“多年之後回想我的童年,只有在重慶的十二年是最無邪又無憂的日子。”
 
在他這一段對自己家鄉描述中,也讓許多人瞭解到這句俗話的真理:誰不說俺家鄉好?但是,要說好,是好在哪裏呢?他卻從另一個側面爲我們展示了重慶的“好”!
 
重慶,作爲一座山城,有兩張名片,讓他在許多城市中顯得金雞獨立!一個是重慶美女,一個是重慶美食。不用多說,這兩張名片,都是許多人普遍認同的。因爲重慶多霧的氣候與潮溼的空氣,很容易讓這個地方盛產美女。而美食呢,我記得重慶的美食“重慶火鍋”是很出名的,而還有另一道“烤活全魚”,我品嚐過,也是不錯的美食,更別說其他林林總總的小街小吃,如重慶麪食等。
 
 

 

 
 
對於重慶這座城市,“有個導演對孟非說,他很喜歡重慶,列舉了三條理由:第一,重慶這個城市特別有立體感,山城嘛,依山而築,正所謂‘名城危踞層巖止,鷹瞵鶚視雄三巴’;第二,重慶方言特別有感染力,火暴中透着幽默感,幽默感裏透着智慧;第三,重慶的美食。
 

 

而重慶的男人呢,據他介紹,重慶男人很有意思,對內呢,很疼老婆的,也有可能是因爲大多數重慶女人性格都比較潑辣;對外,生性耿直,直來直往,人倒是熱情,但熱情更多的是體現在行動上,語言表達方面的能力不是很擅長。因爲我認識一位朋友,是重慶的,算是一個這麼的重慶爺們,所以我覺得孟非的描述很有見地。

 

【南京,南京】
 
孟非,作爲一個生在重慶,長在南京的人,自然溫暖的重慶給了他太多美好的回憶,而南京,則是從他的中學時代開始的,中學時代的不得志,人生多了一些選擇,也讓他對南京多了一些現實的看法。
 
他自己說過,“很多人回憶起中學時代都覺得特別純真、美好,但我卻覺得它是我人生中最黑暗的階段。我沒考上大學。在印刷廠工作出了工傷,在電視臺當了很多年臨時工,這些都沒讓我覺得多麼沮喪,只有中學時代是我最不願意回憶的日子,那時我成績不好,父母關係也不好,生活暗無天日的。

 

【印廠生涯】
 
這一階段的人生經歷,可是對年輕的他來說,是一段“底層勞動人民的生活”!
 
他的一段描述,讓我深深地感受到一種力量!讓讀到這一句話的人來說,都能感受——一種積極向上、成熟穩重的態度!
 
這一段話是這樣的,“我在印廠的那段生活最重要的收穫是讓我深刻感受到了階段意識,我清清楚楚地感受到了——在這個社會我屬於哪個階層。

 

【走上電視】
 
在江蘇電視臺多年的臨時工,雖然乾的都是一些雜活兒,如接電話、搬東西之類的,他作爲一位年輕人,勤快、機靈、愛學習、能吃苦,兩次大型的活動(一次活動爲拍攝《西域風情》,一次活動爲拍攝《奔向亞特蘭大》),“識時務者爲俊傑”的他一躍走上電視臺工作者之路。

 

記得以前在中學時代一位教我語文科的盧老師曾說過,知人論事!只有認識他的爲人處事,才能更加容易地讀他的作品,甚之,完全去讀懂他。
 
讀孟非的《隨遇而安》,雖沒有名人大作的磅礴文筆那麼驚天泣地,但他那從平凡到精彩的人生經歷,卻爲我們展現一個實實在在的“男人形象”。
 
這更加讓我堅信這句話的真諦了,孟非曾在主持《非誠勿擾》時引用法國作家雨果的名言——“男人只有兩種東西,是所有人永遠拿不走的,一個是閱歷,一個是朋友。”
 
閱歷與朋友,真的對於一個男人來說,行走在人生道路上,幫助會很大呀。
 
 
 
 
 
 

本文出自 “明誠閣” 博客,請務必保留此出處http://2518492.blog.51cto.com/2508492/721344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