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一個公司或企業各部門不是主動去解決問題,而是相互推諉時,這個組織就已經完蛋了!

有這樣一個公司,剛開始創業時,各部門都很認真也很負責,企業發展很快,三個月時間便收支平衡了。後來發展的越來越好,二年的時間營業額就達到到了20億美元。

這個時候,每個部門都覺得企業能做到這樣,自己都是功不可沒。每個部門都在其它部門前表現的很了不起的樣子,當發生問題時都說“這不是我的錯”,“出了這個問題爲什麼要來找我”,“這件事跟我們沒有關係”。似乎每個部門只有做對事情的時候,他們不可能做錯的,畢竟他們在這年時間內把營業額做到了20億美元,這中國這樣的企業是很少的。

然而,就是這樣一種狀態,把企業又搞垮了。

一次,當生產線生產時,發現在最後包裝時,包材不夠用了,於是生產部門負責物料的人員外就及時聯繫生管部門相關人員,生產部門相關人員久久都沒有回覆,態度還很差。後來得到了回覆,說這件事你應該問採購,可生產部門是根據生管發料進行生產的,不應該找採購來問這件事。於是,生產部門負責物料的人員便發出一封郵件,說產線已經斷料,請生管部門協助處理,CC到生產部門主管和生管部門主管。

發郵件的結果讓人難以想象。生管部門主管直接打電話給生產部門負責物料的人員,跟他說“你發郵件是什麼意思,是讓我下達任務給生管嗎,這樣的小問題還用讓我知道嗎,以後不要再發郵件給我了,以後這樣的問題你直接聯繫採購就是了”。當對方還沒有回答時,這位主管便把電話掛了,這個負責物料的人員都快氣炸了。

事情還沒有結束。生產還是要繼續的,要不到了交期交不了貨還是要承擔責任的。負責物料的人員報告了他的主管,然後主管與生管主管溝通,溝通結果是一定要生產部門找採購。OK,我們暫承認這是OK的。當生產主管聯繫了採購部門主管後,得到的結果是物料已經到了。那物料已經到了,爲什麼不發到產線呢。原因是品管IQC沒有說這批物料能不能用。於是這位生產部門主管又聯繫到了品管部門主管,得到的回覆是物料能不能用要研發來確定。生產部門主管又只好聯繫研發部門主管,得到的回覆是“之前的產品用過這種物料,是可以用的”,他們沒必要對每批料都進行確認是不是產品需要的物料,因爲他們只指定廠家和產品型號,並不是負責檢驗的。

然後大家開始召集在一起開會討論如何解決這個問題,一討論幾個小時又過去了。就這樣各部門相互推諉,最終導致產線停線,影響交期。

這樣的例子還不只一個,後來問題也越來越嚴重。終於,沒過多久,發展如此好的一個企業關門大吉了。

可以說當一個公司或企業各部門不是主動去解決問題,而是相互推諉時,這個組織註定是要完蛋的。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