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委書記王珉:2011年實現老工業基地振興

“應儘快制定反就業歧視法!”“大學畢業生應多支援落後地區”……昨天下午,當本報徵集整理的《2009年全國兩會讀者建議》交到全國人大代表、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王珉手中時,他一邊認真閱讀着建議一邊關切地詢問建議來源,本報與香港《大公報》的聯合採訪也由此開始,騰訊網對本次訪談提供支持……

省委書記王珉:吉林目標 再過兩年實現振興

吉林省委書記接受本報記者胡佔山採訪

讀者建議 書記要認真看看

記者:王書記您好,我們《新文化報》兩會前做了個“模擬兩會”的策劃,徵集到了很多網友建議,請您過目。

王珉:好,我看看,這個做得不錯,都是從讀者那裏徵集來的?

記者:是的,其中絕大部分都是網友提出的涉及社會生活各方面的意見和建議,很有建設性,前不久溫總理也和網友有過交流,因此我們也希望把收集到的建議送給您,在兩會討論期間也做個參考。

王珉:我認真看看,這種方式很好,老百姓的意見直接反映上來,有利於我們收集和了解基層呼聲,這些建議你們應該也給政府送一份,對政府很多工作都會有啓發和幫助。

振興五年

百姓收入翻番

記者:吉林老工業基地振興走過了五年,成就令人矚目,您到吉林工作也近五個整年,對吉林振興工作您有何評價?

王珉:去年全省地區生產總值實現6424.06億元,增幅居全國第三位,GDP總量是2003年的2.4倍。地方級財政收入、一般預算全口徑財政收入分別是2003年的2.7倍和2.9倍。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增幅全國第三,年投資量是2003年的5.8倍。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2003年增加了近2倍。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農民人均純收入分別達到12829.45元和4930元,分別是2003年的1.8倍和1.9倍。

可以說,2003年振興戰略實施以來,我們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統領發展全局,圍繞振興吉林老工業基地這一中心任務,抓住歷史機遇,合力攻堅破難,制約吉林改革發展的難題逐步得到破解,擺脫了老工業基地舉步維艱的困難局面,經濟社會初步走上了又好又快發展的軌道。

固投巨增

人均追上發達省份

記者:五年振興之旅,我省接連突破關鍵環節,其中投資連年增加讓人感受比較明顯,爲什麼這麼安排?

王珉:目的是推動經濟實現持續快速健康發展。

客觀講,總量不大、投入不足一直是制約吉林發展的主要矛盾,我們抓住振興政策機遇,把投資拉動作爲振興吉林的主戰略。全省固定資產投資增速明顯加快,投資增幅連續四年位居全國前列,2004年至2008年這5年投資總額是改革開放三十年前25年的2.4倍,年人均投資超過2萬元,達到了發達省份水平。

產業振興

吉林迎來新機遇

記者:國家越來越突出強調結構調整和節能減排,我們注意到吉林振興選擇的也是這樣的路徑。

王珉:加快調整經濟結構,發展質量和水平才能全面提升,其中首要的是推動產業結構調整,我省通過服務業跨越計劃的實施,2008年服務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6.7%;實施民營經濟三年騰飛計劃,民營企業戶數和從業人員大幅增長。

我們的調整取得了很好效果,統計顯示,2008年,全省汽車、石化、食品實現產值分別是2003年的1.9、3.1、5.9倍。2008年減排目標全面完成,化學需氧量(COD)排放量比上年下降6.42%,降幅居全國第4位。

記者:最近國家接連出臺產業振興計劃,我省在其中能找到怎樣的機會?

王珉:國家實施鋼鐵、汽車、石化、紡織、有色金屬、裝備製造和電子信息等重點產業振興計劃,我省支柱、優勢產業基本都在政策覆蓋範圍之中,應該講對吉林省來說是難得的機遇,省里正抓緊制訂“產業躍升計劃”,今後產業發展重點將是加大對汽車、石化、農產品加工、光電子等支柱優勢產業的改造,提升產業層次和水平,特別將加大對交通裝備製造業的扶持力度,此外還將大力發展高新技術產業和現代農業、服務業,發展旅遊業也將是一個方向。

金融改革

融資步伐加快

記者:吉林省國企改革基本完成,給下一步工作奠定了怎樣的基礎?金融改革方面取得了怎樣的進展?

王珉:吉林省通過深化重點領域改革,發展動力和活力進一步增強。2005年一年基本完成了計劃的816戶國企改制任務,到目前爲止,全省3366戶工業及非工業領域國有企業基本完成改制,安置職工100萬人,支付改制成本229億元。改制後國有企業發展活力和國有資本控制力明顯增強,到去年末全省國有企業資產總量達4118億元,比2004年淨增1318億元。

我們的金融體制改革實現突破,組建吉林銀行,成立東北地區中小企業再擔保公司,浦東發展銀行、韓亞銀行、民生銀行、招商銀行長春分行掛牌運營,成立了東北首家農村商業銀行,直接融資步伐加快。

開放帶動

推進長吉圖先導區

記者:吉林省大力實施開放帶動戰略,目前正在實施的長吉圖開發開放先導區推進情況如何?

王珉:目前貫穿長吉圖的近400公里的長春-延吉高速公路已全線通車,行車時間比原來走普通公路縮短了43%;圖們-琿春高速公路2010年竣工;長春-吉林城際鐵路建設正在加快推進,預計今年底建成通車,屆時長春至吉林僅39分鐘即可到達;吉林-圖們時速200公里以上快速鐵路項目已列入省與鐵道部合作建設協議,即將啓動前期工作;中國琿春-俄羅斯扎魯比諾-韓國束草-日本新瀉陸海聯運航線試航成功,航程縮短至原來的1/8……同時,加快國際、省際合作園區建設,目前啓動了廣東工業園、浙江工業園等7個省際合作園區建設,日、韓、俄等國際合作園區建設也取得實質進展。

改善民生

交出滿意答卷

記者:吉林振興五年,老百姓感受最真切的就是民生問題的改善,省委、省政府交出了一份怎樣的成績單?

王珉:保障和改善民生,是我們一切工作的根本出發點和最終落腳點。新增財力的70%全部用於改善民生,省政府連續多年向羣衆承諾的民生實事都得到了如期兌現,城鄉居民收入穩步增長,人民羣衆正在越來越多地享受到改革發展帶來的實惠。

深入推進全民創業促就業,目前全省“零就業”家庭始終保持動態爲零,去年全省城鎮新增就業52.5萬人,130萬名下崗職工實現了基本生活保障向失業保險並軌……向城鄉貧困低保戶免費發放10.5萬臺彩色電視機,基本結束了吉林省貧困家庭沒有電視機的歷史。

吉林目標

再過兩年實現振興

記者:在您看來,振興五年的基本經驗是什麼?

王珉:實施振興老工業基地戰略這五年,說是經驗也好,說是基本遵循也好,就是必須始終堅持解放思想不動搖,這是吉林振興發展不可或缺的力量源泉。

記者:省兩會期間,吉林省確定了總體思路和奮鬥目標,指標比較高,是否也需要解放思想來保證實現?

王珉:目前吉林發展形勢很好,但也要清醒看到我省正處在體制轉軌關鍵時期、積蓄能量的爬坡關口、快速發展的啓動階段,保增長、保民生、保穩定的壓力仍然很大。總的奮鬥目標就是科學發展、加快振興、富民強省,在經濟總量和投資總量實現兩個7500億的基礎上,到2011年,全省地區生產總值要達到1萬億元(編者注:人民幣),人均GDP達到4000美元,地方級財政收入和一般預算全口徑財政收入分別達到600億元和1200億元,使吉林老工業基地實現振興。

化“危”爲“機”

開創振興吉林新局面

記者:面對金融危機的衝擊,吉林省將採取怎樣的措施應對?

王珉:我們要積極應對國際金融危機的挑戰,努力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勢頭,國際金融危機爆發後,我們認真貫徹落實中央擴大內需、促進經濟增長的決策部署,對保增長、保民生、保穩定的各項工作及時作出全面部署,提出全力推進重大基礎設施建設,加速實施鐵路、公路、機場、水利、電力、民生、生態環保和城市公共設施八大工程,計劃三年投資4000億元。鐵路方面主要加快哈大客運專線、長吉城際、東部通道等項目,構建較高水平的鐵路運輸網絡體系,進而實現縣縣通鐵路的目標。公路方面主要加快建設營城子至松江河、松原至雙遼等高速公路,到2010年基本實現長春與各市(州)政府所在地城市的高速公路連接,進而實現縣縣通高速的目標。機場方面主要啓動長春龍嘉國際機場二期擴建和延吉機場改擴建工程,爭取通化機場開工建設,加快推進吉西北(白城)機場前期工作……下一步,我們將進一步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中央對形勢的分析判斷、決策部署上來,切實做到解放思想、堅定信心、積極應對、化“危”爲“機”,全力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不斷開創振興吉林新局面。

到2020年建成惠及全省人民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會;到本世紀中葉基本實現現代化,建成一個經濟發達、人民富裕、社會和諧、生態優良的新吉林。

香港之旅

攜手應對挑戰

記者:您本月底將率隊赴香港開展吉港經貿交流,今年這個特殊情況下,有着怎樣的不同意義?

王珉:吉港經濟有非常大的互補性,在金融危機的衝擊下,雙方有更大的合作空間,對吉林來說也是一個重大機遇,我們應該與香港攜手共同把金融危機的危害降到最低。

比如說,我們的農產品味美、質高、價廉,尤其東北大米在香港已經有了較好的美譽度,香港人吃的大米多是泰國香米,成本非常高,我們的大米相比有優勢。還有旅遊方面,吉林屬於冬季型旅遊,與香港氣候特點形成互補,很多香港人都到北海道滑雪,還不如到我們吉林來。

記者:有香港人表示飛到吉林的航班少,未來這個問題能解決嗎?

王珉:現在有很大改善,吉林到香港馬上就要實現一天一班,到時候往來將更加便捷。

香港《大公報》記者盧冶

本報特派北京記者胡佔山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