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过丰厚年终奖你还应看见...

    迈入2012年后,各个公司都开始进行2011年年终工作总结,财务部门进行年终核算,老板们开会评估2011年的业绩,看看给员工年终分奖金的规模等等;而员工们也在盘算今年公司的绩效情况,自己个人能获得多少年终奖金,并开始计划春节期间的度假安排。
    几家欢乐几家愁,有些公司2011年工作出色,自然是红包丰厚或年终奖金总值不菲,员工和老板都是兴高采烈;而有些公司2011年工作开展不顺,甚至大幅下滑,自然就没有太高年终鼓励的奢望。而我想说却是前者,往往丰厚年终奖的背后,存在很多隐忧。肯定有网友脸色已变,会说,你这个人真扫兴,咱老百姓好不容易找点乐子,年底多发点钱,窜出点高兴的苗子,就被你掐断了。呵呵,不要急,且让我给你慢慢道来。

    一般情况下,公司给员工发丰厚的年终奖,不外乎以下几种原因:
    1. 公司超额完成年初规划做出的业绩目标;
    2. 公司挤占竞争对手的市场份额,在市场占有了一个很好的地位和优势;
    3. 公司研发的产品或开展某些服务,获得较大成功等等。
    公司取得优异的业绩,都是经过很多老板和员工的辛勤、努力的工作,也为新的2012年奠定了好的基础,值得公司全体成员的自豪和骄傲,这也是人之常情。但是,透过丰厚年终奖,洞察到其背后的隐忧,并把它们考虑到2012年的公司规划中,可能更为可贵和富有价值。

    首先是,公司在2011年超额完成年初的业绩目标,可能导致公司的股东和董事会,提高对公司2012年的目标要求,致使公司做出不符合市场和公司资源(包括人财物等)的2012年公司发展规划。很容易看到这种情况:公司今年业绩很好,老板马上将业绩目标在往年的基础上,再增加某个百分比,作为新年的业绩目标,至于这个业绩目标的数字来源是,公司在某某年后,要营收多少,利润多少,依次推算出来的。这种说法在很多公司的年会上都会听到。但是,个人认为,这种说法基本上缺乏指导意义,因为它缺乏足够的市场分析证据,以及对公司基本层面的深入分析,基本是数字游戏。因此,老板发给你丰厚的年终奖,极有可能大幅提高2012年的业绩期望;但这种期望极大可能缺乏市场地位、竞争对手、行业变化等情况的分析,往往变成新的年度工作开展的“达摩克利斯之剑”,悬在每个员工头前。所以,常常能看到这种情况,往年业绩大幅提升,但紧接着的一年业绩平平,甚至有较大幅度的下挫,不符合实际情况的期望或许就是个重要原因。

    其次,公司挤占竞争对手市场,在市场上拥有优势的地位,但这种地位同样不是保险箱。对这一点,德鲁克先生在50多年前就指出“市场地位有上限和下限,尽管对大多数企业而言,前者带来的危险似乎比后者要大多了”,他指出,市场占有优势的企业,在内部进行创新,都会遇到较大的阻力,而且变得更难以适应变化。因此,他提醒公司决策层,要意识到市场份额增加的风险。但这种风险常常会被人们忽略,人们最容易在公司的发展市场占有率和业绩获得大幅度增长上,产生盲目的乐观,做出不符合自身发展的决定。特别是公司发展取得巨大成功,市场份额傲视群雄。
    其实,往往巨大成功或繁荣的背后,可能是危机四伏,但决策者可能看不到(或不愿意看到)繁华外表下的隐忧,因此,高峰过后紧接着的就是低谷,因为成功和繁荣会迷失公司决策层的眼睛,如摩托罗拉手机业务,2005年以前,发展如日中天,但很快就在2006年出现市场份额大幅下滑,主要原因就是,以前几款手机买的太好,致使产品线较单一,新品太少,跟不上市场的需求步伐,最丢掉了市场老大的地位,转战几年,最终被Google收购,但愿它这回能真正地站起来。另一个例子,就是Nokia。Nokia的产品以稳定可靠、新品丰富、价格适中,最终取代摩托罗拉成为手机市场新霸主。但是,世界智能手机的发展特别迅猛,而Nokia一直抱着老笨的Symbian系统,仍做着老大的梦,等梦醒后,决定转型,但庞大的身躯扭动起来已不灵便,而且智能手机市场格局早已变化,自己被Apple,Google带领的一帮小弟等远远抛在后面,只好抱着微软这根粗腿,来缓一缓。虽然,都是发生在消费领域的手机业务,但我觉得他们二者的案例具有很高的警示性,时刻提醒公司决策层注意,优异业绩光环背后的隐忧,时时警惕。所以,我很欣赏一位蜚声世界的企业高管,曾经这样形容他管理企业心路历程,企业没成功前“如履薄冰”,成功后更是“如履薄冰”,这个如履薄冰的后面,是其深深的思考和分析,时刻保持着清醒的头脑,特别是被镁光灯和巨大的荣誉包围着的时候。因此,企业越是成功,越是要警醒,那可能是最后的一个业绩高峰哦。

    另外,公司研发的产品或开展某项服务,获得较大成功,往往会致使员工产生惰性,躺在自己获得的成功里,从而导致技术和业务创新能力的较低。当然,这并不一定普遍或肯定发生的情况。但是,确实需要注意克服的现象,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很多初创的高科技公司在初期保持旺盛的创新能力,但随着公司业绩攀升和规模壮大,创新能力却呈现下降的趋势,员工惰性导致创新能力的下降,肯定是发生这种趋势的重要原因,因此,需要努力克服这种惰性,想各种方法来激励员工在成功面前继续保持旺盛的创新能力和业务拓展能力。

    总之,我希望公司的老板和员工,获得丰厚的年终鼓励后,要保持清晰和警醒的头脑,要认真分析和总结本年度成功的核心原因和存在的问题,看到业绩大幅攀升后面的风险,更要看到新年度的发展机遇。因此,“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或许可以作为丰厚年终奖的警醒注脚。

 

转载联系方式:
Email: [email protected]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