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IPv6過渡時代的擺渡者

【51CTO.com 獨家特稿】當時間來到2011年的時候,IPv4這個年近30的"老員工"終於正式進入了退休倒計時:最後一批IPv4地址在亞太地區的分配標誌着全球可分配IPv4地址已經全面告罄。有人說,沒事,IPv6正在路上,我們只要等着用就行。然而,當你的業務開始由IPv4向IPv6遷移的時候,你就會發現眼前出現的是一條難以逾越的鴻溝。

可怕的IPv4 - IPv6過渡期

毫不誇張的說,二十一世紀第二個十年是應用業務飛速發展的時代:包括3G、802.11n等一系列更高效移動技術的快速發展,從根本上給了企業用戶和個人用戶更強大的聯網能力;平板電腦、智能手機等移動終端的爆炸式發展,更是讓用戶對各種互聯網業務的需求更加清晰和急迫;同時,軟硬件應用開發壁壘的降低,也在很大程度上推動了應用發展的進程。

但是或許有一天,你會發現你的世界,掉線了!

這並不是聳人聽聞,無論開發者和服務商們承認與否,事實上目前我們所使用的絕大多數互聯網應用都是面向IPv4網絡所開發的。也就是說,你今天常用的很多網絡應用,在未來的某一天,將不再被互聯網所支持。

類似的問題同樣會困擾提供內容等服務的互聯網公司。在由IPv4向IPv6過渡的漫長時間內(5到10年的時間對於互聯網來說足夠漫長了),如何在過渡期保證自己的多媒體、遊戲等內容可以完美運行在IPv4與IPv6兩套網絡之中,或者是利用一些轉譯機制實現"IPv4內容"運行在IPv6網絡中(反過來則是,爲IPv4用戶提供基於IPv6的內容),絕對是不容迴避的問題。大到谷歌、facebook,小到多如牛毛的小網站,每個將主要業務奔跑在應用層的公司都將因此大費腦筋。

企業的過渡困境:我的應用難做主

實現IPv4網絡和IPv6網絡的互聯互通在當前已經有了很多技術,包括IPv4/ v4綜合組網策略、隧道策略、隧道代理(RFC3053)、6to4隧道(RFC3056)、6over4隧道(RFC2529)、ISATAP機制、Teredo隧道等,它們在實現IPv4與IPv6主機互通、雙方業務互通等方面均有各自不同的優勢和弱點。

在兩種網絡互通基礎之上,如何實現現有IPv4應用在綜合組網環境中的正常應用、高度保護用戶現有投資實際上是最終用戶更加關注的問題。在此問題之上實際上就會引出另外一個更加直接的問題:我們是否應該對過渡到IPv6繼續觀望?

Blue Coat首席科學家兼高級技術專家 李慶

Blue Coat首席科學家兼高級技術專家 李慶

對於這類的問題,Blue Coat首席科學家兼高級技術專家李慶在接受51CTO記者採訪時舉了一個典型的例子:"比如說某個大型企業,用12個不同的操作軟件,HR、ERP或者是別的,這些操作軟件都需要過渡,現在如果過渡的話他需要依賴每一個廠商,這個依賴性非常的強烈,應用上基本等於無法實現。"

對於中小型的企業來說,可能會面臨更加嚴酷的狀況:你的軟件往往是"萬國牌"的,這樣一來,等待軟件更新"IPv6版"是不現實的,企業本身也沒有這麼強大的資金流來平抑軟件應用障礙所造成的業務水平下降。

同樣,運營商在應用方面一樣鬱悶,"運營商在網絡架構上過渡很長時間了,對他們來講在底層過渡已經完全達到了。但是他要給服務提供出來,最終客戶羣,我給你提供哪些增值服務,這對他是一個難題。我賣給你什麼增值服務,我多媒體的內容賣給客戶羣,客戶羣只是在以前的IPv4網上,我提供這些內容和服務全都是支撐他純IPv6上,怎麼把以前的客戶羣跟新的IPv6內容連接在一起,這是很難的問題。"李慶指出。

在這種糾結的現狀之下,一種惡性循環已經逐漸展露端倪:用戶對IPv6遷移顧慮重重,運營商在看不到市場前景的情況下對於基礎網絡的IPv6化也是踟躕不前;同時,用戶看不到運營商的大規模網絡改造,即使在IPv6之上的業務用價格更低、性能更好,他們對於自己的IPv6建設仍然只能繼續畏首畏尾。

在51CTO記者看來,整個市場都在呼喚雙方的同步前進,而所有人都需要一個好的"擺渡者",來幫助各方逾越眼前的鴻溝。

面向應用,做高性價比的"擺渡者"

針對IPv4應用在IPv6網絡上的寸步難行,Blue Coat的解決方案從硬件的角度給出了一個不錯的解決辦法。Blue Coat產品市場經理申強談到:"包括Proxy等解決方案,只要設備底層可以支持IPv4和IPv6,無論你的客戶端、服務器、應用、網絡是純IPv4、純IPv6、混合式雙棧的模式,對我們來說都可以把它連接。我們利用應用層的智能幫助應用層做智能化的處理。"

在Blue Coat的解決方案裏,用戶的業務、應用和內容仍存在於已有的IPv4網絡中,通過如IPv6 Web安全網關、IPv6代理設備等硬件設備,幫助用戶在IPv6網絡環境下順暢訪問IPv4網絡中的應用和資源,從而在IPv4與IPv6共存的前提下,充分保障了用戶數據的安全和業務的連續。

同時,針對相關設備在IPv6完全過渡成功後設備的生命力等問題,李慶還指出:"同樣的設備和同樣的技術不會被淘汰,過渡期可能完了,但同樣的設備還可以專門供IPV6端到IPV6端的網絡管理、監控、安全的服務。"這樣一來,用戶的投資就獲得了充分的保障,不用擔心"花錢買個一次性產品"。

51CTO記者在調查中發現,全面實現IPv6在技術上已經日趨成熟起來,國內的用戶在面對企業內部IPv6化時也逐漸從關心"怎麼做",更多的開始關心"怎麼做更好"。這一方面要求運營商及時提供穩定可靠的IPv6網絡服務,另一方面也要求設備商們能夠拿出性價比更高的解決方案來幫助用戶平穩過渡。有理由相信,像Blue Coat解決方案這種可以充分利用現有IPv4投資的產品和方案,將在很大程度上調動用戶的熱情,推動國內IPv6建設的進程。

【51CTO.com獨家特稿,非經授權謝絕轉載!合作媒體轉載請註明原文出處及出處!】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