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塊鏈:從數字貨幣到信用社會》-讀後感

《區塊鏈:從數字貨幣到信用社會》剛剛讀完,感受確實頗深。。
感謝你們點開我的博客,說明你對這個話題很感興趣,歡迎你我的朋友,來讓我們來見證改變未來一刻。
(首先聲明:本文僅僅是個人觀點,也是想將這本書的精華分享給你們,僅供參考)
此時此刻很興奮,有幸成爲這個時代的見證者。幸運的加入互聯網這個行業。
在朋友的介紹下接觸到虛擬幣。本來不是一個刨根問底的人,但是虛擬幣的騰空出世,將其技術原理和價值蒙上了一個面紗。
出現的必然性
公元前美索不達米亞平原蘇美爾人的楔形文字和大麥貨幣的同時出現。公元前221年秦統一六國做的影響歷史的統一文字和貨幣。一幕幕的歷史在暗示着未來。本質上講文字和貨幣是人類更高效的交流方式,文字承載的是信息載體,而貨幣承載的是價值載體——信用。人類的發展無時無刻都體現在效率上、發展在效率上。互聯網信息化的發展的幾十年勝過之前的幾百甚至上千年,其更是改變着我們的生活和商業的格局。貨幣本身也是沒有價值的,但人們在商品交易過程中,貨幣可以購買商品,表象看貨幣交易,但我們正真需要的不是貨幣而是商品本身。我們能接受貨幣可以買商品是因爲我們相信貨幣、貨幣的信用使得我們相信——信用貨幣。
經過很多人的探索 ,人們僅僅將信用定義爲信用貨幣階段,但是信用貨幣出現的違約,詐騙還是層出不窮。根據人類發展人類都是提高發展效率,降低成本。遠看歷史,近看各行各業,均是如此都在圍繞效益,成本發展。互聯網信息傳遞技術已經很成熟,但是在互聯網價值方面仍然還是存在諸多弊端。信息本身就是價值,但是網上覆制,侵權、假信息肆意傳播虛假信息還是屢見不鮮。網絡購物仍然需要第三方擔保才能交易,在這樣的歷史背景下“區塊鏈”技術誕生了,區塊鏈一個可以解決信用問題去中心化的記賬系統,虛擬貨幣(比特幣,或其他貨幣)是在這個系統上面“以數字形式存在”的貨幣
區塊鏈的本質特性決定了它的影響價值。
隨着互聯網的發展,安全是大數據最大“敵人”。互聯網信息傳遞、處理的中心服務結構埋藏了中心癱瘓,影響一片的隱患。中心化的信息傳播形式或記賬方式對相應的監管法律和對參與者的信任度需要極高。如何避免這些中心化的影響?去中心化,“區塊賬本”需要去中心化,更需要對記賬的參與者需要有公平的記賬權力和數據的一致性。共識機制:所有人的賬本都是一致的通過挖礦工作量證明去獲得賬本記賬權利,每個人的賬本都是服務器,也是客戶端。通過這種巧妙的工作方式解決了去中心化後賬本同步問題。
無法被修改這裏引用一片文章可以很好說明:
區塊鏈核心算法一:拜占庭協定

拜占庭的故事大概是這麼說的:拜占庭帝國擁有巨大的財富,周圍10個鄰邦垂誕已久,但拜占庭高牆聳立,固若金湯,沒有一個單獨的鄰邦能夠成功***。任何單個鄰邦***的都會失敗,同時也有可能自身被其他9個鄰邦***。拜占庭帝國防禦能力如此之強,至少要有十個鄰邦中的一半以上同時進攻,纔有可能攻破。然而,如果其中的一個或者幾個鄰邦本身答應好一起進攻,但實際過程出現背叛,那麼***者可能都會被殲滅。於是每一方都小心行事,不敢輕易相信鄰國。這就是拜占庭將軍問題。

在這個分佈式網絡裏:每個將軍都有一份實時與其他將軍同步的消息賬本。賬本里有每個將軍的簽名都是可以驗證身份的。如果有哪些消息不一致,可以知道消息不一致的是哪些將軍。儘管有消息不一致的,只要超過半數同意進攻,少數服從多數,共識達成。

由此,在一個分佈式的系統中,儘管有壞人,壞人可以做任意事情(不受protocol限制),比如不響應、發送錯誤信息、對不同節點發送不同決定、不同錯誤節點聯合起來幹壞事等等。但是,只要大多數人是好人,就完全有可能去中心化地實現共識。

區塊鏈核心算法二:非對稱加密技術

在上述拜占庭協定中,如果10個將軍中的幾個同時發起消息,勢必會造成系統的混亂,造成各說各的***時間方案,行動難以一致。誰都可以發起進攻的信息,但由誰來發出呢?其實這隻要加入一個成本就可以了,即:一段時間內只有一個節點可以傳播信息。當某個節點發出統一進攻的消息後,各個節點收到發起者的消息必須簽名蓋章,確認各自的身份。

在如今看來,非對稱加密技術完全可以解決這個簽名問題。非對稱加密算法的加密和解密使用不同的兩個密鑰.這兩個密鑰就是我們經常聽到的”公鑰”和”私鑰”。公鑰和私鑰一般成對出現, 如果消息使用公鑰加密,那麼需要該公鑰對應的私鑰才能解密; 同樣,如果消息使用私鑰加密,那麼需要該私鑰對應的公鑰才能解密。

區塊鏈核心算法三:容錯問題

我們假設在此網絡中,消息可能會丟失、損壞、延遲、重複發送,並且接受的順序與發送的順序不一致。此外,節點的行爲可以是任意的:可以隨時加入、退出網絡,可以丟棄消息、僞造消息、停止工作等,還可能發生各種人爲或非人爲的故障。我們的算法對由共識節點組成的共識系統,提供的容錯能力,這種容錯能力同時包含安全性和可用性,並適用於任何網絡環境。

區塊鏈核心算法四:Paxos 算法(一致性算法)

Paxos算法解決的問題是一個分佈式系統如何就某個值(決議)達成一致。一個典型的場景是,在一個分佈式數據庫系統中,如果各節點的初始狀態一致,每個節點都執行相同的操作序列,那麼他們最後能得到一個一致的狀態。爲保證每個節點執行相同的命令序列,需要在每一條指令上執行一個“一致性算法”以保證每個節點看到的指令一致。一個通用的一致性算法可以應用在許多場景中,是分佈式計算中的重要問題。 節點通信存在兩種模型:共享內存和消息傳遞。Paxos算法就是一種基於消息傳遞模型的一致性算法。

區塊鏈核心算法五:共識機制

區塊鏈共識算法主要是工作量證明和權益證明。拿比特幣來說,其實從技術角度來看可以把PoW看做重複使用的Hashcash,生成工作量證明在概率上來說是一個隨機的過程。開採新的機密貨幣,生成區塊時,必須得到所有參與者的同意,那礦工必須得到區塊中所有數據的PoW工作證明。與此同時礦工還要時時觀察調整這項工作的難度,因爲對網絡要求是平均每10分鐘生成一個區塊。

區塊鏈核心算法六:分佈式存儲

分佈式存儲是一種數據存儲技術,通過網絡使用每臺機器上的磁盤空間,並將這些分散的存儲資源構成一個虛擬的存儲設備,數據分散的存儲在網絡中的各個角落。所以,分佈式存儲技術並不是每臺電腦都存放完整的數據,而是把數據切割後存放在不同的電腦裏。就像存放100個雞蛋,不是放在同一個籃子裏,而是分開放在不同的地方,加起來的總和是100個。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