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类练习的有效性思考

                      归类练习的有效性思考 11.08.02          陈志伟

  
第一单元复习用时差不多有两周多一点的时间,整体核心问题基本上受制于高考计算题的复习过程中。本周日的文综考试特别精选了一道货币量的计算题和一道关于商品供求与价格变化的图示题,从学生反馈情况看,两个班级的同学均有三分之一的错误率,六班同学的情况可能相对还会高些。对这部分知识复习的一些反思感觉对今后的复习方向依然有很大的帮助作用,梳理如下:
1、对计算题的讲解应该先进行合理归类后布置给学生,要求学生按类别完成作业,而后再进行评点。
2、评点过程中可以集中1-2课时,按小组为单位组织讨论,效果会更好。
【06—09的计算题可以在期初采取这种形式加以巩固复习】
3、几个计算公式需要在教学过程中梳理给学生,如下:
【1】关于币值升值和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公式:
A/X=1+B% 推出X= A/1+B% (注:A B均为已知数)
【2】关于币值贬值和社会劳动生产率降低的公式:
A/X=1-B% 推出X= A/1-B% (注:A B均为已知数)
【3】通货膨胀率计算公式如下:
     通货膨胀率=(现期物价水平—基期物价水平)/基期物价水平(价格上涨率是从低到高,以基期物价水平为基数);
简化为通货膨胀率=【(现价—基价)/基价】×100%
【4】纸币贬值率计算公式有两种:
①、=(现期物价水平—基期物价水平)/ 现期物价水平(贬值是由高到底,以现期物价水平为基数)纸币贬值率
简化为纸币贬值=【(现价—基价)/现价】×100%
②、纸币贬值率=(1-流通中所需要的金属货币量/纸币发行量)×100%
 
【5】物价因纸币贬值而全面上涨。纸币贬值率越高,物价上涨率也就越高。物价上涨率的计算公式是:
物价上涨率=(纸币发行量/流通中所需要的金属货币量-1)×100%
4、对于图示题有关价格与需求量或供给量关系或者价格变动与替代品和互补品关系的也要进行合理的归类,以帮助学生集中解决问题,效果会更好。
 
总的说来,从备课和教师的角度出发,对整体单元要先有一个宏观的备课思路,特别是在选择题方面,教师先行做完试题后对整体教学进行梳理,效果会更佳。
此外,在第一单元的教学复习过程中,感觉所发的时间很多,有如下几个弊端需要克服:
1、不要追求每道题都要讲解,一来没那么多教学时间,二来也会让学生感觉审美疲劳。
2、考点接近的题目还是按照小组交流合作学习方式进行,时间虽有所制约却效果突出。
3、主观题的选择评讲根据实际进行,得有所舍才能有所得,其实到今天的课时复习完后感觉对主观题的评析显得相对比较仓促了很多,效果并不是很好,如果能够集中性地讲解几题经典题,效果应该会更好。
4、对优生及部分整体比较不错但政治比较薄弱的同学要加强交流与沟通,晚自习尽量不要讲课,一来自己身体疲劳受不了,二来学生的学习时间也确实有限。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