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視微軟雲計算的中國佈局

雲計算有各種定義,它並不是一個單純的產品,也不是一項全新的技術,而是一種產生和獲取計算能力的新的方式。它的出現對IT的應用和部署模式以及商業模式,都產生了極大的影響,已經形成的IT的固有生態系統也會隨之發生變化,因此,產業鏈的上下游都需要賦予雲計算深遠的考慮。

微軟曾提出這樣一個觀點——“IT即服務”。也就是怎樣能夠把雲計算的理念真正結合IT層面,實現用戶、合作伙伴在計算機領域更多的創新。微軟公司服務器與開發平臺事業部總裁Bob Muglia同作者談到了在向雲計算轉型的階段,微軟在中國市場的詳細策略。

微軟全球佈局下,中國市場始終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不久前微軟在上海正式成立了雲計算創新中心。Bob Muglia表示:“微軟中國雲計算創新中心將配置經驗豐富的工程師團隊,與客戶和合作伙伴緊密合作,充分實現雲計算的潛力。同時,微軟中國雲計算創新中心的專屬實驗室可以幫助政府、合作伙伴和客戶實施快速建模,概念驗證,雲計算解決方案的測試。,微軟工程師團隊也將在微軟中國雲計算創新中心繼續專注於產品和技術的研發,滿足中國市場對雲計算的需求。”

目前,微軟亞太研發集團在雲計算產品開發戰略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參與開發了包括必應、Windows Live、Live Messenger、Microsoft Dynamic Online、商務交易平臺等雲計算服務產品。作爲微軟亞太研發集團的重要部門之一,服務器與開發工具事業部中國團隊也一直致力於開發公有云和私有云中的核心平臺產品,包括:Windows Server、SQL Server、Visual Studio、System Center,Windows HPC Server等產品。Bob向記者透露目前70%的微軟工程師,包括微軟亞太研發集團的員工,都在從事與雲計算相關的工作,而這一數字將在未來繼續增長,微軟已全力投入雲計算。

三種運營模式讓雲計算的落地清晰化

微軟的雲計算戰略提供了三種不同的運營模式,這與其他公司的雲計算戰略有很大的不同。第一種是微軟自己構建及運營公有云的應用和服務,向個人消費者和企業客戶提供雲服務的微軟運營模式。第二種是ISV/SI 等各種合作伙伴基於Windows Azure Platform開發如ERP、CRM等各種雲計算應用,並在Windows Azure Platform上爲最終使用者提供服務。另外微軟運營在自己的雲計算平臺中的Business Productivity Online Suite (BPOS)也可以交給合作伙伴進行託管運營。BPOS主要包括 Exchange Online, SharePoint Online,Office Communications Online和LiveMeeting Online等服務,這種屬於夥伴運營模式。第三種客戶可以選擇微軟的雲計算解決方案構建自己的雲計算平臺,微軟提供包括產品、技術、平臺和運維管理在內的全面支持,這是客戶自建的運營模式。Bob Muglia認爲目前非常重要的一點是儘快幫助第二種夥伴運營模式Windows Azure Platform在中國成功落地。

Windows Azure Platform 是一個可以提供上千臺服務器能力的全新平臺。它包括一個雲計算操作系統和一個爲開發者提供的服務集合,即Windows Azure、SQL Azure和Windows Azure platform AppFabric。開發人員創建的應用既可以直接在該平臺中運行,也可以使用該雲計算平臺提供的服務。Windows Azure platform 延續了微軟傳統軟件平臺的特點,能夠爲客戶提供熟悉的開發體驗,用戶已有的許多應用程序都可以相對平滑的遷移。還可以按照雲計算的方式按需擴展,在商業開發時節省開發部署的時間和費用。

Windows Azure 可看成一個雲計算服務的操作系統;SQL Azure 是雲中的數據庫;AppFabric 是一個基於 Web 的開發服務,它可以把現有應用和服務與雲平臺的連接和互操作變得更爲簡單。AppFabric 讓開發人員可以把精力放在他們的應用邏輯上而不是在部署和管理雲服務的基礎架構上。

微軟針對企業用戶的服務是一整套由微軟託管運維的向用戶提供訂閱服務的企業溝通協作解決方案Microsoft Online Services,主要包括Exchange Online, Sharepoint Online,Office communicator Online,Office Live Meeting,Dynamics CRM Online等,它能夠幫助各種經營規模的企業提高業務經營效率,無需企業自己維護管理複雜的 IT 基礎架構。

Bob Muglia談到:“Windows Azure platform平臺在構建之初首先充分考慮了互操作性。目的是向開發者提供更多的選擇,它不僅支持微軟的產品和技術,也支持多種語言和開發工具,比如 PHP, Ruby, Python、Java等開發語言和 Eclipse等開發工具,基於不同語言和工具構建的應用程序可以無縫運行在Windows Azure平臺上。同時,它的數據訪問也是基於開放的標準,支持多個互聯網協議,包括 HTTP,XML,SOAP 和 REST。不僅Windows Azure本身的應用可以訪問這些數據,第三方也可以通過標準協議訪問,這是對數據可移植性的關鍵支持。從開發的角度來看,開發人員可以很容易的整合Windows AzurePlatform所提供的服務和構建在其他雲上的應用。他們還可以用Visual Studio 2010開發環境、.NET框架或其他熟悉的開發環境和已經掌握的技術去構建和擴展雲平臺上的應用。”
 

構建雲計算的生態系統

在向雲計算的轉型過程中,整個生態鏈也一定會產生相應的變化。“在雲計算這個領域當中,合作伙伴構成的生態系統對我們來說是一如既往的重要,微軟的平臺成功一定是建立在服務應用方面的需求之上的”Bob Muglia談到:“在雲計算的生態鏈中,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如何降低對基礎設施搭建及管理的投入,通過雲服務可以實現對這一需求的飛速降低。這對合作伙伴來說,更重要的就是於所擅長的行業中,終端用戶有關的一系列服務上,實現進一步的業務創新和拓展。”

雲計算的廣泛應用,將從根本上改變信息獲取和知識傳播的方式,促進基礎設施運營、軟件等信息產業向服務化轉型,催生跨行業融合的新型服務業態。Bob Muglia認爲中國市場的每一個合作伙伴,在雲計算當中都將會扮演不同的角色。比如跟電信行業的合作,或者是跟託管廠商的合作更多承載的是怎樣能夠把雲服務迅速帶入中國。跟ISV的合作則是怎樣在雲的平臺上提供更多的在線服務。

2008年11 月,微軟與蘇州工業園區、江蘇風雲網絡服務有限公司共同打造的 SaaS 服務平臺——風雲在線正式啓動;同時,微軟合力打造的杭州雲計算開發培訓平臺,幫助企業提高軟件研發創新能力,降低企業軟件生產成本;2009年年底,微軟與臺灣中華電信簽署了雲計算技術合作備忘錄(MOU),針對客戶端設備軟件應用服務和雲端服務等進行合作。微軟提供了端到端的整個雲計算架構的應用產品家族,從基礎設施(IaaS)到平臺即服務(PaaS),再到軟件即服務(SaaS),在部署模式上全面覆蓋了私有云、公有云和混合雲的構建。

未來,微軟還會有更多的雲計算解決方案出現。例如微軟正在開發雲計算的遷移工具,它能將傳統的應用軟件平滑遷移到雲計算平臺。用戶可以充分利用自己現有的系統,體驗雲服務方式的應用。同時,微軟還會推出一個整合工具和管理平臺,將微軟的雲和第三方的雲或傳統應用進行集成,並通過微軟管理平臺實現對這些部署在不同地方的應用進行集中管理。雲計算不僅會在IT、互聯網和電信服務行業有長期的發展,它的應用範圍還會逐步擴大,對整個產業鏈的上下游產生深遠影響。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