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術成爲軌道交通發展的智慧助推器

近年來國內的軌道交通發展迅速,截至目前,我國已有40餘個城市在建或籌建地鐵和輕軌等設施;預計到2020年,將建設軌道交通線路177條,總長度6100公里,總投資將達到11568億元。因此,愈來愈多的軌道交通建設與運營企業開始在積極探索,如何利用信息技術和服務實現諸如工程項目管理、運營維護管理等方面的工作。並開始借鑑國內外資產密集型企業的現代化信息管理模式,規劃部署並實施了企業資產管理或者ERP等信息系統。

軌道交通企業基礎設施和運營設備投資規模都是巨大的,從生產運營的角度來看,做好設備運行維護工作與生產運營物資供應,才能保證企業運營系統的安全、可靠、經濟運行,提供軌道交通服務。從經營的角度看, 以業務爲導向,實現企業的全面預算管理、成本管理、固定資產管理,是控制企業建設與運營成本、降低企業物資庫存、理清與保護企業資產的有效手段。

IBM軟件集團着眼於解決中國交通運輸事業在飛速發展中所要面臨全新挑戰,再次將信息技術融入了軌道交通行業中,使他變得可感應、可度量、互聯互通以及更加智能化。IBM軟件集團高增長市場交通運輸行業高級銷售顧問鄒勇在與作者交談時,深入的分享了IBM資產管理解決方案Maximo和優化管理解決方案ILOG的經典組合。

IBM Maximo交通行業資產管理解決方案提升企業資產管理水平

Maximo是IBM爲用戶提供的資產管理系統。“這裏的資產概念指的是實物的設備,跟財務的資產管理有差異”,鄒勇談到:“提供運輸服務很重要的一點是如何能夠充分利用飛機、輪船、地鐵、火車、軌道設備,機場、電梯等基礎設施能夠良好的使用,有效的達成服務旅客的目的,同時最大程度的降低成本,這是Maximo資產管理系統所要實現的任務。”

如何在服務的效率和成本之間尋求平衡點?在有限的資源和越來越嚴格的外部環境之間尋求平衡點?IBM Maximo作爲資產管理平臺從這個角度給了企業創造價值的空間。它實現的手段主要有三種方式,首先是將所有資產設備及相應的好壞情況,建立統一的資產管理平臺。“IBM解決方案特點是能夠將各類資產統一分爲三大類:固定設備、移動設備及線性或網狀設備”,鄒勇介紹道:“每一種設備資產對於運行維護的要求等級是不一樣的,我們在資產管理中第一要建立資產臺賬,接下來更重要的是列出資產的權重指標,比如:資產價值高低、重要性以及是否會造成重大安全隱患等。這些指標確定下來之後,再引入第二部分維護策略。”

基於基礎數據制定維護策略也是一個發展的過程。傳統的維護策略就是故障性維修,然後發展到了預防性維修,隨着檢測手段的不斷提升,現在引入了預測性維修的概念。如何及時獲取設備的狀態信息,同現在的傳感器、監測系統也有着密切的關係。IBM提出的感知化、互聯化和智能化,就是使這些設備具有傳感器監測和輸送信息的能力,形成設備間的互聯,繼而把設備實際的運行狀態和後臺管理的計算機系統進行連通,利用這些信息更有效的安排維修計劃和智能化的建議。

Maximo除了基礎的臺賬和維修策略之外,還提供瞭如何有效的利用資源和降低成本。“IBM在IT設備的管理上強調如何減少能耗,數據中心的IT計算機耗能在綠色方面有強烈的需求”,鄒勇認爲:“IBM提供統一的方案;設備的全生命週期管理,從機車的設計階段開始、到生產、使用、維護、報廢的全過程,所有的變化情況、維修歷史、成本歷史,包括故障,零部件的追蹤歷史都可以形成完善的統計和分析,將設計的過程與實際的設備運營過程和後期的故障歷史從頭至尾都銜接起來。”

IBM軟件集團高增長市場交通運輸行業高級銷售顧問鄒勇

目前交通運輸行業中IBM的客戶數已經超過600多家,軌道交通有140多家,機場碼頭用戶有150多家。2008年到最近,法國、印度、荷蘭、俄羅斯、澳大利亞、英國、挪威、西班牙、新西蘭、臺灣、美國,所有的發達國家還有發展中國家,具有大規模鐵路的都已經或多或少選擇了IBM的資產管理解決方案。“北京的首都機場希望成爲樞紐機場,那麼中轉就會顯得尤爲重要”,鄒勇說:“中轉的瓶頸在於行李傳送系統的時間,目前世界上比較先進的機場中轉只需要50分鐘,首都機場三號樓的行李系統應用了Maximo實現了運行維護的要求和運輸繁忙程度的配合。”

基於IBM ILOG的軌道交通設備維修保養排程及車輛運用解決方案
機車是非常複雜的系統,有成千上萬的零件,每個零件都要保證安全,每個零件都有規定的週期進行檢修。傳統的機車維護工作會有很厚的手冊,專門介紹在什麼時間要做什麼樣的檢修。對每一輛機車而言都有很多的檢修項目需要進行,而且每個零件都有不同的檢測維度。有以時間計的,有以公里數計的,檢查的每一項任務可能耗時和應用的資源也不同。所以當你站在地鐵裏、乘坐動車時,背後都有一系列非常複雜的工作在進行中。

軌道交通企業的決策者們在思考,如何能把機車的維修活動做很好的安排,並且不會耗費太大的人力資源。“IBM提供了基於ILOG的優化解決方案。ILOG優化軟件有20多年的歷史,是專門從事大規模數學運算的軟件,它爲現在不同的業務問題建不同的數學模型,並可以根據不同的應用、不同的場景設計不同的模型,像解應用題一樣用數學公式把業務問題表達出來,將這個公式模型交給優化引擎來進行求解。ILOG中積累了很多算法的設計經驗,不僅能用較好的性能解答問題,而且給你的是一個優化後的結果。” IBM中國開發中心ILOG產品服務和解決方案部資深工程師牛莉同作者分享了這個過程。

基於ILOG提供的解決方案中不但應用了算法引擎,還有相應的建模工具,提供通用性的系統模塊。對於不同的應用場景只要勾選不同的參數就可以實現。“包括算法和界面的自動生成,圖表的配置等,這些東西都有了之後,想要開發一個系統,或者客戶化一些定製細節實現起來的速度都會比較快”,牛莉談到:“而且調用已有的成熟的服務模塊,還可以減少測試方面的工作,降低漏洞產生的機率。技術人員更專注在建模和界面交互的設計上,也會給用戶提供更好的使用體驗。”

IBM中國開發中心ILOG產品服務和解決方案部資深工程師牛莉

軌道是網狀的,機車是雙向的,在現有軌道網絡的情況下最大化提升列車的出行效率,保證準點率,車廂分配、循環問題是鐵路運營企業常要面對的問題。由於旅客的數量或者貨物運輸需求在不同的時段會有較大的波動,爲了更經濟合理的使用列車資源,需要根據實際需求,靈活調整車廂的分配方案;同時,在複雜的軌道網絡中,列車可能在某些公共路段組合先共同行駛,然後再分開各自行駛,組合的地點以及組合的方式也會對鐵路的運營產生影響。這讓車輛的調度也成爲一個很複雜的系統。

“在這個方案中我們仍然是基於ILOG OPL建立複雜的數學模型,使用ILOG CPLEX和CPO優化引擎解決這類的多達幾十萬個變量的大規模問題分析,並使用ILOG ODM快速靈活的生成應用程序,ILOG JViews組件展示維護計劃的甘特圖等分析圖表,並支持圖形化交互”,牛莉介紹了在這個過程中,ILOG是加載在維護系統之上的優化引擎,而真正維護工作本身的定義和管理也是在Maximo裏面完成的。當需求中有過於複雜的約束條件時,從數據層面或者以API、WebService的方式進行數據的交互,在ILOG引擎中進行數學模型的設計和計算,把算好的結果重新返回Maximo或者已有系統中執行。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