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S基礎

   NAS,即網絡附件存儲(Network Attached Storage),也有被指爲網絡接入服務器(Network Access Server),是指將存儲設備連接到現有的網絡上,提供數據和文件服務。NAS服務器一般是由存儲硬件、操作系統以及其上的文件系統等幾個部分組成。簡單的說,NAS是與網絡直接連接的磁盤陣列,其具備磁盤陣列的所有主要特徵:高容量、高效能、高可靠。NAS將存儲設備通過標準的網絡拓撲結構連接,可以無需服務器直接上網,不依賴通用的操作系統,而是採用一個面向用戶設計的、專門用於數據存儲的簡化操作系統,內置了與網絡連接所需的協議,所以使整個系統的管理和設置較爲簡單;其次,NAS是真正即插即用的產品,並且物理位置靈活,可放置在工作組內,也可放在其它地點與網絡連接。因此,用戶選擇NAS解決方案,原因多在於NAS價格合理、便於管理、靈活且能實現文件共享。


  • 存儲設備連接到現有的網絡上,提供數據和文件服務——成員通過網絡定義

  • 範圍領域由ip領域定義

  • 基於TCP/IP的NFS/CIFS/HTTP服務提供

  • 以文件數據塊的方式交付


優點:

   NAS吸引人之處就在於它通常能即插即用,採購及管理的成本低廉。由於RAID陣列、磁帶、硬盤或其他設備直接連接到每一服務器或服務器集羣,NAS沒有必要按SAN的方式安排LAN。由於網絡與存儲單元之間一對一的關係,NAS反應敏捷,搜索和傳輸數據的速度很快。從技術層面上看,NAS使用IP協議將文件傳送至客戶端,等效於大型網絡服務器,只提供對更大的文件池的訪問。當企業選擇NAS作爲高容量塊存儲的主要方式,就會遇到麻煩。通常,這些企業對於已有的NAS很滿意,並不斷增加新的連接。這一策略表面上看是合乎邏輯的,但在實踐中不會達到企業的預期效果。問題就出在雖然NAS具有一定的可擴展性,但是它的可擴展性不是線性的。在某一臨界點曲線變爲水平後,NAS就無力應付此時的負載。根據組織大小和網絡拓撲結構的不同,讓各個NAS服務器爲不同工作組服務違反了它應用於簡單場合的本性。此時管理組織的存儲需求,會需要更多資源而不是更少。


缺點:

   NAS的不足在於以文件爲最小傳輸單位。雖然大多數數據庫是基於文件系統的,但是我們不推薦使用NAS,因爲NAS所用的文件傳輸協議,當把數據庫建立在NAS上時,如果要取得一條記錄,需要對整個數據文件進行傳輸(如果數據庫不更改數據訪問方式)。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