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北漂女孩-不想嫁給有錢人

柯老師:你好!
  現在的我是一團亂麻,很需要你這把快刀。
  說說我的情況吧,23歲,生長在一個獨裁專制的家庭。從小接受苛刻的教育,16歲至今經濟獨立,全部自給自足,工作上小有成就,擔任一家大型外企的部門經理。
  開門見山,現在的情況是我父母以及所有的親戚都反對我結婚,因爲男友是外地人(和我一樣的北漂),身高矮(170cm),收入少(每月2000多,可他學的是土木工程系,今年7月剛開始工作),沒房(他父母給他在北京買了一套靠近城鐵40平方不到的小房子)。
  在他們的眼裏,男友一無是處,覺得他任何一個方面都不能和我相配。
  有了這樣的觀念,他們根本不會去了解他的優點了。
  說實在話,我的男友除了經濟條件不是太好,其他基本無可挑剔,爲人正直坦率,誠實善良,積極上進,對人也非常體貼,身心健康(在現在競爭殘酷的社會,心理不健康的人太多了)。我們的相遇是非常有緣的,要知道,偶然認識一個同年同月同日生的人的概率太低了。
  我有信心憑我和男友的能力共同創造我們的生活,他是至今我唯一覺得可以過一輩子的那個人。我雖然年輕,但感情經歷不算少,做銷售這個行業很多年也可謂閱人無數了,虛榮心和物慾在我身上已經基本褪去了,心理年齡和生理年齡差距很大。
  我想趁我的心還敏感,還相信愛情,把握好自己的幸福。
  我想找的伴侶就是“舒適”二字,相處舒服是最重要的。我深諳這一點。可是如今,覺得自己就像砧板上的一塊豬肉,父母就像待價而沽的賣主。沒有好價錢,賣主當然不肯賣。
  我能體會做父母的心情,他們不希望我過苦日子,可是他們從來就忽略我的感受。父親從事證券工作多年,他的理智已經成爲一種境界。對於我對男友的選擇,他覺得我草率兒戲,向“下”兼容,甚至還說我不求上進纔會在家裏覺得壓抑,有了壓抑纔想儘快離開。
  父母均覺得男友佔了我很大的便宜。
  我覺得這樣的問題已經成爲社會問題了。我身邊的好幾個朋友也發生過這樣的情況,因爲種種原因不能和相愛的人相守。男孩想給女孩幸福,可不是人人都含着金湯匙出生的,現在北京的房價讓人可望而不可及。大家又太重視女孩的年齡,25歲一過就開始緊張了,沒有幾個北京女孩的家長肯讓女兒嫁給沒有房子的男孩。於是乎,年齡相仿的戀人在感情水到渠成的時候無法結合。這麼說來,女孩找一個比自己年齡大、有房子有經濟基礎的,算是基本的標配了。而走出大學校門的男孩們只能埋頭打拼事業,等到有了能力才能考慮戀愛婚姻。
  這就像談生意,我覺得非常荒謬。試問,女孩爲了爭氣找了個“成熟”的有錢人後,就真的會幸福嗎?很多東西是心照不宣的,和合法長期賣淫有本質區別嗎?而有些男孩受了刺激後,便會嘗試去找有錢的大齡女人(我不是以偏概全,這樣的現象絕對不在少數)。每個人的人生觀價值觀不同。世界最偉大的交易模式是股票交易所,它也是販賣了一個極大的人性——不勞而獲,一本萬利,難怪父親有這麼深刻的理念。
  傷心的時候,覺得自己也是他的投資項目之一呢。
  現在,父母用盡了一切能夠想像的方式阻止我們結婚,我很清楚我頭頂的壓力是巨大的。如果我真的和男友結了婚,就意味着和他們決裂了。我對父母一直很孝順,現在被夾在中間真的很痛苦。兩個年輕人手無寸鐵地抵抗這個大環境,可以想到今後生活的艱難。
  除非我們的經濟條件有很大的飛躍,不然是不可能得到父母的祝福的。
  一邊是親情,一邊是愛情,我該向現實妥協,還是堅持自我呢?
                                                                                                 小維
愛情與人格

  小維是個個性堅強的女孩,16歲開始就能經濟獨立,23歲做到了一家外企的部門經理。
  也真算機緣巧合,男友竟與小維生於同年同月同日,在小維的敘述中,男友誠實善良,積極上進,而且對自己溫柔體貼。可惜這樣的姻緣卻偏偏遭遇了父母的強力反對。她覺得自己“就像砧板上的一塊豬肉,父母就像待價而沽的賣主。沒有好價錢,賣主當然不肯賣”。小維進一步認爲,從事證券工作的父親或許覺得女兒“也是他的投資項目之一呢”。
  於是,小維面臨着一種困境,如果和男友結婚,就意味着和父母決裂;順從了父母,也可能永遠錯失美好的機緣。
  小維談到對愛情的理想,她說,我想找的伴侶就是“舒適”二字,相處舒服是最重要的。小維還說,我有信心憑我和男友的能力共同創造我們的生活。
  小維爲什麼會對那些“硬件”尚好的男人毫不動心,偏偏選擇一個當下還很“窮困”的男友?這與她的人格有關。她16歲就能夠經濟獨立,這使她相信自己的能力。
  下面是《婚姻診所》中有關“愛情與人格”的一段文字。
特殊對等
  《婚姻診所》原計劃講二十期,現已過半,節目的影響越來越大。
  這一期歐陽濤要講的是“婚姻的特殊對等律”。
  夏小艾事先請女性頻道做了調查:女人選老公,標準是什麼?
  夏小艾還請來兩位特邀嘉賓。
  一個是在網上開店的南方女孩華小青,25歲,未婚。華小青高中畢業後來北京打工。兩年前,用幾千元註冊了一個網上商店,專營白領飾品。由於進貨眼光好,講究信譽,一年多來她的小店已經在網上小有名氣。
  另一位是謝安琪,當紅模特,不久前得過一個大獎賽的最佳人氣獎。
  歐陽濤開門見山,這次我們要講“婚姻的特殊對等律”。
  歐陽濤說:我們已經講了婚姻對等律。婚姻給雙方帶來幸福和生活保障。婚姻交換愛情,也交換金錢等物質因素,還給彼此提供安全、理解與尊重。正是從這個意義上講,現代自由婚姻形成一種對等律。既不會無緣無故地獲取,也不會無緣無故地給予。
  然而,如果對婚姻對等律深入一步考察,我們會發現,實際生活千差萬別。一些婚姻從表面看來似乎遠離對等律。那麼,我們今天要講明的是,那是一種特殊對等律。
  婚姻爲什麼會有對等律,是因爲每個人對婚戀的要求大致相同。
  婚姻爲什麼又有特殊對等律呢?是因爲每個人對婚戀的要求又有其特殊性。
  譬如,我們曾講到現代女性在選擇丈夫時,一般會考慮如下七個條件:身高(含相貌),年齡,學歷文化,金錢地位,性格,人品,家庭背景——這是一般的標準。
  具體到人,當然會有差別。
  我現在就要問一問謝安琪和華小青,你們選擇男友的標準是什麼?
  謝安琪說:我基本上就是這七個標準:身高、年齡、學歷、金錢、性格、人品、家庭背景,或者也可以做點微調,把性格、人品放在金錢地位前面,這要看具體情況。
  歐陽濤點點頭:你的文化程度?
  謝安琪說:大本。
  歐陽濤又問華小青:你選擇男友的七條標準是怎樣的排列?
  華小青說:我主要考慮三條,一金錢,二人品,三身高,其他幾條無所謂。
  歐陽濤問:爲什麼?
  華小青說:有錢,說明男人有本事,未來生活會有保障,這是最實際的。有人品,就會靠得住,要不過上兩年包個二奶,我就慘了。三是身高,無非是說相貌要過得去,別走在街上讓我太難看就行。其他什麼年齡大點,性格是粗是細,會不會說笑話,沒多大關係,過日子不講究這些。學歷什麼的我也不看重,有真本事就成。
  歐陽濤問:你的文化程度?
  華小青不以爲意地一笑:我連高中都沒有唸完。
  歐陽濤問謝安琪:華小青認爲學歷無所謂,你能省略這一項嗎?
  謝安琪說:不能。
  歐陽濤說:如果對方很有錢很成功呢?
  謝安琪想了想說:一個沒什麼文化的人包了兩座煤窯,挖出幾千萬來,我還是不願意和他結婚。
  歐陽濤說:性格這一條呢,能省略嗎?是粗是細,有沒有幽默感,對你來講很重要嗎?
  謝安琪說:一個人有錢又有學歷,可是性格乏味,甚至有點怪戾,我是不情願嫁給他。
  華小青這時插話:我說看重三個條件,另外四條如果有我也不反對。
  歐陽濤笑了:剛纔謝安琪、華小青的坦言讓我們看到,兩個年齡相仿的女孩在選擇男友時,對七個通行條件的排列與取捨是不一樣的。謝安琪認爲七個條件缺一不可,甚至認爲可以把性格排到金錢前面。華小青則認爲,只要有錢、人品靠得住、外貌不難看就可以了,其餘四個條件可有可無。
  這樣看來,她們未來的婚姻會有很大差別。
  謝安琪認爲很對等的婚姻,在華小青眼裏就可能不大合算。
  而華小青感覺很理想的婚姻,謝安琪又會覺得不夠圓滿。
  從謝安琪和華小青出發,總結更多的婚戀現象,我們會發現,人們在婚戀中的需求,除了有共性,還帶有個性。每個人都可以想一下,你在選擇異性朋友時,對那幾個通行的條件是如何取捨排列的?那是解剖你對婚戀特殊需求的密碼。
  如果進一步細分,還可以對七個項目各佔的百分比做個估計,那就更說明問題了。
  歐陽濤轉頭問華小青:你說只看重三個條件,一金錢、二人品、三身高,那它們各有多大百分比呀?
  華小青想了一下:金錢佔一半,人品佔百分之三十,身高佔百分之二十。
  歐陽濤說:好,這樣,我們就進一步瞭解婚戀需求的特殊性了。
  每個人都不妨這樣分析一下自己,對這七個條件上進行一二三四五六七的排列,並給每項打出百分比,就會知道自己婚姻取向的個性了。
小女人 大男人
  夏小艾這時插問:人們爲什麼會對婚姻的需求有差別?
  歐陽濤說:原因一,家庭背景不同,也就是從小受到的影響不同。原因二,文化與閱歷不同,像謝安琪大學畢業,華小青高中都沒有讀完。原因三,階層不同。
  夏小艾說:你在過去的講座中提到卡米拉和查爾斯的婚姻,我覺得僅有七個選項上的取捨排列,還不能完全說明婚姻取向的特殊性。
  歐陽濤說:這正是我們往下要分析的事情。
  女人選擇男友,或者男人選擇女友,除了對通常所說的身高、年齡、學歷、金錢、人品等條件的考慮,還有一些不被人注意的更特殊之處。
  他轉向華小青:你選擇老公時,希望他是大一點的男人呢,還是小一點的男人?這裏不光指生理年齡,主要還指性格,即他是個兄長似的大男人,還是個弟弟似的小男人。
  華小青說:這倒無所謂,大一點可以,小一點也可以。
  歐陽濤問謝安琪:你呢?
  謝安琪說:我希望他像兄長。我不希望找小男人。
  歐陽濤接着問:你們希望未來的丈夫是主動型的,事事有主見呢,還是被動型的,事事聽妻子的?
  華小青說:我希望外面的事他管,比我有主見,家裏的事我管,他別有主見。
  謝安琪說:我希望他比較主動,談戀愛絕不要我追他,遇到事情有主見。
  歐陽濤說:好的,華小青和謝安琪在選擇男人上又表現出新的差別了。謝安琪明確要找大男人,不要小男人。華小青則認爲大一點小一點都可以。我估計有的女孩只願意找小一點的男人,事事管着對方。
  歐陽濤看着在場的幾個年輕人說:男士們也說說,你們選擇女性喜歡什麼樣的?
  一個年輕人說:我喜歡女人成熟一點,賢惠理家,我到家裏能被她照管起來。
  另一個年輕人說:我喜歡女人活潑外向,不管到什麼年齡都有股天真樣兒。我不願意被管,我願意照管對方。
  歐陽濤說:通過對兩位女性、兩位男性的提問,我們發現,人們在選擇對象時,還有一種特別的取向差異。對於女性來講,她有一個選擇大男人還是小男人的問題。對於男性來講,他有一個選擇大女人還是小女人的問題。這和對方年齡有關,又常和對方年齡無關。
  這樣,我們就要講到每個人的角色特徵了。
  一個女性通常有兩重角色:一重是女兒的角色,這是她從小在父母面前自然而然形成的,這個角色讓她撒嬌、任性、爭寵、依賴大人;還有一個是母親的角色,這是她小時候抱洋娃娃過家家,到整個成長過程中模仿母親形成的一種角色。
  這兩種角色同在一個女性身上存在。沒有一個女性是單一的角色,或者只是女兒,或者只是母親。然而,人和人的差異又在於每個人身上兩種角色的比重不同。有的女性年齡多大還是兒童性格,母親的角色相對稀薄。另一些女性可能相反,女兒的角色相對比例要小。
  角色不同,選擇婚姻的取向就不同。
  小女孩角色比重大的女性,傾向於找父親人格成熟的男人做對象,非此不能幸福。而母性發達的女性,可能願意找一個依賴自己有點像小男人的人做丈夫。
  男人也一樣。父親人格強大的大男人,兒童型的女性可能很容易獲取他們的心。父親人格薄弱的男人,年齡多大也像個孩子,很容易被母性感充沛的女性俘虜。
  聊天室裏有了笑聲。
  歐陽濤說:婚姻是爲了追求幸福。人們在婚戀中的幸福感不僅來源於身高、相貌、學歷、金錢之類,還常常和剛剛講到的大男人小男人、大女人小女人這個話題有關。我們選擇對象時,既要吃透自己的取向,也要吃透對方的取向,這樣纔可能匹配。
大女人 小男人
  
  華小青說:我有一個朋友最近很苦惱,她知道我來這裏做節目,特意託我問歐陽老師一個問題,她的先生過去挺大男人的,可這兩年事業發展不順,患了抑鬱症,成天哼哼嘰嘰像個十足的小男人,她應該怎麼辦?
  歐陽濤說:這種現象也表現出一種規律。男人得意時,往往會展示他大男人的一面;失意時,又容易流露小男人的一面。成功時是大男人,受挫就成了小男人。精力充沛時是大男人,疲勞沮喪時又成了小男人。需要承擔責任時是個大男人,渴求保護安慰時又成爲小男人。正常時是大男人,病態中肯定哼哼嘰嘰成爲小男人。
  華小青問:女人也一樣嗎?
  歐陽濤說:女人也一樣。在她需要承擔責任時,她是大女人,呈現的是母親角色。在她無需承擔責任時,她就成了小女人,扮演的是女兒角色。在哺乳孩子或者面對軟弱的男人時,她可能成爲大女人。當她受挫或沮喪時,會哭哭啼啼呻吟着成爲小女人。
  歐陽濤講完這些,又回到華小青的問題:至於你剛纔提到的那個朋友,丈夫因爲事業發展不順患了抑鬱症,這時千萬不要着急,要耐心幫助丈夫康復。同時要有信心,隨着丈夫的事業漸漸有了起色,他的抑鬱症也會逐漸減輕。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