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問路在何方 路在腳下

 

          先自我介紹一下吧。當年在武漢讀大學三年級的我,考慮到這個城市雖學府多、才子多,但工作機會不及一線大城市,於是懷着一個“世界那麼大,我想去看看”的願望參加了一家軟件公司在上海浦東的半工半讀program。在那裏我邊學邊練,先後從事了測試、編碼、系統集成、網絡設計等工作,也學習到了一些項目管理方面的入門技巧。下面我就來聊聊我在上海的IT人生吧。

2002年,年輕的我常懷着一顆如陶淵明那般“精衛銜微木,將以填滄海。刑天舞干鏚,猛志固常在。”的情懷穿梭於滬上,希望能走出自己的一條不尋常路。於是一直愛思考的我,在日復一日等公交車上班的途中突然萌發了一個想法。爲什麼我不能設計和實施一個公交車到站預報系統呢?通過GPS收集各個線路上公交車的運行狀態信息,或是讀取公交公司現有系統裏的數據接口,然後將這些信息發佈到各個相關的站點,以液晶屏幕顯示或是電子屏滾動播放的形式,向來此候車的乘客告知本站各路公交車的預計到站時間。而衍生出來的亮點是:告知末班是否已經結束或是尚未開到。這對於當時常加班到深夜而沒錢打車的我來說是非常有用的信息啊。我把想法告訴了同學,我倆加上他女朋友準備合夥做這個項目。他女朋友負責跑成立小公司各種手續和準備工作,我同學負責方案設計和計劃書準備,我則負責跑去跟各個公交公司接洽,向他們宣講我的這套idea。哎,可惜年少我們那時不懂得什麼是天使投資,什麼是創業園。跑了幾圈下來,考慮到我們毫無資質和人脈,沒有一個公交公司願意讓我們嘗試實施的。我們的第一次IT創業夢就此流產。整個公交報站創意給我的唯一留念就是讓顏值一直不高的我,在無法實現壁咚的情況下,只能在和妹紙相處的時候以此作爲談談人生,聊聊理想的談資了。如今每當我看到上海各大車站已全面部署該系統時,我都扼腕嘆息。

      2003年,我偶爾在週末休息日裏,給熟悉的朋友寫代碼,做圖書管理系統。編程語言用的還是VB,讓各位看官見笑了。與此同時,我還給讀研同學的公司出各種類型的系統集成方案。總的說來,寫軟件賺了點辛苦錢,設計集成方案基本被騙。我一直有種養了多年的豬讓人燉着吃了的感覺。爲了給自己打氣,我那段時間常看當時已經是重放了的《創世紀》,也常聽MariahCarey那首老歌《Hero》。有時我也會在車上、路上學學人家說的上海話,算是讓自己更能融入這個城市吧。

      2005年,熱愛英語的我如願以償的從民營企業跳槽到了跨國外企(哥在這裏沒有絲毫否定民營企業的意思,只是那時那刻覺得那家民營企業太多詬病,而這家外企比較高大上),我主要的精力放在使自己在技術上、語言上、以及工作風格上儘快適應。在後面的幾年裏,我不忘初心,間或幫助出來創業的親戚建立並維護網站。因爲是親戚,所以談不上掙錢什麼的,只是把我這點辛苦費納入到了過年的往來紅包差價中。

      2008年,考慮到生活在魔都,沒有一個安身立命之所不行,我一咬牙交了首付,買了房。記得有文章提到“要幹事業就不要用買房的行爲來羈絆了創業了手腳”的說法。我仔細想來是有幾分道理的。但是接受傳統教育出來的我更認爲,30好幾的自己應該現有家再有業。既然“軟件”上尚未找到另一半成爲family,那就在“硬件”上先有一個home吧。另外,中國人的傳統孝順觀念是“父母在,不遠行。”,既然我已遠行到了上海,那麼我有責任和義務把父母接到我的身邊,當然不是出租房裏。而且,我也是被逐年走高的租房價格驅趕得能畫出一個哥在浦東的租房分佈地圖了。一不做二不休,該出手時就出手,我無怨無悔。說不定萬一房子馬上就升值了呢?現在回想起來,我經常用“多少長安名利客,機關用盡不如君。”來形容安居的自己。

      2010年,爲了追妹紙,我屈就幫她開了一個淘寶網店賣奶粉,偶爾也幫她參與各種護膚品之類的調查,寫點試用評論什麼的,賺來“脂粉錢”都投給了她。沒辦法,在這種長期的拉鋸戰中,咱不能靠刷臉致勝,就只能無底線的參與她的一些撕逼大戰了。各位不要問我最後追到妹沒有,我只想靜靜。內啥,我這個年齡層次的人,常愛唱一首許美靜的《陽光總在風雨後》,雖然現在已淪爲街邊乞討歌,你懂的。

      前兩年,有一次機會,某國際知名銀行招數據中心的備崗工程師,就是在全職工程師休假時去頂崗的那種,按次結算的。居然還要經過層層視頻英文面試,甚爲正式。後來我應聘上了,工作地點在周邊另外一個城市,所以每次爲了去一趟,我要先提前請好年休假,當天要乘着天還沒亮就驅車過去,有時候要到晚上九十點鐘才能回來。就這樣斷斷續續持續了半年,後來銀行方面想讓我留下轉正,但考慮到路遠錢少當然也捨不得現在和諧的工作環境,我最後還是婉言拒絕了。

    這兩年,身邊以“互聯網+”形態出現的小微企業蓬勃發展,特別是在微信裏看到以前心儀過的女孩,現在開微店開得如火如荼,我在真心祝福她之餘不免有幾分羨慕。我最近有個創業構想:開啓一種嶄新的服務模式,包括線上,線下兩部分。

線下是通過收集一些二手智能手機,Pad甚至是以後普及的可穿戴電子產品,將性能好的硬件部件加以重新組合成新的產品,然後在各個社區(老少邊窮的二三線城市社區更適宜推廣)設立流動服務攤位,通過供社區的居民,特別是老人和青少年的現場使用和租用,讓他們藉此機會,跟上時代的發展,瞭解並掌握基本操作技能。

線上是通過開發微官網(或公衆號)和相配套的App軟件,對社區事務運作和文化生活提供促進和幫助。

1.    通過微官網,內開闢社區家園,實現社區信息的公告,互動甚至是戶籍管理,物業費用繳納等。

2.    一些互動遊戲,吸引社區居民參與,通過遊戲積分獲取抵用券,可到周邊商鋪打折消費。

朋友,也許您在看我這番吐槽的時候,或已啞然失笑、或已頻頻點頭、或已若有所思,這都說明您已找到和我、和我們所在的IT界某些相似的部分。也許你會說我這一路走來哪裏是什麼IT創業路,分明是IT打工路嘛。而且有的崎嶇之路分明是自己no zuono die的結果。這一點我承認,路的確是我自己走出來的,但至少我在年輕的時候就這麼折騰過了我自己,有過各種感受。當我們老去的時候不至於沒回憶,沒故事,不會像《老男孩》裏面唱的那樣“有誰會記得這世界它曾經來過”?最後送給大家一首陶淵明的《雜詩》與諸君共勉:

盛年不再來,

一日難再晨;

及時當勉勵,

歲月不饒人。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