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談中國的“創客世界”

北京創客空間即將在今天搬新址了,傳言甚是不錯,謹寫此文賀喬遷之喜。同時預祝今年創客嘉年華成功舉辦。


除此文以外,之前我已經寫過三篇有關創客的文章了,第一篇是《神奇土地上的創客聯誼 ——創客嘉年華見聞》那是去年參加創客嘉年華,第一次瞭解創客羣體時候寫的;第二篇是《***、極客和創客》,試圖通過比較三者的區別和聯繫,來捋順我心目中三者的關係和脈絡;第三篇是《也談“創客文化”》,總結了前文的內容,更深入的瞭解創客的文化內涵。而現在呢我對創客羣體的瞭解已經一年半了,入職DFRobot也快一年了,因此對創客羣體的認識也更加頻繁和深入,特別是中國創客的特有情況,更有一些不算特別深入的瞭解。本文一些想法在接受51CTO記者採訪的時候,零零散散的說了一些,這裏做個整理,並添加一些內容。


因此,通過這篇文章也希望可以簡單談談我對國內創客羣體的認識。所以呢,要特別提示:本文只代表我個人觀點,若讀完感覺不適,老規矩,請閱讀《人民日報》和觀看《新聞聯播》調適!

中國創客的組成

通過我這一年多的觀察,中國的創客羣體基本已經定型,人員構成和分佈也大體變動不大。未來也許會有一些變化,但在可以預見的未來,只會在構成比例上有所變化。


  • 高富帥 / 白富美

    無論是那種,就一個特點“富”!要麼是人傻錢多型,要麼就是什麼流行玩什麼的投機分子,這類人在創客羣體中的比重很小,因爲富二代、富三代、官二代、官三代們已經是一種“伸手黨”狀態了,他們秉承只要我有錢就什麼都可以辦得到的心態,真正投入創客行爲的少之又少,即便有也只是抱着玩玩的心態,無常心的去做。他們有時候的慷慨,往往也成爲了以下幾類人的資金來源。


  • 原先做硬件開發的團隊/個人

    這樣的人是創客的主體,藉由製作各種山寨Arduino平臺的硬件,或者是兼容Arduino平臺的硬件平臺。當然不乏自創和新奇的,但大多市場反饋不佳,成功者鳳毛麟角。還有比如根據現有硬件平臺改造的。總之,成功的不多,比如DFRobot和Seeedstudio等等,其他的成功者則少之又少,往往都有很濃重的山寨氣,難成大器。


  • 從事軟件開發的團隊/個人

    這類人雖然不多,但卻是創客羣體中比較有活力的,但因爲缺乏硬件知識和動手能力,往往被帶着走,看個炫酷,搞個新鮮就過去了。受制於自身能力所限,很難有大的進步創造。當然不乏成功者,有的做的還挺像那麼回事,雖然沒什麼市場,但以後的發展潛力還是非常巨大的。比如將開源硬件與手機APP結合的等等。這類比較典型的是上海新車間的創始人,他們原先是搞軟件出身。


  • 搞美術或音樂創作的團隊/個人

    美術設計一直是中國創客團隊的主要組成部分之一,其中尤以北京創客空間更甚,創客嘉年華都搞的有一股藝術設計的調調,怪怪的感覺。當然搞美術的人是最富於創造力的,也很對得起“創客”這個詞中的“創”字,恰如其分的體現了創客精神的創新思維。他們往往結合開源硬件、3D打印技術,來完成其美術或音樂作品,又或者做公衆服務類項目。


  • 搭創客便車的商業公司

    有些傳統商業公司看到創客運動如此轟轟烈烈,於是便想利用機會搭車宣傳自己,推出一些炫酷的功能,或者搞“***馬拉松”比賽來聚攏人氣,


  • 窮學生

    學生羣體的特點是求知慾強,技術薄弱,沒錢。他們看到別人做一些炫酷的東西往往心動,同時也心有餘而力不足。加之學生羣體信息閉塞,獲取信息的渠道和來源單一,面對變化承受能力也差。因此學生既是最該發展的創客羣體,同時也是最難發展的羣體,我個人是很看好在學生羣體中大力推廣創客精神(當然一定是開源精神和***精神)。


這裏要說一下,國外的創客主體是以自由職業者和高端軟硬件開發人才,比如嵌入式開發人才,也包括藝術設計公司或團隊,多方共同組成。

中國創客的生存狀況

除了富人以外,中國的創客生存狀況很是堪憂。比如做硬件的團隊一般是通過賣自己的產品來賺錢的,通過借創客社區的優勢和背景,增加產品附加值來銷售,比如開淘寶店等等,據我瞭解大多數都在收支平衡上掙扎,其中不乏很多虧本的,同時還要處處留心被別人山寨。中國搞硬件研發的團隊,一直以來是比較低端的,從業人員素質比較低,也沒有什麼版權著作權保護的意識,更不瞭解開源協議,互相抄襲山寨現象嚴重。這樣產生的結果就是創客團隊本該是最開放的,反而變成了封閉的,即便是開源也是假的,很多核心技術反而封閉起來,或者只是開放上層架構,而將底層封閉,變成了一個開放平臺而已。這種互相不信任的“開放”所產生的結果就是這類創客爲圖生存,只能遊走在山寨上,難以產生劃時代產品和真正具有創新精神的項目。


搞藝術創作和搞軟件開發的人,他們往往有自己的穩定收入,搞藝術創作可以通過銷售其作品來餬口,而搞軟件開發的一般都有穩定的工作,而商業公司則有穩定的盈利來源,他們是最有能力大搞創客的。但他們沒搞!除了技術瓶頸(從軟件到硬件,隔行如隔山),同時還有對開源認識不佳,以及對公司產品轉型而產生的擔心,無論是初創公司還是大公司在這個問題上一般都比較謹慎,也是可以理解的。


窮學生和一些自由職業者都是沒有收入來源的,但他們是最有希望成爲創客的,其中有很多做的不錯的學生,項目很有挑戰價值。他們的出路一般是走衆籌平臺或孵化器,衆籌平臺最出名的應該是美國的Kickstarter,國內有山寨版叫“點名時間”,但國內衆籌平臺的發展很難推廣,因爲衆籌平臺募集資金的方式,適合於公民意識很強,互信基礎完善的民主社會,中國有其特殊性,這種衆籌平臺難以發展。而孵化器在中國則偏於商業運作,對開源精神、社區開發等都不太看中,孵化器往往是富人拿出來錢來的玩物,他若撤資後果可想而知,因此危機感非常強,難以持續。另外有些孵化器更看中創客產品的商業價值,重效益,因而往往不會遵守開源協議,甚至是爲了商業目的而踐踏開源協議,更有搞假開源,僞開源,這是堅決不能允許的!

中國創客的精神內涵

坦率的說,創客羣體對開源精神缺乏最基本的認識,大多數認爲開源就是分享;同時缺乏協作精神,不懂得合作開發和利用現有平臺,重複造輪子現象極其嚴重,更缺乏貢獻精神。因此我們看到的情況就是項目很多,創客空間在神州大地遍地開花,但同質化嚴重,如果能夠合併一些類似的,並建立貢獻反饋機制,產生創客社區就完成了整個生態系統建設。


除了開源精神,中國創客們還需要完善信任機制,因爲只有互相信賴纔可以真正創新,這種信賴包括在成員之間,創客與其他組織創客之間的信賴,以及成員與背後贊助之間,通過信賴團結和凝聚人心,搞獨立和分山頭一定沒有好結果,這是一種契約精神的體現。這種無差別信賴在中國現在是越來越困難,但在創客內部是必須要有的,否則難以產生真正的創客!通過信賴可以摒棄山寨,信任關係也可以讓產品和客戶之間建立融洽的關係,減少由此產生的對立。浮躁的商業氛圍。


在創客羣體中,一種越來越浮躁的商業氛圍正在迅速席捲整個中國創客羣體。商業的聚攏其實不是壞事,2009年當Flamingo等小衆羣體開始玩開源硬件的時候,一直很發愁資金問題。但我想說的其實是很多創客急於將自己的作品產品化,希望儘快通過售賣產品來獲得收入,這本無可厚非,但過度追求商業化反而捨本求末,丟掉了創客的信仰。


說到信仰,中國創客的根本問題是缺乏信仰。創客文化在國外生根發芽是因爲土壤裏已經有了人們對創新者的崇拜,西方宗教認爲上帝造萬物造人是神聖的,因而那些能夠創造新鮮事物的人,也像上帝一樣神聖,所以國外程序員的薪水非常高。也因爲此纔會產生後來的***精神、自由軟件、開源軟件,一直到現在的創客文化,因此創客誕生的土壤裏就包含了人們的這種信仰,同時還有一種普遍的“Tinker文化”,即人人都喜歡自己動手改造東西。而中國呢,創客因爲有“創”字就非常討巧的符合了國家的創新戰略,所以就這樣硬生生的把國外的創客“嫁接”過來了,可是咱的土壤和環境是不適合創客文化的,於是就有了現在這個怪胎,產生了“桔生淮南則爲桔,生於淮北則爲枳”的效果。

中國創客的未來之路

請政府收回那隻鹹豬手。可以看到通過政府出資的方式,某創客空間一直大力運作至今,但若脫離了政府資助,爲繼也許都成爲困難。但即便如此,還是請收回援助吧,請把創客交給市場,優勝劣汰自然選擇,這樣可以讓這個產業更加發展迅速。


以社區爲中心的創客生態系統。目前創客羣體還沒有建立社區,沒有完善的社區組織,更沒有社區精神了,而我認爲應該建立以創客爲中心,以社區爲載體,以社區精神爲指導原則,建立功能完善的創客社區組織。何謂完善?就是包括開發者、用戶、維護者、宣傳者和打醬油的共同組成社區組織,通過完善的社區規則合理進行,這裏要特別說,社區不僅僅是有個論壇就完了,還需要有線上聊天(比如IRC),郵件列表交流,並培育社區羣體和籌辦社區線上線下活動等等多種形式。還可以在社區中引入融資渠道,最終這樣的社區組織會發展成全功能創客社區生態系統。


學生羣體將會成爲創客主體。學生是未來的希望,大家都懂,但很多人卻採用商業的方式攻入校園,而我個人認爲校園應該是社區通過潤物細無聲的方式***進去的,通過建立無數“地下黨”的方式。這裏社區的作用就非同小可了,社區活動可以大量的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最終將學生發展到創客的路上。另外一定要找到符合學生需求的方式,這還需要進一步摸索和探究。


多向周邊國家/地區學習。雖然本文是探討中國創客問題,但是需要看到,與我國相鄰的國家/地區往往也有類似的問題,他們是如何解決的,可以多多關注香港和臺灣地區,近幾年成效顯著。不要被一堵“牆”所阻擋,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但是生搬硬套就不好了,還是要多結合本地實際。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