祕不外傳的職場生存智慧:這樣溝通,對晉升最有利

編者按:很多人都在困惑一個問題:職場上人才濟濟,怎樣才能得到老闆的信任和重用呢?怎樣纔到提升更快的晉升機會呢?職場生存,是一門學問。會解決問題,固然很重要,這是你職場生存的基礎;但要想在職場上得到更有利於自己發展的機會,還需要知道其他一些祕訣。常言道:功夫在詩外。天天想着晉升,卻不在晉升之外下點兒功夫,是得不到晉升的機會的。下面這篇文章,可以給大家參考一下。聰明的你,或者能夠悟出點兒道理出來,爲你的職業發展助一臂之力。
  常與上司交流者一定提升快!
  1、與上司交流,是表明自己的立場
  與上司交流的第一個好處,就是能表明自己的立場。如今的職場上,勢力林立,脈絡複雜,每個上司都會藉着與手下交流的當口,觀察下屬是否和自己一條心。這種看似無意義的聊天,實際卻很兇險。尤其在你身邊勢力脈絡複雜,各人有各人山頭的時候,上司的聊天更要小心應對。閒話家常裏面,往往有內裏乾坤,一句看似不重要的話,可能隱藏着對你的試探。在這種交談裏,你和別人的親疏關係,你做事情的分寸尺度,以及你對上司的忠心都會是重點。
  如果遇見這一類看着沒什麼目的,實際卻暗流涌動的交談,一定要記得把緊嘴上的門。上司不問的事情,一定不可以說,問的事情也要向清楚了說。
  而應該怎樣表明自己的立場呢?還是用表決心或者諂媚的方式已經無法奏效了,你越是諂媚就越顯得不可信。首先要放準自己的位置,不管上司怎麼看你的,你都要把自己放在親信的位置上,這樣說話時纔有體己感。其次,可以說一點上司對頭那邊的事情,但切不可多,壞話不可說盡。並不是你全心幫着上司,他就把你當自己人了。你說別人壞話太多,聰明人會覺得在背後你照樣會說他。
  與上司交流時最佳的方法是什麼?就是在大部分時間別和他鬥心眼,夾緊尾巴老實做人,因爲真正改變你命運的,永遠只有那幾個關鍵點。
  除此之外,你都可以做上司手下聽話的小卒,讓人放心,纔是最佳立場。
  2、與上司交流,是瞭解信息,明白自我位置
  很多人不知道,與上司交流時,往往是你探取情報的最佳時機。因爲上司站的比你高,看的比你遠,整個辦公室的情況一把抓。他和你聊天時,有些話說出來,他可能覺得不重要,但對你來說,或許就是難得的情報。公司裏的人事脈絡,沒人會比你老闆更清楚,所以他的話,將是你修正人事譜系的最好機會。而更重要的是,你可以從老闆的交流裏分析出,你在他心目裏的位置。你究竟是自己人,還是可依靠的,或者是可提拔的,這都要從BOSS的話裏分析出來。
  3、與上司交流,是提要求的絕佳機會,但必須有方法。
  上司自然不會經常找你空談,絕大部分的時候,都是有公務,而就如同第1條所說的,真正改變你命運的,永遠只有幾個關鍵點。而這個關鍵點,往往出現在上司對你提出要求,需要你做什麼的時候。
  職場上的人都很清楚,一般上司要安排任務,只要開口說一句就好。但若是專門把你叫進辦公室,先誇你一頓,然後再小心翼翼的提出工作。恭喜你,機會到了,這就是上司有求於你的時刻,若不是你有足夠的價值,他需要用到你,絕不會放下架子來和你聊工作。
  這時候該怎麼處理呢?當然不是坐地起價,漫天開價,自以爲得計的向上司要好處,要回報。如果你這麼做了,那在BOSS眼裏,你的形象就徹底顛覆,沒人會喜歡一個要挾上司的人。
  毫無疑問,當上司遇到疑難工作時,你應當毫不猶豫的答應下來(這局面有點複雜,如果上司有別的選擇,且這個工作與你職場目標大相徑庭時,也可以拒絕,但要有拒絕的藝術,這裏暫時不加討論,因爲上司專門找你談時,一般情況下你都是唯一的選擇了)。這個舉動是表明忠心,讓BOSS知道,你就是那個會替他分憂的人。但並不是就此打住,接下來你就要詳盡分析這個工作的難點,和即將遇到的困難。這是告訴上司,你雖然願意接下工作,可卻是力挽狂瀾與危難。
  一般情況下,你擺出與上司分憂的架勢,他都會深受感動。這時候,上司會讓你提出要求,但你要明確,他並非是讓你漫天要價,而只願意有限度的讓步。如果說人一生最關鍵的時間只有幾個小時,那這幾小時往往有可能出現在這時候。你要審時度勢,提出對你最有利的條件。
  很難言傳這種條件該怎麼設定,但確實是有一些規則的,譬如你不可以損害到上司的利益,其次你不可以開出超越你價值的條件。最好的條件就是對你很有利,而不傷你老闆利益,完全可以做順水人情的條件。這就是雙贏。
  辦公室生存,是一種技術更是一種藝術,就看你如何處置。
  4、適當的交心會讓老闆覺得你是自己人,但要適可而止。
  絕大部分人,都不會和老闆交心。在人們眼裏,交流是一回事,而交心又是另一回事了。但交心實際上是交流的更高形式。
  每個上司都希望手下忠於自己,而如何顯示忠誠,成了職場難題。以往的獻媚已經不再奏效,而埋頭苦幹很容易沒功勞也沒苦勞。但適當的交心,卻很容易拉近你和上司的距離,讓BOSS對你另眼相待。讓上司瞭解你的生活,知道你平時遇見的困境和麻煩,甚至是提出上司細微的缺點,都可以是你們交心的內容。
  交心的溝通儘量不要牽涉在工作層面,因爲一提工作,上司都會重新繃緊腦袋裏的弦,這很可能讓他對你說的每句話都加以分析。如果多說說你的生活,你的心理歷程等等,能夠讓上司對你有一個直觀的瞭解,從而放下戒備心,拉近距離。
  但有一點需要明確,交心一定要適可而止。交心的溝通是手段而不是目的,切不能說的順嘴而把所有東西都和盤托出。
  首先不能說的是你對上司的評價,這是職場大忌。因爲你全然說好,則上司覺得你在獻媚,你若說太多缺點,則他很可能記在心裏將來給你穿小鞋。關於上司的評價,你最多提及非常細微而且無傷大雅的缺失,絕不可當面討論。其次你不能高談闊論自己的職場目標。每個人的職場目標最好都是記在心裏,而不是掛在嘴上。如果你把奮鬥目標告訴給上司,而恰恰這個目標比上司的位子還要高一點,那你的結局可想而知。最後不要提及你的朋友,不管是好事或壞事都別提。
  我極不贊成有人用出賣朋友的方式升官發財,因爲這不僅付出的成本太高(人格成本以及輿論成本),而且很可能帶來副作用。要記得現在人都非常聰明,他們往往會記得,當你出賣別人時,也同樣會出賣他。
  但爲什麼也不要說朋友的好事情呢?這是基於小心理論,因爲你很難推論出,究竟什麼事情可歸結於好,而什麼歸結於壞。你更難明瞭你的朋友和老闆之間有什麼瓜葛,他們內裏的關係如何你也不可能完全清楚。所以,多說和工作無關的生活,少談同事和朋友,這纔是和老闆交心的技巧。
  而最後一點,交心是必要的,但不要太頻繁,否則就成了煩人,那畢竟是你的上司,而不是朋友。
 實戰案例分析:
  經過林叢點撥後,王小峯終於弄懂自己所處的險惡環境。林叢自然拿他當敵人,而王小峯一直認定的朋友馮暉卻也私下出招,甚至比林叢還要狠。
  這個真相令王小峯對現實很失望,他甚至想過辭職,但在打辭職報告的過程裏,卻猶豫了起來。
  自進公司以來,王小峯是偷懶過,懈怠過,卻從沒有害過人,更沒有出賣過朋友。他搞不懂馮暉和林叢爲什麼可以爲達到目的不擇手段。
  馮暉說,人必須要爲自己的理想做所有事情。這話王小峯本就同意,可他卻沒有害人的新。王小峯不相信,在辦公室裏不害人就沒辦法生存,他要證明給馮暉看,實實在在做事情,照樣能夠混的很好。
  於是王小峯就收起了辭職報告,準備繼續在公司裏奮戰下去。
  實實在在做事這話是很好聽,不過對王小峯此時的困境卻沒什麼幫助。他有林叢和馮暉兩個對手,還得罪了主管,即將被髮配邊疆,可以說一切都是最壞的境況。
  王小峯雖然沒有職場鬥爭的經驗,可卻也不笨,他覺得現在最需要做的事情,就是和主管好好談一次。
  剛好這天,主管給王小峯發MAIL,說晚上請他吃飯。
  這是破天荒的第一次,王小峯意識到,自己的機會來了。
  包廂裏,老拉主管慢篤篤的說:“小峯啊,最近公司的情形你也曉得,上面點名警告,我壓力很大呀。”
  老拉主管有四十歲,這年紀才做到部門主管,他在A公司也並不得意,如今靠山被人扳倒,他的前途更是堪憂。
  王小峯從前看過一本書,就說燒熱竈和冷竈的事情。現在大區副總鹹魚翻身(姓鮮名於),成了真正的鮮總,整個華東大區的高官全都巴結上去,鮮總就是公司裏的熱竈。
  熱竈正熱,多一個燒,少一個人燒都不打緊,王小峯就算貼上去也不會被放在眼裏,更何況馮暉已經是鮮總的親信了。
  而老拉主管常年失意,又剛受打擊,旁人都不太看好他的前程,甚至有人覺着馮暉很快就能後來居上,部門內衆人更是背後閒話不斷,開始對老拉不以爲然。
  老拉主管是正宗的冷竈,清清冷冷,沒人來燒。但對王小峯這個快被壓到最底層的人來說,卻是個機會。
  燒熱竈只是埋沒在衆人當中,燒冷竈別人纔會記得你。那本書裏就是這麼說的。
  所以當老拉擺出付說知心話的樣子,王小峯趕緊碰了一杯,一口白酒下去,趁着酒勁,王小峯慚愧道:“主管,這事情是我做的不對,其實那郵件。。。。。。”
  老拉擺擺手:“都過去的事情,就不提了。”
  王小峯點點頭,誰發的電子郵件,其實部門裏都心知肚明,他這句話,也不過是表個態度,希望能讓老拉知道,自己是坦誠相對。
  “鮮副總成了鮮總,剛上任就給我派了個好活。要去文縣山區幾個月,你說咱辦公室那些人,不是忙的像陀螺就是拖家帶口的,誰願意去?搞的人人見我跟見鬼似的躲着走,你說我沒難處麼?還是我想讓人去山裏麼?大不了我自個去麼,不就是幾個月,我就當去度假吃野味了。”老拉一張嘴就是滿腹的牢騷話。
  “您別愁,我去。”王小峯說。
  這個直截了當的表態,卻讓老拉吃了一驚。雖說老拉今天找王小峯吃飯,就是要把這活塞給他,但也預料到王小峯必然百般推脫,甚至以辭職要挾,卻沒想到他會主動承擔。
  “你願意去?”老拉還有點不太確信,親手給王小峯倒了杯酒。
  “事情總要人去做,難道真讓您親自進山裏麼?”王小峯苦笑,“咱辦公室裏大部分成家,新近公司的三個人,馮暉是鮮總的紅人,林叢又是高層的子弟兵,這幾個月,恐怕快要有副主管的升職令下來了,這麼緊要關頭,他們怎麼可能願意離開公司呢?”
  “那你還要去?”老拉不經意的笑笑。
  “我這個人沒別的本事,平時也偷奸耍滑,可真安排給我的事情,還是會做好的。”王小峯說,“要不是我一封郵件,也不會出那麼多事情,這發配的事情也到不了您手上。禍是我闖的,這責任當然也該我承擔。”
  老拉點點頭,又碰了一杯:“您小子,倒是敢擔當。”
  王小峯停了一下,再說:“不過,有句話要跟您說下,這次發郵件給鮮總,可不是我的主意,尤其是捅給媒體的消息,我也全不知情。”
  王小峯話裏的意思,老拉怎麼會不知道。這事情看起來王小峯是主謀,而實際在背後的推手卻是馮暉。
  老拉沉吟了下:“馮暉這個人吧,很世故。”
  “現在鮮總上位,林叢又被髮警告信,副主管的位子,遲早是馮暉的。”王小峯狠狠的咬筷子,“不過他野心大得很,副主管也只不過暫居一下。”
  “你吧。。。。。。”老拉用筷子點點王小峯,“有時候笨,有時候也鬼聰明。”
  “我哪有聰明。”王小峯氣鼓鼓的抱怨,“要是聰明,也不會先被林叢害,再讓馮暉利用,我還拿他當朋友呢,我真是笨的恨不能找塊豆腐裝死算了。”
  “年輕人麼,一時挫折不要緊,以後還會有機會的。”老拉打着哈哈,這也是他的慣例。主管這位子,說大不大,說小麼還管着一屋子的人,老拉就是這謹慎小心的樣子。
  “等我回來,馮暉就是副主管咯。”王小峯一邊說一邊往嘴裏塞吃的,樣子倒是憨厚,“下一步還不知道他要幹什麼。”
  老拉喝了口悶酒。王小峯的話,雖然是無意說的,卻剛好說中老拉的心事。
  辦公室裏的局面,已經很明顯了,副主管的位子懸空多時,公司上頭想選拔新銳,就要從新進公司的人裏選。
  本來林叢是第一人選,上有靠山,自己也夠拼,可一時不察着了馮暉的道,暫時升職無望,董事也不好再說什麼。
  馮暉原本是沒什麼靠山的,可出了郵件風波後,卻攀上鮮總的高枝,現今是華東大區的第一號紅人,他做副主管自然板上釘釘。
  但老拉心裏頭,卻還有本帳帳。
  馮暉的野心,所有人都能看出來,這次攀上了鮮總,等於有了升遷的保障。未來升了副主管後,馮暉和老拉就差半級,而馮暉年輕力壯,前途無量,又受器重,自然不會把老拉放在眼裏。
  若真是讓馮暉升上去,老拉將來連站的地方都沒有。
  正基於這種想法,老拉纔有過讓王小峯當副主管的念頭,只是最近的郵件事端一出,東區經理和主管都對王小峯很有看法,這才斷了這思路。
  今天一頓飯還沒吃完,老拉卻發覺了王小峯好幾個優點。這個年輕人又單純又秉直,有什麼話說什麼話,看起來也沒什麼心機。
  而之前發生的事情,王小峯都是受欺負的那個,馮暉和林叢佔盡便宜,王小峯卻吃盡苦頭。
  這麼一想,老拉對王小峯卻也消了氣,乃至於有點後悔把他發配了邊疆。
  於是老拉便關切問:“過幾天你就要去文縣了,有什麼需要的儘管說話。”
  王小峯等了一晚上的機會終於到了,他用力點頭,不失時機的問:“文縣都是四線營銷區域了,我們的產品從來沒進入過,我這次去是開荒牛。我有個想法,希望所有的營銷費用都可以由我自己支配,這樣能更好打開局面。”
  老拉想了想,一般這種四線區域的營銷費用也沒多少錢,重頭是一批公關提成,而公關提成是要賣了貨後纔有的,如果王小峯業務拓展不出去,也不可能拿走公司多少錢。
  而且銷售人員掌握營銷費用,以前也是有先例的,對老拉來說雖然是制度之外,卻亦不算什麼大事情。
  “行。”老拉點頭,“你去這麼遠的地方,來回請示申報也來不及,就都由你來支配吧。這次進山的業務,公司給的指標是完成一百萬的銷售額度,難度不小啊。這樣。。。你只要能完成五十萬,把開局做好,我就派人把你換回來。”
  王小峯一聽大喜,他最怕的是不管做的怎麼樣,都會被永久性的發配進山區,那纔是最糟糕的結果。
  而看起來,這一頓飯吃的很值得,老拉和王小峯之間的誤會冰釋,甚至老拉又把王小峯當成自己這邊的人了。
  以上這個案例很典型。看起來王小峯就是和主管吃了一頓飯,什麼都沒說,什麼都沒做。但實際上,你和上司在一起時,什麼都不做卻恰恰做了所有的事情。
  曾一再的重複觀點:絕大部分的時候別和上司鬥心眼。而當上司與你交心時,更要誠誠懇懇,實實在在,你越實在,就顯得越忠厚老實,這才能獲得上司的青睞。你要記得,上司永遠喜歡這種人——工作踏實,敦厚忠誠。後面部分尤其重要,想要上司將你引爲自己人,看做是信得過的部下,就一定要學會實在。而這實在是有節制和有分寸的。
  王小峯和老拉的這頓飯,看起來是主管問一句,王小峯答一句。但實際上,王小峯迴答的很巧妙,輕而易舉就把自己郵件的危機給解除了,而更巧妙的是,他說的沒有一句是謊話。
  說真話也可以解決危機,甚至反擊對手,關鍵看你如何利用每一段對話。本來老拉主管眼裏的壞人是王小峯,可幾句話後,馮暉這個背後黑手就深入主管之心,令老拉明白,他真正需要防備的是誰,而反之,可以依賴的又是誰。王小峯沒有說馮暉壞話,卻逆轉了整個局勢。他說的每一個字都是事實,但同樣也是他想讓老拉知道的事實。
  需要注意的是,王小峯的這種實在是有限度、有的放矢的。他並沒有把話說穿和說死,讓老拉自己去分析去研判,這就是點到爲止的藝術。而王小峯也沒有把已經想好的去文縣的計劃和盤托出,更顯出他逐漸變得老練。顯而易見,當成熟的王小峯從文縣回來後,辦公室格局又會有新的變化。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