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LAN結合實例全面剖析

一、基本知識掌握

 虛擬局域網(Virtual Local Area Network,VLAN)

  • 類型:VLAN用於OSI/RM 7層網絡協議當中的第二層,即數據鏈路層

  • 概念:VLAN是根據管理功能、組織機構或應用類型對交換局域網進行分段而形成的邏輯網絡。

  • 功能:

  • 虛擬局域網與物理局域網的區別:VLAN與物理局域網有同樣的屬性,然而其中的物理工作站可以不屬於同一個物理網段。

  • 用法 :交換機的任何一個交換端口都可以分配給某個VLAN,屬於同一個VLAN的所有端口構成一個廣播域,每一個VLAN都是一個邏輯網絡,發往VLAN之外的分組必須通過路由器進行轉發。

    一個VLAN=一個廣播域=一個邏輯網段

二、實例

  • wKiom1QYAhHC8X1jAAB0661oz0Y288.jpg                                                                        如圖1所示:某個公司有三個部門銷售部、人力資源部和工程部分佈在各個樓層,同一個部門之間要進行通訊,部門與部門之間也要通訊。如何實現呢?  實現方法:每個樓層放一臺交換機,每個交換機分別創建三個VLAN(Sales-VLAN、HR-VLAN、Engineer-VLAN),通過核心路由器不同部門纔可以實現通訊。

  • 實戰演練1

    1.打開Cisco Packet Tracer軟件,按照如圖2所示創建物理拓撲圖

    wKiom1QYDbeBXjZKAACOnHDPSis235.jpg

                                              圖2 物理拓撲圖

    2.配置主機IP

    wKiom1QYDtewVHWzAACxcz2l3Yc482.jpg

    3.配置交換機

    wKiom1QYDyuh7lGRAADkrutQt6I572.jpg

    說明:命令詳解見鳥哥學習筆記--VLAN間路由1

    4.檢查是否連接成功

    wKiom1QYECGTUT9sAAEOPNHw3wQ601.jpg

    PC2可以ping通PC1,但是無法ping通PC5(PC1和PC2同屬於VLAN1,PC5屬於VLAN2)

    wKiom1QYENnhS57xAAClgDlw4zE454.jpg

    PC5無法ping通PC3(屬於同一個VLAN 2),同樣VLAN 3中的成員也無法連接,這是爲什麼呢?

    wKiom1QYEcqCxJc7AAESaOyOqck242.jpg

     

       雖然我們都已經創建了3個VLAN,但是交換機和交換機之間的端口現在還不知道數據幀是發往哪個VLAN,交換機與交換機之間的鏈路我們稱之爲幹道Trunk。

wKioL1QYF2fC5d2GAAELfJQj7uE568.jpg

交換機端口之間的連接分爲兩種:

          接入鏈路連接(Access-Link Connection)

          中繼鏈路連接(Trunk-Link Connection)

 ALC:只能傳送單個鏈路連接的數據包,比如實例中交換機與主機之間的那條鏈路。

 TLC:是在一條物理連接上生成多個邏輯連接,每個邏輯連接屬於一個VLAN,在進入中繼端口時,交換機會在數據包中加入一個VLAN標記Tag,來區分不同的VLAN。當數據包進入接入鏈路時,交換機要刪除VLAN標記,恢復原來的幀結構。添加和刪除VLAN標記的過程是由交換機中的專用硬件自動實現的。

交換機端口協議:IEEE 802.1q(開放標準協議) 和 ISL(Cisco專用),定義VLAN幀標記的格式

上面的試驗中,VLAN 1成員之間卻可以通訊,那是因爲802.1q將不帶標的會默認爲VLAN 1。


實戰演練2

下面來實現VLAN 2和VLAN 3成員內部之間的通訊

wKiom1QZObTyREwVAACcVMmSna4300.jpg

建立幹道Trunk

wKiom1QZOeHCyxw4AAD1DesE_yI412.jpg

說明:

B>en
B#conf t
Enter configuration commands, one per line.  End with CNTL/Z.
B(config)#int f0/10
B(config-if)#switchport mode trunk      // 端口將f0/10設定爲Trunk端口


#switchport trunk encapsulation dot1q    //創建幹道協議

wKioL1QZO1uSSli8AABV4LojtlE034.jpg

這個無法創建,可能Cisco現在也默認爲802.1Q了??

wKiom1QZO8zTCTnHAADZRrw-YIg906.jpg

VLAN 3中的成員現在也可以通訊了。

疑問有人可能又想到了?如何實現不同VLAN成員之間的通訊呢?

實戰演練3

實現不同VLAN成員之間的通訊

上面有提過:屬於同一個VLAN的所有端口構成一個廣播域,每一個VLAN都是一個邏輯網絡,發往VLAN之外的分組必須通過路由器進行轉發

wKiom1QZPVjxGUxjAACjrOOirLQ883.jpg

  1. 將交換機A端口配置爲Trunk模式

    A(config)#int f0/12

    A(config-if)#switchport mode trunk

  2. 配置路由器

    Router#conf t
    Enter configuration commands, one per line.  End with CNTL/Z.
    Router(config)#int f0/0.1                         //f0/0.1  1自定義,通常定義爲VLAN號

    Router(config-subif)#encapsulation dot1Q 1   //配置以太網子接口vlan號,封裝格式爲802.1q
    Router(config-subif)#ip add 1.1.1.11  255.0.0.0 //添加IP
    Router(config-subif)#int f0/0.2

    Router(config-subif)#encapsulation dot1Q 2
    Router(config-subif)#ip add 2.1.1.11  255.0.0.0
    Router(config-subif)#int f0/0.3

    Router(config-subif)#encapsulation dot1Q 3
    Router(config-subif)#ip add 3.1.1.11  255.0.0.0

    Router(config-subif)#exi
    Router(config)#no shutdown

  3. 配置所有主機網關

    VLAN 1成員 1.1.1.11

    VLAN 2成員 2.1.1.11

    VLAN 3成員 3.1.1.11

    wKiom1QamOnhbhuaAADYz0FbSh8987.jpg

   4.測試

      wKioL1Qamg3QBjt6AACd7n66m8U958.jpg

連接失敗,不要怕~~

wKioL1QamojSgv3LAADZwdpLVvw397.jpg

原來交換機的端口f0/11模式是auto自動模式

Cisco交換機接口模式有4種:

1、access: 主要用來接入終端設備,如PC機、服務器、打印服務器等。

2、trunk: 主要用在連接其它交換機,以便在線路上承載多個vlan。

3、multi: 在一個線路中承載多個vlan,但不像trunk,它不對承載的數據打標籤。主要用於接入支持多vlan的服務器或者一些網絡分析設備。現在基本不使用此類接口,在cisco的網絡設備中,也基本不支持此類接口了。

4、dot1q-tunnel: 用在Q-in-Q隧道配置中。

所以協議不同,自然無法通訊,我們手動更改爲Trunk模式

wKiom1Qam_jzgNwgAADKao5UKwU072.jpg

連接成功

幾個常用的命令:

#sh ip route        //顯示IP路由表

#sh ip int brief    //顯示路由器端口表

#no shutdowm   //激活端口

#shutdown         //關閉端口

#sh vlan  brief     //顯示vlan

#sh int tr             //顯示trunk端口信息

三、劃分VLAN的好處

  1. 控制網絡流量

    一個VLAN內部成員通信不會轉發到其他VLAN中去,有助於控制網絡風暴,減小衝突域,提高帶寬的利用率。

  2. 提高網絡安全性

  3. 靈活管理網絡

    工作組可以突破地理位置的限制而根據管理功能來劃分。


wKiom1QaoTfSYwk8AABO4jhGhH8837.jpg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