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生命航程,是否已經在迷茫中漸漸迷失?

因爲迷茫,所以沒有方向。當你最初的生命航程沒有方向的時候,每個人職業生涯歷程都會陷入一種令人極度痛苦的迷茫狀態。但有的人能夠直面迷茫,並從中逐步走出來,尋找定位自己的航向;但有的人卻永遠也走不出來,最終漸漸迷失,再也找不到屬於自己的方向。當迷茫成爲你職業生涯規劃道路上的一個巨大的障礙裏,你需要重新認識迷茫,用理性而積極的態度對待,讓你曾經迷失的方向重新找回。

迷茫是一種痛苦
我也經常受迷茫的困擾。“我適合做什麼?”“我的興趣和長處在哪裏?”“我應該做哪一行,哪一種職業?”“哪個方向纔是我能終生努力呢?”……困惑之所以痛苦,因爲它們總是沒完沒了,而且沒有答案。迷茫的極端例子是讓生活失去意義,讓人抑鬱,絕望。
爲此,我翻閱了一些書籍,看看一些成功、幸福之人的生存哲學,對迷茫逐漸有了一些瞭解。
當迷茫不再是一個不可知的潘多拉黑匣子,被暴露在陽光下正視、解剖,我面對迷茫的時候就多了幾分從容。
我們都知道要了解自己的興趣愛好和長處,才能找到合適自己的工作。問題是我們經常覺得,連自己真正的興趣在哪裏都不知道,或者“興趣廣泛”,但卻找不到真正讓自己“迸發熱情”的方向。職業測評是有用的,但不能誤以爲此爲撥開迷霧之妙法,但實際上,除非你的自我認知偏差過大,很多人都會有這種感覺,測評結果還是跟自己預期的不會差距太遠,測評之後迷茫依舊。
那麼,怎麼尋找、什麼纔是自己的熱愛,什麼是興趣?這個問題不少學者、企業家都給我們提供了很多有意義的方法,在這裏不再贅述,我談談自己的一點體會。我在心理諮詢師、作家武志紅的《七個心理寓言》得到一點啓發。
法國名著《小王子》中有個故事,小王子曾經細心呵護過一朵驕傲的玫瑰,後來他來到地球,發現僅僅一個花園裏就有5000朵完全一樣的這種花朵,才知道他有的只是一朵普通的花,然而,後來他慢慢懂得,他的玫瑰仍然是獨一無二的,因爲他給她澆灌過,罩過花罩,用屏風保護過,除過她身上的毛蟲,還傾聽過她的怨艾和自詡,聆聽過她的沉默……
“正因爲你爲你的玫瑰花費了時間,這才使你的玫瑰變得如此重要。”一隻被小王子馴服的狐狸對他說。
武志紅從心理學親密關係的角度解讀道:
只有傾注了愛,親密關係纔有意義。
一個既親密而又相互獨立的關係,勝於一千個一般的關係。這樣的關係,會把我們從不可救藥的孤獨感中拯救出來,是我們生命中最重要的一種救贖。
如果不曾體驗過,你就無法知道這種關係的美。
從職業的角度看,小王子的玫瑰就是我們自己尋找的“感興趣的職業”,我們和職業的關係是另一種重要的“親密關係”,一個自己喜歡的職業、專業甚至足以拯救生命的空虛。,
“正因爲你爲你的玫瑰花費了時間,這才使你的玫瑰變得如此重要。”--要看到一個重要的前提是,你爲你的玫瑰花費了時間,付出了足夠的努力了嗎?你也許迷惑,我還沒找到方向,怎麼努力呢?世事奇哉,這裏講個似是而非的道理,確實很多時候是先在眼前的專業、職業努力,才確定興趣,挖掘到愛好的。如果小王子一直在找屬於他的玫瑰,卻從來沒有過實際的努力付出,那麼,他不會擁有他的摯愛。
著名的皇明太陽能集團董事黃鳴在他的BLOG中提醒年輕人,擇業也可先“結婚”後“戀愛”,也就是先努力做好本行,讓自己愛上它。他說“如果你不去了解它,你又怎麼知道喜歡或者不喜歡它。”
他自己的奮鬥歷程就是個活生生的例子。他當初讀大學的專業並非自己所選,是被分配到的,但他大學學習非常努力;工作時,本着“幹一行,愛一行”最起碼的職業道德,賣力付出。當時條件艱苦,沒有選擇餘地反而讓他珍惜、感激一切,他的孜孜不倦和刻苦,造就了他對能源行業近乎癡迷的激情和熱愛,而熱愛,也成爲他奮鬥、成功的根本原動力。
對於閱歷尚淺的大學生,還沒有一定的付出和積累,只苦於選擇,卻不懂珍惜眼前條件做事,就不奇怪爲什麼空虛了。
很多時候,熱愛和興致是努力行動順帶的結果,而不是天生而來的。
沒有付出,就無法體驗過程和結果,也無法知道熱愛之美。

捷徑,很多時候就是一條彎路
“世上沒有人願意走彎路,但成功者身後留下的卻往往是一條彎彎曲曲,起伏不平的路。這說明,捷徑是不存在的。”
有些人確實很努力去學習,去工作,還是覺得自己真的很不合適甚至很厭惡當前的職業。其實,還有一個看似奇怪的道理:明白自己不喜歡什麼,和明白自己真正喜歡什麼同樣有價值。連自己不喜歡什麼都不知道,又怎麼知道自己喜歡什麼?有個姐姐跟我說:“我不怕走錯路,我只怕我不知道錯了。”我深有感觸,我自問,我還不是害怕失敗,害怕走彎路付出代價嗎?原來我的迷茫,是我恐懼失敗,沒有面對風浪的勇氣的人生觀折射。
職業的探索從來不是一帆風順,沒有多少人能夠一開始就確定方向。很多媒體在大肆報道名人和成功人士吸引眼球時,說得好像他們7歲就知道自己以後要幹什麼似的。社會的浮躁很容易催生個體的焦慮。專家指出,很多人到了三十歲或以後才確定“職業鏢”,李開復也曾經往律師方向努力過,黃鳴在他37歲時候才找到能讓他奉獻一生的太陽能。迷茫是一條必經之彎路,很多時候,我們要嘗試,要經歷,要付出一定的代價,才能撥開迷霧。

警惕迷茫背後的負面思維和消極態度
有心理學家指出,一個人能夠做到真正停止抱怨是非常難得的。我們必須察覺自己內心那些抱怨的聲音。察覺也是一種智慧,能平息混亂。
迷茫常常成爲抱怨的催生劑。很多人在迷茫中抱怨,消沉。我找不到合適自己的職業,爲什麼別人有那麼好的專業,我生不逢時,沒有伯樂,他們多幸運啊有這麼合自己意的工作,你以爲我就不想努力嗎……
很明顯,這不是簡單的找不到方向,這已經衍生成成嚴重的消極態度,稍不留神沉湎其中,就會腐蝕人生,蹉跎青春。
有些人是把工作、專業的狀況想得太理想化了,現實和理想的落差導致失落,所以無論跳多少次槽,換多少次專業,結果都是“不合適”“不喜歡”,迷茫成爲不作爲的藉口,這是一種“假迷茫”,與其說是迷茫讓人消極,倒不如說是一種消極的人生觀在興風作浪。要記住,大多數職業起步,好工作不會自動出現,只有工作好才能創造條件。有人說,做好自己喜歡的事,是本能,做好不喜歡的事,那纔是本事。要達到職業的自由和理想,必須從不喜歡的事情做起。這是一個先苦後甜的道理。資深職業指導諮詢楊萃先說:“不要迷茫了,你所做的工作就是最合適你的工作!”
另一種情況是,迷茫背後潛藏着大量的負面話語和焦慮、恐懼。消極話匣子在腦海中自彈自唱,叨叨不絮:找不到方向意味着什麼呢,意味着我會蹉跎青春,我會一事無成,我沒有喜歡的工作會很難受的,我怎麼不能像別人那樣呢,我把握不住未來,我要看清楚!……
首先,要檢測自己情緒背後的思想支持,理解它們是什麼,再反問自己,這些想法是真的嗎?負面思想總是在妖魔化真實存在,以有限的現在試圖把握無限的未來,這隻會讓人焦慮,恐懼不安,我們常常活在思想幻覺的枷鎖中而不自知。學會有意識地以開放的心態,真誠地承認自己對未來的無知,謙恭地迎接生命的所有可能,這樣,內心的平和會指引你走向屬於你自己的方向。也許,你會發現自己樂於從事當下所做的;或者,明朗的雙眼會讓你看到更多積極的可能性。

直面迷茫,在痛苦中成長
人生苦難重重。在《少有人走的路》裏,作者派克開篇就這樣寫道:“我們要成長,就必須經歷痛苦。如果你正在遭遇迷茫之苦,感激它的來臨吧,這是成長的禮物,一種意識的覺醒。我們不能回頭,只能前進。比起從來沒有迷茫,沒有思考過自己的人生狀態,我們進步了。我們需要做的是直面迷茫,穿越痛苦,這也正是成長的契機所在。”
我有時也很想躲過這種苦惱,想着去忽略或否定它的存在,假裝自己能夠快樂起來。可是這原來只是意味着逃避,那是把問題壓抑,沒有解決的問題不會自動消失,它們在潛意識呆久了,就會在恰當時候如不速之客般爆發。這隻能是痛苦的變相延長。當我不去逃避,我發現我可以把人生的困惑變成財富。
派克指出:“周密思考往往是一種費力而痛苦的過程。因爲思考的軌跡與方向時常不是那麼清楚;步驟與階段也不總是直線進行”必須“拒絕簡單的思考”,由此,迷茫可能是一種是派克所說的“深思熟慮”,這種思考困難、複雜,而且痛苦,但我們絕不能爲了逃避痛苦而在至關重要的決定上作草率的成見和臆定。理智上的嚴密考證、分析是必須的。“
而對於情緒上的苦悶,最好的方法是直面它,坦然正視。迷茫並不就是意味着你在浪費青春,它可以是一次有意義的自我探索。畢淑敏說,合適你的事業,不靠天賜,主要靠自我尋找……因爲我們對自己的認識,是個抽絲剝繭,需要水落石出的流程。
大多數人都努力探索,走過一些失敗,困惑,才漸漸明朗。不要拒絕迷茫,出現迷茫卻拒絕、使勁推開,那是和真實的分裂,那隻會導致第二層的痛苦。無論你多麼不願意,你所經歷正是你所需要的。
存在即合理,生活中的任何事情都有助於心靈成長。問題不是關鍵,關鍵的是如何面對問題。
這是你必經的,你爲什麼就非得逾越這個階段呢,想要直奔目標呢,你是不是太貪心了,太着急了?凡事都要清清楚楚,有目標,有答案?要永恆確定的未來?你怎麼定義成功?名利雙收?……反覆自問吧,答案就在你心中。
其實,正是迷茫促使我們成長,促使對智慧的探求。積極生活的人,即使在大霧茫茫,找不準方向的時候,仍能保持對生活的熱愛,對工作、學習的積極努力。
當你學會穿越靈魂的痛苦,在迷霧中拾回內心的安定和滿足時,生命自會引領你走向屬於自己的使命,和幸福。

迷茫是一段旅程
很多處於20幾歲的女孩,時常會覺得很迷茫,無論是在生活上、感情上還是在事業上,她們常常會覺得找不到方向,如果很多事情如願還好,一旦不能如願,她?便會對自己、對生活失去信心,久久的徘徊在人生的十字路口不知如何行進。
在這裏,我不想講什麼大道理,我只想告訴這些可愛的女孩子,其實這是一種,很正常的現象,一旦你陷入了迷茫,不要害怕,更不要否定自我和人生,只要一路堅持着走過去,一定會發現新的路途。
我不知道你們是否看過一部電視劇,名字叫《與青春有關日子》,寫的是八十年代一羣年輕人的故事,他們的生活、他們的經歷、他們的感情都是那麼的荒唐與動盪,他們哭過、笑過,也做錯過無數的事情,他們有着無數的迷茫,但最終他們找到了自己各自該走的路。
直到現在我還對結局的臺詞記憶猶新:我們追逐於頹廢的快樂,陶醉於寂寞的美麗,我們堅信自己與衆不同,堅信世界會因我而改變,我們覺醒其實我們已不再年輕,我們的前途或者也不再是無限的,其實它又可曾是無限的。曾經在某一瞬間,我們都以爲自己長大了。有一天我們終於發現,長大的含義除了慾望,還有勇氣責任和堅強。以及某種必須的犧牲,在生活面前我們都還是孩子。其實我們從未長大,還不懂得愛和被愛……
這就是青春,它到處充滿張揚與迷茫。或許你會問我,八十年代的青春與九十年代的青春,哪能一樣。我要告訴你的是,無論哪個?代,或許青春經歷的事情不一樣,但是青春的血液裏充斥的情感是一樣的,這就是青春的本質,它從來不會跳過誰,也不會落下誰。那我們該如何面對青春的迷茫呢?
一.樹立正確的心態,不要害怕迷茫的來臨,要正確認識到這是一種正常的反應,也是一個人走向成熟的必經階段。
二.要爲未來樹立一個適合自身的明確目標,有了目標前進的路才能更加清晰,當遇到一些不如意的事情時,這些目標會帶領你走出人生的沼澤地,指引你更好的前進。正如契訶夫所說:“感到自己在這個世界上是件多餘的裝飾品,那是很難堪的。活着而又沒有目標是可怕的。”
三.當發現自己身處迷茫中時,不要急躁,要試着讓自己平靜下來,可以試着讀讀書,聽聽音樂,去郊外走走,也可以和一些年長的前輩多聊聊天,聽聽他們的建議。人生經驗是學不來的,但是一些過來人的建議可以讓我們少走一些彎路。
四、不要自暴自棄,因爲20多歲是個容易衝動的年齡,處在這個年齡的女孩子一旦自暴自棄,就會浪費掉自我的青春。20幾歲的女孩子一定要學會獨立和自尊自愛,這是邁向幸福的基石。
總之,我希望每個20幾歲女孩,都能克服自身的浮躁,走過青春的迷茫期,迎來屬於的自己的每一份幸福。相信我,你行的。

人爲什麼會迷茫,如何正確對待迷茫
前幾天接到朋友的訴苦,說這些天,他們感到很迷茫,找不到一個新的方向,就知道整天渾渾噩噩的過日子,人根本不在狀態中。
其實對於迷茫來講,我經常有這樣的感覺,感覺前面的道路空空如也,我不知道前進的路在哪裏,真的是有力無處使的感覺,後來慢慢看了些書之後,對於迷茫有了自己的一個見解。
迷茫不可怕,可怕的是在迷茫中迷失自己,徹底的走不出來。就像走迷宮一樣,前面的道路你不知道是對的還是錯的,很有可能走着走着碰到的是死強,走着走着,碰到的是出口,因爲對新事物的不瞭解,所以感到心裏沒底。
那麼,如何正確的理解迷茫一次呢,我我覺得應該從爲什麼會產生迷茫說起。大家是否發現,迷茫的時候通常是在接受一個新事物或者新環境的時候感到迷茫。比如說,我那朋友是要剛畢業了,要進入新的社會了,因爲他不知道社會的體驗式怎麼樣的,所以迷茫。我們的國家要在戰後儘快的恢復經濟,但是對於經濟建設很不是精通,他們也會產生迷茫,所以纔會發生大躍進的思想。
人會迷茫,大家不要感到心灰意冷。一個事物正反兩面,陰陽相補。客觀上的事實擺在我們的眼前,我們需要在主觀上進行突破。
迷茫時是因爲接受了新事物以及進入了新環境纔會產生。所以很開心的和大家說一句,你迷茫了,證明你進步了。如果讓我按照之前的方案或者之前的程序來操作一件事情,說句實在話,我一萬個都不會迷茫,因爲我已經知道怎麼去操作這個事情了,只要複製一下就可以了,不用動多大的力氣去思考。但是,社會要進步,人類要改善,光是這樣操作不行的,需要重新的摸索,重新的嘗試,在這些嘗試以及摸索中,慢慢的迷茫就產生了,這是正常現象。在接觸新的東西時,你不瞭解他,只有在迷茫中摸索,在實踐中嘗試。通過了,你的迷茫感就會消失。
所以大家碰到迷茫時,不要自暴自棄,這是你要蛻變的一個過程,就像蠶脫繭。到時要麼變成死繭,要麼變成飛蛾。碰到迷茫,我有這樣的一個做法,或許可以有點用,和大家分享一下。
1:做到放空的思想,什麼都不要去想其他的,既然迷茫了,腦中感覺是空了,還不如讓他來的再空一點!
2:堅持熬的思想:既然你讓我產生了迷茫,那我就思想一直迷茫,看這個迷茫厲害還是我厲害,我會想不出出路,開玩笑!
3:很多的一個原則來源於一個根本,思考下,我人生到底是爲了什麼,我是爲什麼而活的,會不會有更好的方法達到這個目標,一想,忽然你會發現其實那個新事物你不需要接受也可以達到。
4:真的無法走出迷茫,還有一個方法:走原路。不是不讓我走出迷茫麼,那麼我走回原路行了吧,反正路試我是我自己走的。走自己的路,讓別人去說吧。
所以的話,迷茫時一個階段進入到下一個階段的過渡段。我很喜歡把人生階段化,什麼樣的階段做什麼樣的事情,有迷茫,證明你的層次要更上一樓。
還是那句話:迷茫不可怕,可怕的是在迷茫中迷失自己,徹底的走不出來。就像蠶脫繭,到時要麼變成死繭,要麼變成飛蛾。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