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語文教學"成爲"娪妏嘋斆"……

   “看懂火星文,聽懂火星語”--日前,記者在網絡上發現了一個自稱“火星語官方網站”的頁面,這十個字是該網站的“口號”。近日,“Orz”等被稱作“火星語”的新興網絡表達方式在社會上引起了廣泛的爭議,教育專家認爲,這種“奇特語言”的流行,爲我國當前的語文教學提出了新課題。
資料圖片:網上流行的“火星文”
某網友QQ資料裏面稀奇古怪的符號。圖/陳正
 
    “火星語”,當“語文教學”成爲“娪妏嘋斆”
 
    “現在上網不懂‘火星語’,就很難和別人溝通,同學們都會在QQ聊天和自己的博客中使用‘火星語’。”今年上小學六年級的王同學說。
 
    什麼是“火星語”?“Orz”近期成爲一個曝光率奇高的字母組合,它代表的意思是:五體投地;而“煙錵瓚倣”表示“煙花綻放”,這就是“火星語”。在一名網友的QQ空間中,記者更看到了用“火星語”寫作的文章,“ 哭┈゛.並不代表ωǒ.屈服 ヽoo| 退一步....並不象徵ωǒ.認輸 -.┈→正如ωǒ.微笑.並不意味ωǒ.快樂∵”。這樣的文章並非完全看不懂,但是不熟悉的人看起來則感覺十分不通暢。
 
    據瞭解,“火星語”最初流行於日本,後來傳入中國臺灣地區,臺灣的學生根據漢語的文字特點,對火星語進行改良,進而傳到內地。而內地的學生,特別是90年代以後的學生,繼續將其發揚光大,在網絡上廣泛使用。火星語主要由符號、繁體字、日文假名、冷僻字等非正規漢字符號組合而成,乍看起來像是亂碼或者打錯的字,只有仔細揣摩才能明白其意。
 
    隨着“火星語”的日益流行,網絡聊天的個性簽名和網絡日誌的寫作,充溢着各種不同“門派”的火星語,各種花樣繁多的翻譯器乃至輸入法也不斷增多。
 
    登陸“火星語官方網站”可以看出,其主要內容便是火星語的轉化“翻譯”系統。一般爲簡體中文、繁體中文和火星語之間的轉換,還附有“每次點‘開始轉換’結果都不同”和配有“用戶自定義”高級轉換功能的“個性簽名轉換”和“簽名美化”功能模塊。
 
    在“火星語官方網站”的各個“翻譯”欄目中,記者輸入“語文教學”四個字,多次點擊後累計出現了“娪妏嘋斆”、“語文敎斈”、“語文教澩”、“峿文教嶨”、“語魰敎澩”和“語文教も學”等多種“火星語”的表述方式。
 
    “去年開始看見這種挺奇怪的字出現在論壇和QQ簽名裏,覺得有點像小孩沒學會說話時依依呀呀的感覺,好像不好好說話似的,讀的時候不流暢。雖然挺好玩,但我從來沒想過用這種文字,有點幼稚。”在長春讀大學的小美說。
 
    採訪中記者瞭解到,使用“火星語”的多數是十幾歲不到二十歲的年輕羣體,年紀稍大的則表示火星語難以理解,看不懂,甚至認爲“火星語”破壞了正常的語言使用規則。

0

收藏

hzesoogle

7篇文章,2081人氣,0粉絲

Ctrl+Enter 發佈

發佈

取消

0

2
分享
hzesoogle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