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大家常說的E1是怎麼回事

E1是一種PDH標準,SDH是另外一種標準,不過爲了向下兼容(如果可以這麼講的話),SDH中的最低速率(即STM-1),也就是我們常說的155M,可以在裏面封裝63個E1,E1的標準速率是2.048Mbit/s,這是歐洲以及澳洲還有中國的標準,北美以及日本在這個級別的標準被稱爲T1,速率是1.544Mbit/s,這兩種從根本上沒有什麼區別,只不過在裏面封裝的時隙(PCM一路話音信號的最基本帶寬——64kbit/s)數目不用而已,前者是32,後者是24;當然SDH是一個世界性的標準,對於T1它也是可以封裝在裏面的,對於我們國人來講,T1可以不用去研究。其實只要知道最基本的就可以了,或者你可以這樣想,CE1(Channel E1)裏面可以封裝32個時隙,成爲一個2M,那麼63個2M可以封裝成爲一個STM-1,155M;4個155M又可以封裝成爲一個622M等等,至於爲什麼32*64k=2.048可是63*2.048不等於155M,這個是因爲SDH在封裝的時候加入很多用戶OAM的管理自己,佔用了帶寬。具體的內容如果想深究的話建議好好看看SDH原理^_^。
  至於4M,我可不可以理解爲綁定了兩個2M呢?如果以SDH傳輸的方式,運營商基本是沒有辦法給你以2個E1的速率但是卻以一條物理線路的形式接進路由器的,物理上應該是兩條E1的線路佔用你兩個串口,然後你自己做Multilink綁定。還有一種形式就是運營商從城域網給你提供4M的帶寬,這個是可以只使用1條物理線路的,而且這個跟SDH、E1沒有一點關係,運行商在接入層交換機作速率限制就可以了,可以2M、3M、3.5M、10M、100M,看你掏的錢了,你那邊只要放置一個光電轉換器就可以了,不像E1接入必須要有一個光端機。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