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VMWorld2010想到的Social Media宣传

VMWorld2010会场归来,精彩的演讲、连轴转的采访和气势恢弘的展区仍然历历在目。“管中窥豹,时见一斑”,且将此行的一些所见所想记录下来,与各位分享。

抛开VMware发布的ITaaS策略及一系列新产品不谈,对于Social Media的应用堪称此次大会的一大亮点。

首先,VMware在大会报名期间就在各个Social Media平台上开设了方便交流的账号。甚至在优酷上也出现了VMware CTO介绍vSphere 4.1新特性的视频,http://v.youku.com/v_show/id_XMTk1NTEyNTc2.html  (我是在做采访提纲时找到的)。
其次,大会给予博客和Social Media相当的尊重和重视,以图为证:
 


会场大厅里辟出的Social Media和博客交流区

在大约15-20平米的开放空间里,布置有一套专业的电视摄像设备做即兴话题讨论的直播(可能是由VMware自身的KBTV视频组负责拍摄)。
 


大会主会场为博客预留的专门席位

预留的三行座位在媒体座位之后,提供有桌子和电源,并且每个博客都能拿到无线网络连接账号——即使第一排的VMware嘉宾座位也是没有桌子的。
此外,VMware非常重视围绕大会对自身参与的Social Media平台进行主动推广。
 


每个参会者都会拿到一张VMware Social Support卡片

上面这张图是我拿到的会议资料。此次参会的17000用户都会得到一张列出七个VMware Social Support项目的绿色卡片。
非但VMware青睐Social Media的平台,微软在会场展台上也是主打“Twitter”牌。


两块屏幕分别滚动显示专家列表和观点


在Twitter上follow微软专家就有机会获赠微软的Zune高清播放器

 走马观花地匆匆一览,虽不能度量这些Social Media方式给参会厂商带来多少立竿见影的宣传帮助,但从后继读到的文章、博客来看,开放的姿态确实能更好地引发用户分享所见、所想。对比国内IT厂商纷纷进驻微博、开心网的情况,且作壁上观,谈谈个人对Social Media宣传的一些看法。
作为最常见的手段。在话题开放的Social Media平台上推出形式简单的抽奖活动可以立竿见影起到活跃气氛的作用,但能否产生实际效果却不见得。就拿抽Ipad这件事儿来说,实质是证明了新浪微博上有数以万计喜欢Ipad,而不是虚拟化的用户(数万人转发对微博关键词排名带来的影响其实也是自欺欺人,看看每天新浪微博上Top10的热门话题都是什么)。
真实的互动才能吸引真实、有价值的关注。Social Media 实际也是一个“人以群分”的虚拟空间。活跃的技术意见领袖会有技术粉丝(比如软件专家阿朱),活跃的影视明星会有追星族(比如姚晨),很多方法都可以尝试但是“真”是装不出来的(唐骏和禹晋永、方舟子的微博亦是很好的例子)。IT厂商若要在社交媒体平台上树立技术、策略领先的形象,以什么样的身份,什么样的方式发起和参与互动尤为重要。现实中我们都不喜欢被人忽悠,SNS中也不外乎如此,即便一开始被品牌或活动抽奖所吸引,谁愿意在微博上日复一日看到市场人员居高临下或是故作纯情单方面推送那些乏善可陈的内容呢。
像现实的人际关系一样,Social Media中的影响力也需要时间积累和人品表现,而且不是泾渭分明只存在于互联网上。抱着利用的目的,只向他人索取回应,觊觎其个人信息的表达,日积月累下来只会招致反感,造成恶果之后很难挽回影响。回想这些年来和互动部同事交流,听得最多的就是“服务用户”,用户怎么想,版主怎么想,这也是51CTO社区能积累用户资源,而不是用户账号的根本原因吧。
在VMWorld2010会展上,有的展商没有采取网络互动的方式,而是现场主打专家牌,同样引得观众络绎不绝来交流。有这样的心态、实力和投入,又何必在意微博、SNS、Social Media这样的概念词呢?


交流首先是态度而不是形式

在新浪微博开账号已过半年,从最初玩玩看到现在做做小实验,也为僵尸粉懊恼,也为他人成千上万的粉丝羡慕嫉妒恨。最后说点观察微博影响力的小心得,以供拍砖:

1.       “关注数”和“粉丝数”的比值
2.       粉丝发表评论的活跃程度
3.       博主参与其他人话题的活跃程度和表露出的水平

后记:年内将召开的两项大型技术主题活动,OOW2010 Beijing和 2010Tech.ED在宣传阶段就已启动了Social Media平台。由此我也热切地期待并祝愿,这些平台能真正发挥交流的作用,而不只是拉人报名和贴软文的通道。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