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商務高速發展 網絡購物需警惕

        自2003年開始,中國進入了電子商務的高速發展時期,市場規模日益壯大,消費者逐漸接受網絡購物這一便捷省時的生活方式。衆多的中小型企業通過B2B電子商務平臺獲得了訂單的同時也獲得了銷售機會,“網商”的概念深入人心。在電子科技信息時代日新月異的發展環境下,電子商務的工作流程與市場競爭機制不斷走向成熟。物流、支付等問題也得到基本解決,在B2B/B2C/C2C領域中,都有不少的網絡商家抓住機遇持續發展,積累大量的電子商務運營管理經驗和資金。

  隨着電子商務的崛起,各種負面問題也接踵而至,其中如何保障消費者的信息安全就是一個突出問題。現階段,此類依然得不到根本性的解決。京東的優惠券被盜用、庫巴網被***、1號店會員信息被盜,幾乎所有的知名電子商務網站都出現過類似的信息安全事件。由於電子商務是個新興產業,相關的規章制度尚不完善,沒有統一規範的劃分標準與處理準則,沒有明確賠償辦法與賠償標準,目前的處理措施多是隔靴搔癢,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

  從消費者的角度出發,我們希望各大電商企業可以增強自身的信息安全保障能力,規範內部管理,減少由於內部管理漏洞而出現的信息泄露現象。而作爲消費者,首先需要警惕電子商務購物中可能出現的各種陷阱。

  1:貨到付款的陷阱

  消費者A在某網站選擇貨到付款購買了相關了商品,在簽收時,消費者A未做仔細確認,就將現金交給了送貨人員,等回頭檢查時,發現裏面只是幾瓶礦泉水。

  2:中獎的陷阱

  消費者B在某網站購物後,在交易中或者交易後,收到“網商市場部/宣傳部”的“幸運通知”,爲獲取消費者B的信任,“網商市場部/宣傳部”還能夠說明相關消費者B的全部購買清單以及相關信息。當獲取消費者B的信任後,隨即要求先匯一部分款項就能獲取“幸運大獎”。

  3:優惠券被盜用

  消費者C獲得了某網站的相關優惠券,並保存在個人會員信息中心中,當某次想使用此優惠券時發現優惠券已經被使用掉(如購買遊戲充值卡),且在自己的個人會員信息中有相關購買記錄,但是此記錄的人跟電話都是自己不認識的人。

  上述事件很大一部分都由於金額太小,或追責比較困難而放棄。但是作爲網商,是有能力且有手段減少或者避免此類事件發生的,望廣大消費者在消費的同時,留意其安全環境,儘量選擇有安全保障資質的購物平臺。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