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那些事兒(三)

電腦,完整的名稱是電腦系統(計算機系統)。

電腦系統包含硬件系統和軟件系統

硬件系統是物質基礎,軟件系統提供發揮硬件功能的方法和手段,向我們提供各種功能。當我們使用電腦時,實際上使用的是各種各樣的軟件。

一、硬件系統

通常我們能夠看到的硬件系統包括機箱以及連接到機箱的顯示器、鼠標、鍵盤、音箱、耳麥……,先看看機箱中都有哪些硬件:

1)主板

 

 

主板(mainboard)又稱爲母板(motherboard),因爲所有硬件都要連接到主板上,所以主板是電腦系統最基本的部件。主板安裝在機箱內。主板上面各種芯片、機箱控制開關接口、指示燈插接線、擴展插槽、直流電源供電等等。

主板的類型和檔次決定整個電腦系統的類型和檔次。主板的性能影響整個電腦系統的性能。

2CPU

 

 

CPU安裝在主板的CPU插槽上。

CPU(中央物理器或中央處理單元)的功能主要是解釋計算機指令以及處理計算機軟件中的數據,是一臺計算機的運算核心和控制核心。

CPU性能決定了一個電腦系統的性能。

CPU的指標包括主頻、外頻、倍頻(主頻=外頻×倍頻系統)、緩存(CPU與內存之間的臨時存儲器,用於加快讀取數據的速度)、數據傳送位數。

由於現在CPU的運算速度太快,發熱量大,所以要在CPU上安裝散熱裝置。

3)內存存儲器

 

內存儲器簡稱內存或內存條,安裝在主板的內存插槽上。

內存儲器按工作方式的不同,分爲隨機存儲器(RAM)和只讀存儲器(ROM)。

RAM存放當前正在使用的(即執行中)的數據和程序,一旦關閉電源或發生斷電,其中的程序和數據就會丟失。通常我們說電腦的內存大小指的就是RAM的大小。

ROM中的信息是在製造時使用特殊方法寫入或使用特殊的寫入器寫入的,一旦寫入信息只能讀取而不能隨意寫入信息。當計算機斷電後,ROM中的信息不會丟失。

ROM存放計算機啓動時的引導程序、啓動後的檢測程序(啓動計算機時,檢測程序檢測哪些硬件可用以及這些硬件是否正常,我們聽到“嘟”的一聲表明一切正常,如果沒有聽到或聽到多聲長短不一的“嘟”聲說明沒有通過檢測,硬件有問題,查看主板說明書瞭解硬件出現了什麼問題)、系統最基本的輸入輸出程序、電腦配置和磁盤參數等重要信息。

內存的大小和速度對電腦的整體性能影響很大。

CPU和內存統稱爲主機。

5)外存儲器

由於內存只用於暫時存儲程序和數據,關閉電源或斷電,內存中的程序和數據丟失,所以對於需要長期保存的數據,應當使用外存儲器來保存。電腦執行程序和處理數據時,外存器中的信息要被讀入內存後才能使用。

現在常用的外存儲器包括硬盤、光盤、U

硬盤

 

光盤

 

U

 

外存儲器容量大但存取速度比內存慢。

外存儲器和內存儲器統稱爲存儲器,存儲器有一個容量的指標,表示存儲器能夠存儲的字節數。

 

6)顯卡

 

顯卡安裝在主板的顯卡插槽上。通過信號線將顯示器和顯卡接口連接在一起。

顯卡的作用是將CPU送來的傳送到顯示器上顯示出來。

7)聲卡

 

聲卡一般安裝在主板的PCI插槽上。通過信號線將音箱、耳機、耳麥……連接到聲卡的不同接口

聲卡的作用是對音頻信號解碼,並通過音箱輸出聲音;還對經由麥克風採集的聲音信號進行處理和編碼。

顯卡和聲卡分兩種:獨立的和集成(板載)。獨立顯卡和獨立聲卡包含處理芯片,處理數據時使用自身的處理芯片;集成顯卡和集成聲卡沒有處理芯片,在處理數據時要使用CPU資源。從這一點上來看,集成顯卡和集成聲卡會影響系統性能,由於目前CPU速度很快,音頻數據處理對系統性能可以忽略不計,但對於一些顯示要求較高的場合,集成顯卡就力不從心了(例如一些大型3D遊戲、3D Max渲染等等)。

另外還有輸入設備和輸出設備,常見的輸入設備有:鍵盤、鼠標、掃描儀……;常見的輸出設備有:顯示器、打印機……

輸入設備和輸出設備稱爲外設,電腦系統的硬件系統由主機(CPU和內存儲器)和外設組成(輸入設備、輸出設備)

PS:組裝電腦是最簡單的事情了,各種插頭和接口都有“防呆”設計,有的設計成梯形、有的具有對應的缺口,只要將它們對應起來就不會出錯。另外由於電腦是一個非常開放的系統,所以當電腦的硬件或軟件實現不了我們需要的功能時,我們可以購買更高級的硬件進行替換(這就是所謂的升級)。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