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心中的名师标准

人活着就得呼吸,呼吸就得用力,用力就得努力,努力就得有果,到底是怎样的结果,其实与当初的选择有关,与这个过程中的投入有关,投入的回报与用心程度成正比,当然也与环境的配合诸多因素都有关,有时候这些因素真的会左右这些方向。
        我从小就害怕老师,更害怕我的父亲,被打怕了,因为我的父亲就是教师,听他说过我的爷爷也当过教师也当过校长,还有我的二伯父也当过教师,父辈们很有点传奇色彩,因为我爷爷下葬的时候我才刚满三岁,已经不记得他的音容了,在父亲的书箱中看到过一个照片是爷爷和爱国将领杨虎城的合影,除此之外就是父亲的铁掌了,让我魂飞魄散的铁掌。父亲是个教师,但不是名师,至少在我的童年是我的天敌。最要命的是我的母亲那个时候也和父亲结成统一战线,虽然他们也常常吵架,但是在对付我的态度上出奇的一致,配合完美默契,父亲因我作业没做好或者贪玩而动怒开始铁掌开练的时候,母亲积极配合,用母亲的话来说就是得触及灵魂,这就是他们的教育。是谓之,棍棒下面出秀才。在这个理论下,我当时几乎是完整的理解了绝望是什么。好在我姐能偷偷救我,比如,父亲考我九九乘法表时候,她就在屋子外大声的背这些内容,给我提醒。放学后她跑到我们教室来为我记作业题,很感谢我姐,让我的童年不算没见到阳光。但是这些元素和我从教步上讲坛,怎么也扯不上关系吧,或许抉择与顿悟有关。
        我的二伯父是个很有传奇色彩的人,他留给我的记忆很多,但是他离世时候简单的灵堂前只有一张小小的一寸黑白照片,或许这就算他的遗像了,这个小小的照片上,一个年轻英俊的,英姿飒爽的军官,这是他在黄埔三期毕业时的照片,据统战部来主持追悼会的人说他的照片就这两张,一张是用在证件上一张留存自己了。他生前做过很多大事,他在国军担任的都是文职,在解放前平津战役时他们那一军的一个代理师长,后来全军投诚起义,配合共军完成平津战役而结束内战。后来他回到原籍当了教师,他孓然一生书法字画是他的唯一爱好,他待人宽和,特别喜欢孩子。所以即便是我们这些小孩子怎么翻动他的书籍纸笔,乱涂乱画他都不气恼,还乐呵呵给我们教九宫画法,练写毛笔字,我们的涂鸦他都不愿意去清理,还很喜欢似的。我父亲周六从学校回来总带着点吃的和我去看望二伯父,他们大人在一起聊天的时候,话题总是学校的内容,我在这个时候总是开溜,爬墙上树,就差上房揭瓦,从上向下看他们聊天了。
       父亲的严厉似乎只是我的天敌,他的学生们超级喜欢他,有两个学生一个是陕西历史博物馆陈列室主任蔡昌林老师,一个是中国人寿保险公司西安分公司的总经理,他们俩曾经开车去我们老家寻找他们三十年前的小学老师,我的父亲。而且在我教父亲学习用电脑上网浏览网页时候,他学着在百度里输入自己的名字,竟然链接到好几个人的博客中去了,其中就有蔡老师的博客。一种难以释怀的记忆其实终生牵挂的就是当年困难时期父亲给他们点滴的关怀,这让我有点 想法了,爱,可以是这样,可以是这样的延伸!
        我入行教育,与这些因素还真的有关,但我真的很不安分,从高校到企业,从国内到国外,这么样的能折腾,父母总能放心的放飞我。父母是子女的第一老师,这句话别人都奉为经典,我的记忆中始终抹不去的是父亲的铁砂掌和母亲的教育要触及灵魂观念 。虽然有点法西斯的教育方针,这无法阻挡我偷偷抽父亲的烟,还偷点给小伙伴们分享,爬墙上房树上吊猴,打架逃课和小朋友们结伙偷庄稼地里的西红柿,这些记忆想想就能让我嘴角上翘。
        我的教育大事件其实真的不多,在SONY公司自己被外派学习,然后回来给企业做内训,接待来自东京大学的海外实习生,在RIBM公司,在新加坡JE计算机学院,在西北大学现代学院,西电电子学院,内蒙古大学继续教育学院,陕西师范大学网络学院,北大青鸟,中国野马,鹏程国际,华育国际等等高校和IT培训机构 ,经历是人生的一笔财富,这些都是自己书写的历史,那些成为了记忆的往事,常常成为了回味的材料就想老黄牛的反刍。
        我的生命中有不少值得记忆的老师,有我小学时候的董彩兰老师,像我妈一样的老师,语文数学都带,黑板上的题写的高了我够不着,她抱起我填空做题,我因脑膜炎住院后她给我带着面包来陪看,我没法下病床,她和我妈妈就用便盆为我接小便,这些记忆始终无法抹去!保留记忆于终生。这就是大爱。
        大爱无疆,这是历次灾难时候的口号,从汶川到舟曲,惨烈场面中让人最难以擦干眼角的是一幅幅教室里的场景。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不只是一个普通的口号,这句话曾经是我的初中校门进去大礼堂上用水泥镌刻红油漆刷过的大字,我的父亲曾经是这个学校的校长,或许他也用这样的标准潜移默化到我的血液中来了。至此,我也回顾汶川地震那天,我在西安交大思源国际大楼的四楼最里边的一间教室上课,是ENBM的课程,当教室的灯管和投影机 摇晃不停的时候,我还在安静的讲课演示实验,当同学提醒我时候,我让他们安静,然后开门查看,此时隔壁的教室已经人去房空,探头看四楼下面交大的游泳池的水波晃动,我回头疾呼同学们快撤,当有些学生还想带上电脑和书本时候被我及时阻止,当慌乱和拥挤从教室向走廊延伸时候我让几个男生协助我保护女生先撤,我最后一个走出教学大楼的时候,交大门前的兴庆路上站满了人,我的同事和别的班的学生都在楼下,他们说怎么就打不通我的电话呢?我回答,我上课就没有带电话的习惯。事实上已经打不通所有电话了,马路上的灯柱在晃动,路面在起伏。。。这一切终将回归平静,但是记忆已经定格,此后的捐款和献血中,有人用了我的名字。我无法查证!
       记得还有一次我骑自行车去上课,路上偶遇大雨,想在路边避雨,因为上课时间快到了,我彻底成了落汤鸡,放在包里的书都能拧出半杯水,一个我没有带过课的高年级的学生偷偷跑出去买了一条毛巾然后回来塞给我,啥话都没说就跑到他们教室去了。我的身体一下子温暖了很多,别的老师为我找了点干衣服,我去卫生间换了后按时出现在教室上课, 这时候因为我没有穿昔日的白衬衣蓝领带,教室里的同学显得兴奋了不少,此后在QQ上留言中写道,张老师穿休闲服还是比工装帅气,额滴神!
       我用自己的琐碎去践行教育的真谛,用感悟之后的理解去完善自身的不足,传授技术的同时不忘身教胜过言传的体验。名师是我的目标,大爱是名师的第一要义。大学可以没有大楼,没有大师,但是不能没有大爱!
       大爱无疆,确实没有疆界,记得在新加坡JE计算机学院一次上课后的情景,热带的气候大雨随时不约而至,来去无影。晚上教室里灯光明亮,已经是晚上9点多了下课都快一个小时了,为了帮助学生完成实验项目我忘记了时间,当我们一起兴奋的看待实验结果时候,在一旁的学生说,老师我给大家已经带来晚饭了,现在可以在教室内一起享用吗?说这个话的是一个马来西亚的印度裔同学。我看到他提着两大兜的盒饭,我们一起在教室里吃盒饭,回想起来都爽,还有个同学在我的课程结束时候给大家每人分享了一张CD,包括我本人,我听了这个语音CD后才知道,他完整的记录下了我上的每一次课的录音。后来我把那张光盘送给了另外的一个朋友。我只用两个肩膀扛走了自己的脑袋,当然还有那张能发出声音的嘴和思想,但是我肯定,爱是留下了。而且一定会蔓延会扩大,我坚信不疑。
        博学为师,德高为范。大爱无疆是个标杆。如果能从点滴去履行,用心去体验,我能区别和判断自己和社会的价值取向,上周听取西电李立教授的一场报告会,我也深深的被感动了,感悟到知识的力量和人格的宏大,李教授的言辞和顿容感染在坐的数百教师,我想这就是名师的魅力,我的楷模。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