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做什麼產品?

我們這幾個人都在通話領域做了多年,通話領域可做的其實就是呼叫中心和企業電話,因爲個人業務都被運營商壟斷了,別人是做不了的。


企業電話大家都瞭解,無非就是內部分機互撥,外部電話打進來有個歡迎語音同時可以直接撥分機號。


呼叫中心的話一般人就不太清楚是什麼玩意了。


簡單點說,就是某個號碼如果有大量的呼入(比如前年被打爆的鐵道部的訂票電話、400熱線、電視購物熱線、售後服務電話),它後面就需要有一大批人接聽打進來的電話。由於有很多接電話的人(我們叫坐席),就得有一些分配機制如輪流分配;電話接不過來,不能把客戶打進來的電話直接掛掉吧,這就得有電話排隊等待機制;坐席要發工資了,總得考覈一下誰電話接的多,服務態度好吧,這就有了滿意度評分和工作量考覈報表;等等等等·······。這個系統就是呼叫中心,是呼入型的。


還有一種是呼出型的,比如我們經常接到的房屋中介、保險推銷電話,它背後也是一個呼叫中心:有大量的坐席每天不停的根據用戶資料往外打電話;這些用戶資料有不少就是被賣來賣去的個人信息;管理員收集到這些信息之後,會分配給坐席去呼叫,然後分析呼叫的結果(往往叫資料轉化率,即100個資料裏面有多少個聯繫之後願意購買他們的產品)。


伴隨外呼型呼叫中心的還有“掃號”,這東西特別噁心;使用者配置一個號碼區間,設置好呼叫時間(一般都是凌晨1、2點),系統到時候就會自動往外批量的呼叫,而且響鈴一聲就斷。大家半夜接到一個電話響一下就掛了,就這東西弄的。它不是沒事找事,它的目的就是看看哪些號碼是可以呼通的,以後坐席外呼的時候就可以跳過那些無效號碼,提高工作效率。

除了上面兩種,還有一種是語音自助的呼叫中心:電話銀行,運營商的電話查餘額等。說到語音自助系統,還有一個只有喪盡天良的人才會做的系統——“自動外呼播欺詐語音”。相信大家也有接到過:“您好,這裏是中國郵政,您有一封快遞未領取xxxx”,“xx,這裏是xx法院,您有傳票xxx”,“這裏是xx電信,您的電話欠費xxx元,請xxx”。
呼叫中心大概就這幾種類型了。

好了,簡單介紹了我們領域,再來看看大家的分工:

  • 通信設備提供商,如思科、北電(已經沒了)、華爲、avaya等。他們爲運營商、企業、呼叫中心集成商提供設備和解決方案;還有很多規模不大的廠商,生成一些話務盒、耳麥、語音網關等設備

  • 集成商:根據客戶需求,自己開發一些CTI、IVR、CRM、ERP等軟件,結合設備提供商的硬件,組織成一套完整的產品或方案賣給客戶

  • CRM、ERP軟件開發商:做一些圍繞企業客戶或業務的軟件,跟通話結合在一起使用
    服務提供商:呼叫中心場地,坐席外包

  • 線路資源代理商:代理運營商的線路資源,往往能以比運營商更低的價格提供給客戶;掌握一些400號碼資源,租給客戶

當然,還有很多企業是將這些業務結合到一起的,我們就不羅嗦了。

以前由於技術沒現在這麼廉價,搭建一個呼叫中心的成本非常高。現在隨着技術發展和開源大潮的推進,尤其是軟交換的出現對這個領域傳統廠家的衝擊很大。呼叫中心不再是運營商和大企業才用得起的奢侈品了;利用軟交換完全可以實現一個能夠和傳統呼叫中心媲美(應該說更強大)的新型呼叫中心,並以很廉價的方式提供給中小型企業。

軟交換是相對傳統硬件交換機而言的,特點就是廉價並且功能強大。不過曾經有一段時間(甚至是現在)不少不明事理的人,老覺得軟交換不靠譜,非得讓自己公司花大價錢去購買昂貴的傳統交換設備;這類人思想太固化,打個比方,他們不瞭解汽車,一直都是坐馬拉車,在他們眼裏汽車就是一個不靠譜的鐵箱子;所以你現在要他們花錢去買這樣一個鐵箱子,而且還告訴他這個箱子比馬更好更快,他們是不會相信的;在他們眼裏只有看得到的、活生生的、會跑的馬才靠譜。直到有一天看到滿大街的汽車在跑了,他們纔會相信你的話。當然,這也跟很多不靠譜的軟交換提供商有很大關係;每個羣體裏面都有不靠譜的傢伙存在,沒辦法。

正因爲通話領域技術成本降低,加上互聯網發展迅速,同時用戶的觀念也在轉變;所以我們認爲機會來了,是時候在我們自己的領域裏面做出一點不一樣的東西來了!正好我們這個領域也不會被企鵝這類公司看上,有我們的生存空間。至於具體做什麼,暫時不透露出來,留點懸念。

接下來我們會將產品的設計過程、開發過程、市場推廣過程都分享出來,相信對通話領域的朋友們會很有幫助;對不是這個領域的,但是準備創業的朋友也可以提供一些供參考的經驗和教訓,諸如:“哎呀,原來他們創業是這樣死的。”,“太不靠譜了,就這點東西也想創業”,“原來創業這麼麻煩······”。不過我們最想得到的結果是:“我靠!這都能成功。”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