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911圖像處理專業名詞

本文:

  1. 圖像處理專業名詞,用於理解或調試代碼使用,或是理解圖像/視頻編碼算法的基礎知識。
  2. 本文適合讀者直接搜索查看關鍵字,不建議順序閱讀。

資料補充說明:

  1. 補充請按照:專業名詞,話題相關,提供鏈接,少量文字補充。
  2. 提供一個主要的鏈接,作爲主要參考文章。
  3. 允許標題最後提供更多的參考鏈接。
  4. 從下往上補充,越在上面的表示急需補充。

 

去隔行

去隔行,獲取:

  1. 去隔行含義(將隔行視頻轉爲逐行視頻,數據量倍增而信息量不變)
  2. 去隔行步驟(如果不理解H.264編碼模型的話,不需要看)

 

直方圖

如何看懂照片的直方圖?,獲取:

  1. 直方圖的座標含義分析,並舉一例說明“對比度正常的中間調”
  2. 觀看規則:左黑右白,左邊表示暗部(陰影),右邊表示亮部(高亮);縱向高度表示像素密集程度,越高,表示在這個亮度上的像素越多。並舉例說明“高調低調的直方圖”
  3. 從中引申:對比度(在直方圖上是高光和陰影部分都有像素),舉例說明“低對比”圖像的效果

推薦閱讀:加深一下理解。

直方圖的調子與對比度

直方圖的亮度與顏色

 

圖像噪聲

百科·圖像噪聲,獲取:(本文量大,不建議細看,尤其是噪聲分類)

  1. 噪聲的概念(生活噪聲--圖像噪聲,連接理解),噪聲(可用概率分佈描述),圖像噪聲爲多維噪聲。同時圖像信息的認識理解由人的視覺系統決定(導致噪聲也因人的感受不同而不同)。

 

圖像降噪/去噪

百科·降噪,獲取:

  1. 降噪概念(圖像復原的一種,圖像的干擾,如果聲音有噪音一樣,在圖像上就是有“雜點”(多餘像素))
  2. 降噪成因(數字化--量化噪聲、傳輸過程)

 

圖像降噪與濾波,獲得:

  1. 濾波是降噪的一種方法(濾波是手段,降噪是目的),但濾波不止可以降噪,可以做更多的事情,比如邊緣檢測等。

 

圖像增強與復原

圖像增強與圖像復原的異同,獲取:

  1. 解答一:增強和復原各自解決的問題,以及判斷依據
  2. 解答二:分析處理出發點,判斷依據

補充,關於復原的程度解答:

目前圖像復原可以做到什麼水平,推薦一看,很短,而且帶有示例,易於理解。

 

圖像類型

維基·灰度圖像,獲取:

  1. 灰度圖(鏈接有舉例),灰度值(色彩的濃淡程度)

維基·二值圖像,等同於黑白圖像

 

圖像平滑

百科·圖像平滑,獲取:

  1. 什麼是圖像平滑(突出低頻,抑制高頻 ),有何作用(使圖像亮度平緩漸變,減小突變梯度)

 

圖像銳化(圖像增強的一種)

簡述:補償圖像的輪廓(圖像的最大特徵),增強圖像的邊緣及灰度級跳變部分(高頻部分),使得圖像變得清晰(輪廓分明,圖像主體架構明顯),突出細節部分。

圖像銳化(增強)和邊緣檢測(請不要看邊緣檢測部分),獲取:

  1. 爲何需要銳化(圖像消除噪聲後,邊緣和輪廓出現模糊情況)
  2. 積分/平均運算對高頻數據的影響(濾波)
  3. 文尾提供圖片。

 

邊緣檢測

數字圖像中邊緣算法的實驗研究,獲取:

  1. 什麼叫邊緣檢測(提出圖像的基本輪廓架構),與圖像處理/識別有何關係(最基礎的內容之一)
  2. 一幅圖像的主要信息(輪廓框架),圖像的特徵,圖像邊緣與圖像特徵(圖像場中可用作標誌的屬性)的關係
  3. 什麼叫圖像的邊緣(指周圍像素灰度有階躍變化或屋頂變化的那些像素的集合)
  4. 邊緣檢測的要求:速度快、定位準確、噪聲抑制強
  5. 文尾提供圖片。

下面提供更詳細的參考:不建議看了,太花時間,上面已經足夠理解邊緣檢測了。

百科·邊緣檢測

維基·邊緣檢測

 

圖像噪點

備註:其實就是圖片具有較強的顆粒感,在信號處理方便,噪聲就是高頻分量。

百科·噪點,獲取:

  1. 區分壞點(雜點總是出現在同一個位置)與噪點(隨圖像內容產生,位置隨機)
  2. 像素點以電壓值保留(8bit/12bit等),在真實值上附加干擾(波動電壓值),改變了電壓值,所以顏色變化。
  3. 產生原因:本質原理(感光元件存在熱穩定性問題,就是成像的質量與穩定有關)
    1. 長時間曝光(快門速度低,sensor感光區域長時間接受信號)
    2. 用JPEG格式對圖像壓縮而產生的噪點(此時爲馬賽克噪聲),這是編碼造成的噪點
    3. 模糊過濾造成的噪點(成因:突出色彩邊緣、圖像銳化),也就圖像被過渡處理造成
    4. 感光元件面積太小造成噪點,攝像頭的問題

 

曝光

百科·曝光,獲取:

  1. 曝光的概念(開窗接收陽光的比喻)
  2. 正確曝光的因素(光圈(攝像機參數)、快門速度、ISO(感光度,sensor參數))

 

 

從ISP當中學到的圖像處理知識(詳細看文檔《Hi3519V100 ISP 3A開發指南》,只看簡述即可)

 

理解--曝光量

控制方式:根據自動測光系統獲得當前圖像的曝光量,再自動配置鏡頭光圈、 sensor 快門及增益來獲得最佳的圖像質量。 AE 算法也支持客戶設定更靈活的曝光分配策略。

  1. 曝光時間: sensor (具備感光區域)積累電荷的時間,是 sensor pixel 從開始曝光到電量被讀出的這段時間。
  2. 曝光增益:對 sensor 的輸出電荷的總的放大係數,一般有數字增益和模擬增益,模擬增益引入的噪聲會稍小,所以一般優先用模擬增益。
  3. 光圈:光圈是鏡頭中可以改變中間孔大小的機械裝置。曝光量=(光圈+快門)的組合產生。
  4. 抗閃爍:由於電燈的電源工頻與 sensor 的幀率(攝像頭自身的曝光周期,也就是輸出原始圖像幀的幀率)不匹配而導致的畫面閃爍,一般通過限定曝光時間和修改 sensor 的幀率來達到抗閃爍的效果。(穩定輸入的光流,獲取平衡的曝光效果)

 

理解--色溫

控制方式: 色溫隨可見光的光譜成分變化而變化,在低色溫光源下,白色物體偏紅,在高色溫光源下,白色物體偏藍。人眼可根據大腦的記憶判斷,識別物體的真實顏色, AWB 算法的功能是降低外界光源對物體真實顏色的影響,使得我們採集的顏色信息轉變爲在理想日光光源下的無偏色信息。

  1. 色溫:色溫是按絕對黑體來定義的,光源的輻射在可見區和絕對黑體的輻射完全相同時,此時黑體的溫度就稱此光源的色溫。
  2. 白平衡:在不同色溫的光源下,白色在傳感器中的響應會偏藍或偏紅。白平衡算法通過調整 R, G, B 三個顏色通道的強度,使白色真實呈現。(也就是依賴白色作爲參照顏色調節)

 

理解--光譜

控制方式: sensor 對光譜的響應,在 RGB 各分量上與人眼對光譜的響應通常是有偏差的,通常通過一個色彩校正矩陣校正光譜響應的交叉效應和響應強度,使前端捕獲的圖片與人眼視覺在色彩上保持一致。(個人理解爲將參考色彩RGB設定爲同一常量)

  1. 色彩還原:通常通過一個色彩校正矩陣校正光譜響應的交叉效應和響應強度,使ISP 處理後的圖片與人眼視覺在色彩上保持一致。
  2. 飽和度:也稱色彩的純度。取決於該色中含色成分和消色成分(灰色)的比例。含色成分越大,飽和度越大;消色成分越大,飽和度越小。

 

理解即可:

     Sharpen 模塊用於增強圖像的清晰度,包括調節圖像邊緣的銳化屬性和增強圖像的細節和紋理,同時還能控制圖像水平和垂直方向的邊緣銳化的強度。此外,還能控制銳化後的圖像的 overshoot 和 undershoot,以及抑制噪聲的增強。

 

 

安迅士公司(下面的文章鏈接,都來這家公司)

認證鏈接:主要是裏面的 網絡視頻技術指南

學習鏈接在線課程網絡文章(本人主要參考資料)、視頻

該公司爲監控公司,全球提供服務,本次項目僅編碼(IPC其中一個功能,並沒有圖像處理等功能)。

 

網絡視頻技術(60秒左右的視頻,將基本概念秒入大腦,網速慢的話,就不用打開了)

  1. 熱成像:夜間攝像頭原理
  2. 幀速與快門速度:捕捉圖像速度
  3. 圖像噪點:抽取一羣像素點,像素點以電壓方式表示,電壓的波動大小(佔比)造成像素點表示顏色脫離真實,形成噪點。
  4. 自動聚焦:聚焦也稱爲對焦
  5. 寬動態:強光或黑暗環境下,調整亮度範圍,模擬人眼的亮度適應性。

 

網絡文章(大量內容,根據需要挑選解讀,下面是本人學習過程中的所閱讀的)     

成像介紹,獲取:

  1. 調節光線(光照方向--鏡頭旋轉、光照強度--曝光設置、色溫--白平衡)
  2. 曝光時間短--運動模糊,光圈小(此時光圈值大)--增加景深
  3. 解釋景深
  4. 分辨率(作用不大)
  5. 寬動態(兩次不同的曝光,拍攝兩張圖片合併,以獲得動態範圍更寬的最終圖像)

圖像質量,獲取:

  1. 光(光的成像原理)與圖像質量
  2. 攝像機(光圈--景深、快門--運動模糊、增益--圖像噪點)與圖像質量
  3. 色溫(白平衡)與圖像質量
  4. 抗閃爍、寬動態與圖像質量
  5. 壓縮率(有損壓縮)與圖像質量

攝像機參數,獲取:(知識比較廣,如果不想了解這麼多,可以選擇跳過)

  1. 感光度(理解測量最低照度lux的兩種方式)
  2. 鏡頭要素(三種視野)
    1. 解釋了“魚眼”效果
    2. 影響進光量(曝光效果)三因素:鏡頭聚光能力(光圈),曝光時間(sensor接收光的時間),放大器增益(加大圖像亮度,但同時也放大了噪聲);首選,前兩個調節曝光。
    3. 長曝光--運動模糊;增加光圈--景深效果下降
    4. 延長曝光時間--提高圖像質量(曝光效果好了),但運動拖尾(每幀曝光時間延長,視頻總幀率下降)
    5. 景深:指清晰顯示焦點近處及遠處物體的距離
  3. 光圈控制(針對光圈的討論,可以回顧一下光圈到底起到什麼作用),光圈的孔徑開閉合的能力。
  4. 圖像傳感器<sensor>(用於感光,光信號轉電信號),兩種(CCD/COMS)
  5. 圖像掃描技術(隔行、逐行)
  6. 圖像處理(背光補償、曝光區、寬動態範圍)
  7. 遠程變焦(移動鏡頭)、遠程對焦(不移動鏡頭)和像素技術器(可理解爲ROI)

分辨率,獲取:(視頻顯示的標準)

  1. NTSC與PAL分辨率的解析,以及去隔行
  2. HDTV分辨率
  3. 圖像寬高比(4:3/16:9)

視頻壓縮,獲取:

  1. 視頻壓縮
    1. 壓縮原理(減少冗餘信息)
    2. 時延(文件壓縮、傳送、解壓和顯示所需的總時間),壓縮算法越高級,時延越長。
    3. 壓縮效果(碼率、質量、時延)
    4. 差分編碼(H.264叫做預測編碼,去掉冗餘信息的最關鍵算法)
    5. IPB幀(圖文)
  2. 壓縮格式(可以跳過,但看了會更好一點)
  3. 碼率控制(CBR、VBR)

 

下面是海思MPP提及到的專業名詞,部分解析字節摘錄文檔


DCI 是自動對比度增強的簡稱( Dynamic Contrast Improvement) MPP-209頁

     根據當前圖像的亮度分佈情況,動態地調整圖像的亮度和對比度。由於環境的影響,採集到的圖像往往會出現偏暗、偏亮和對比度不足的情況。DCI將偏亮的圖像亮度調小,偏暗的圖像亮度調大,增加單調圖像的對比度,減少亮度變化過大的圖像的對比度。

點評:有點類似於WDR模式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