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300——2017年北马破三补记

2017年9月17日,第37届北京马拉松,我净成绩2:58:24完赛,总排名305名/28365人。这是跑步三年多来、跑马两年多来,马拉松首次跑进3小时,也算是值得纪念的一件事。

然而,一方面赛后工作生活各种忙碌,另一方面对跑步的心态日趋淡然,一直提笔未下。直到十一长假的某个清晨,因为雾霾严重没有出去跑步,就利用这点时间写点什么吧。

2017北京马拉松成绩单


诸多舍弃

去年北马之后,对跑步的得失进行了再思考,结论很显然:跑步非常好,但凡事过犹不及。

于是去年9月下旬至11月底有意减少了每月的跑量,从北马前俩月的400+减到了每月200+。但是12月份至2月份开始备战无锡马拉松,为追求PB,月跑量又逐步增加到了300多乃至400。3月19日无锡马拉松之后,为了拿到国家二级运动员证书,利用工作空档期5月14日又参加了秦皇岛马拉松。

5月底换了新的工作,跨入了梦寐以求的新能源领域。对我而言,这是一份事业,可能也是最后一次机会,而非另一职业。感谢所有。入职后,各方面都需要好好学习和尽快适应,必须得对工作生活爱好等诸多方面进行调整了。

于是,对跑步相关的活动主动舍弃了许多。

在这之前,停止更新持续了接近3年的贴吧打卡记录(日志/心得),也等于挥别了贴吧的诸多好友(非常不舍);停止更新持续了接近3年的Excel跑步数据记录,不再对个人小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曾经我也是数据控);停止了跑步相关的写作练习(曾为某公众号写过几周技术流文章),当然放弃了曾想做个跑步作家的妄念。

不再在微信朋友圈晒跑步路线,不再邀赞与点赞;关闭了微信运动,不再热衷于抢占好友中的名次和相互点赞;取消了对所有跑步相关公众号的关注(后来又恢复关注了三五个有技术含量的,但也不常看);退出或静默了多个微信群,只保留了两个在业余时间适度活跃的群(某特三战队和某酷跑团)。

期间,放弃了参加某跑步教练认证培训、和参加某专业跑步训练营的念想;婉拒了几个担任业余跑团教练的邀请(除某酷跑团);

一份新“工作”:荣任某央企业余跑团“教练”

甚至,放弃了申领已经基本到手的马拉松国家二级运动员证书(秦皇岛全国马拉松锦标赛上达标);权衡利弊后,又放弃了上下肢大肌肉的力量练习(本来练得也还不错)。

最后,只保留了跑步本身,和必不可少、耗时最少的三项辅助运动:热身、拉伸和核心力量练习。当然,依然保留了对跑步的热爱和对目标与PB的渴求,这个时候2017北马的目标仍然是进三。

聚焦到跑步本身之后,这次北马前五六七八四个月分别跑了309/353/433/491km,跑量相对往年北马前略有所增,应该说也是有所克制的结果。对我来说真不算多,两年前我就有能力月跑400以上了。有跑友劝我把月跑量提到600便能轻松跑三,我付之一笑:机会成本太高,不划算。

另外,备战北马期间的训练质量还是比较有保证的,间歇跑、节奏跑、LSD,基本上每周都在按计划跑。这一点,还得感谢所有!

《天生就会跑》扉页

我还在持续跑步,我依然热爱跑步,但是否有人知道或点赞,已不再重要。


放下目标

2017年照例夏练三九,目标直指北马进三。我还和特三战队的另外两个小伙伴组建了“Breaking3”小组,整个夏天和特三队友按300的目标配速进行各项训练。

在我跑步之初,我就定下了“三年全马进三”的“宏伟目标”,岂能轻言放弃?尤其在今年3月19日,无锡马拉松我跑了3:02:15的好成绩,这一目标似乎已触手可及。熟悉我的跑友都知道我今年北马的目标就是跑进3小时。但每被问及时,我都会笑曰“顺其自然吧”。

低调是必须的。

不但表面低调,我在自己的个人年度计划中,早就将“马拉松跑进3小时”这一条给彻底删除了。虽然训练依旧,但从里到外,这个目标早已经逐渐淡化了。

实际上,今年北马前,一系列自测也没有达到进三的水准。作为对比,2015年首个北马赛前,五千、万米、半马和亚索800各种自测,以及30km+带妆彩排,统统达到或超过330的水准(甚至多项达到了320的水准),因此当时对跑进330可以说信心十足,实际成绩321。

因此,低调也是不得不的事。

马拉松进3所需的各段等效成绩,赛前我均未达标

5月底,3000米自测,11:05,按VDOT计算器(下同),只相当于303水准;

6月中,5000米自测,19:35,只相当于307水准;

7月中,万米自测因天热直接放弃;

8月中,亚索800自测,十组800米平均每个2:51,还不错达到了300左右的水准;

8月27日,“带妆彩排”32km马拉松目标配速跑,跟一个高手跑的,只勉强跑出了417配速,未达到415的目标;

9月2日,参加公园半马作为热身赛,跑得相当艰苦,成绩1:29:02,只相当于305的水准;

9月9日,最后一次“带妆彩排”,16km马拉松目标配速跑,竟然只跑了5km就因为心率过高而大幅降速,平均配速424,远未达到415的目标。

至此,我从感性到理性,从理论到实际,都已经完全放下对300的执念了。北马前几天,我给自己大致设定的目标是305至302。

9月份正是工作繁忙的时候,该干活干活,该吃饭吃饭,该睡觉睡觉,倒是过得非常充实。

公园半马成绩不理想,但和特三战友们团队作战,欢乐依旧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简单迎战

赛前几天,开始关注9月17比赛日的天气,高温的预期逐步在变成现实。

9月16日晚,最后一次看天气预报,印象中预报的气温是18~29℃,结合自己的大致完赛时间,估算了一下自己北马全程的气温大致在20~25℃。这不是一个理想的气温,对马拉松比赛而言,算得上是高温了。而高温,意味着要降速。北马目标也许该下调至308至310。

怎么办?凉拌!反正没目标,正好轻松上阵。

当然,也稍微做了点简单功课。一是咨询了一下偶像沪天文马拉松,得到的答复是:如果湿度不大的话,按预定配速跑也不是不可以,但后半程可能会很辛苦,如果不想后面太累可以降低5~10秒配速。二是复习了一下徐国锋制定的马拉松比赛心率区间建议,记住了几个心率控制范围。

按实测最大心率193、静息心率42制定的全马心率控制策略

最终的策略就是关注心率,相机行事。于是,索性连配速计划都省得准备和记忆了,正好安心睡觉。


意外突破

9月17日7:30,第37届北京国际马拉松准时鸣枪开跑。

照例,我提前半小时达到出发区,站位比较靠前(前面仍然有不少人),只花了7秒钟冲过线。前五公里先按415配速跑跑试试,可喜的是心率居然在目标范围之内。当然,也没有贸然加码提速,目送几位熟知的水平差不多的跑友扬尘而去。

五公里前后,偶遇某大都训练营的300私兔(非官方领跑员),见跟跑的人不少,于是加入其中。

在某大都训练营的300私兔阵列中,与众多冲三跑友并肩作战

必须得感谢一下其中担纲领衔的两位私兔,为大伙做出了无私的奉献。虽然我眼拙不认识,但必须向他们致敬。在这个团队中,我一直跟跑了到30km前后,有人领跑一直比较省心。期间在路过水站时和身边的跑友还相互帮忙取水并传递海绵,虽然大家互不相识且在卖力地高速奔跑,但氛围很温馨,让人很怀念。

当然,过了半程,这个团队人数开始变少;在过了30km补给站后,甚至突然烟消云散了。我当时百思不得其解,奋起追了1km后(该公里配速359),也没有再看到领队的两个私兔,心想他们应该是已经完成任务各奔前程了(一般担任3小时兔子的人水平远高于3小时至少是245左右的水平,另外马拉松兔子的任务一般是30~35km)。

好在这时,检查过总用时、当前配速和心率,发现时间略有盈余、冲三仍有余力,于是开始了一个人的战斗。全程我总体上一直跑得比较轻松,甚至一路不忘和跑友、摄影师、志愿者互动。要知道,我一向被称作严肃跑者:P

不严肃的“严肃跑者”

这次北京马拉松出乎意料地轻松,全程总体越跑越快。根据官方成绩单,前半程用时1:30:08,后半程用时1:28:16,后半程比前半程快了将近2分钟,后半程甚至把我此前的半马PB都刷新了!这对马拉松比赛来说是难以想象的。

35km前后,压根没感觉到疲惫(更不要说让绝大多数跑友谈虎色变的“撞墙”),过了40km之后开始一路提速,最后500米左右,听到了后援团的点名助威,还能回头挥手致意,并能拿出最好的姿态用346的配速冲刺(当然心率可控)——要知道这个速度差不多是我平时跑800间歇跑的速度——可以说状态好到了爆棚。

这次比赛确实跑出了状态,跑出了巅峰。赛后查看佳明手表的训练强度居然只有3.7,属于中等训练水平,怪不得感觉不太累;第二天静息心率回到42,比赛前还低,可见赛后恢复得也很神速。比赛第二天立马开始了为期一周的连续多地出差奔波,也没有什么疲劳的感觉。

跑出状态,感觉真好。

到底发生了什么?我也不知道。


积极因素

马拉松跑进3小时,诚然不容易,对大多数人来说想都不敢想(或者说不愿去想)。对我而言,只是个自信通过努力一定能达成的阶段目标而已。何况这一目标,早已不重要。

马拉松跑进3小时,其实也没什么了不起,我一直笃信大多数普通成年男子经过科学训练都可以达到。但是,在此前自测和训练水准均未达标的情况下,能轻松跑出258的成绩,对我而言堪称奇迹。

又但是,No accident,除了“比赛日的奇迹”,或许自身还是有点积极因素的,简单总结和回顾一下吧。

因素1:保持健康。运动健康源自于理性与克制,贪多求快,伤病立来。所幸跑步三年多基本没受过什么有名堂的伤,工作生活和锻炼没有因之受影响。

因素2:乐观淡然的心态。凡事多往好处想。例如公园半马远未达标,但我仍然通过排除气温高、赛道起伏大、赛前没睡好等不利因素,觉得自己仍然有进三的实力。另外,不刻意追求某个目标,退而专注于努力的过程,或许才是捷径,方是正道。

因素3:扎实的基础。Run don't lie,跑过的路不会骗人,三年多一万多公里的日积月累,不算多但有量有质,这个是基础的基础。

因素4:严格的体重管理。对马拉松这项运动,体重控制非常重要,跑得快必须得足够瘦。在赛前两月我就开始有意控制体重,赛前最后两周,更是通过两个碳水循环,将体重减到了近20年来的最低点61kg。我曾经通过两年时间把体重从85kg+降到65kg-,原本已经减到位了,必要时仍然可以动用一下“抛弃副油箱”这个终极武器。

赛前,我有意将体重控制在了理想的范围之内

因素5:非常好的境遇。实际上这是最重要的一点。借用某位大佬级同学的话,说我能跑马拉松而且跑这么快,说明各方面的条件一定都非常好,工作肯定很顺心,家庭肯定很和睦,自己身体肯定很健康……说得我都脸红了,有这么好的条件,用来跑步岂不太奢侈了?

无论如何,感谢所有!


放下直至淡忘

比赛前的各种心机(尤其控制体重)和比赛后的各种兴奋,说明还是没有真正放下。跑步的初衷是为了减肥和保持健康的体魄,这一点已经基本达到了。佛曰“法尚应舍,何况非法”。是时候适当放下跑步了。

放下跑步并不意味着放弃跑步,而是放下对跑步的各种妄想和杂念;是回归跑步的本源,而不是舍本逐末。是不是也不要体育精神了?非也,恰恰是为了把更快、更高、更强的理念带回工作和生活中。

因此,我认为跑步最高的境界是忘记跑步。

跑步于我,即便如空气和淡水一样不可或缺,亦可如空气淡水一样可被随时忽略和淡忘。

希望有一日,我也能达到冥想跑步,或禅跑的境界。

即刻放下,直至淡忘。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