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再苦又怎樣!我偏要任性的過一生!


雞湯指數:★★★★
掩卷沉思指數:★★★★

讀這本書是怎樣一種體驗

《以自己喜歡的方式過一生》中記述了一些人的故事,和他們各自不同的命運。它闡述了理想的意義:生活不應是爲了周遭的人對自己滿意而已。

就算懷揣世上最偉大的夢想,也不妨礙我們得到一個普通人的快樂。這世上只有一種成功,就是以自己喜歡的方式過一生。

太多的人被《以自己喜歡的方式過一生》中那些生命裏專注的模樣打動,作者林特特沒有寫遠大的理想,錦繡的前程。 她只是把生活裏的擰巴、糾結一一融化在淡淡的筆尖。

寫那些最樸素的人、最樸素的生活。偏偏讓你嗅到理想應該有的味道。合上書,你也許會忽然發現,一直誤解了理想的意義。生活不應是爲了周遭的人對自己滿意而已。

54個人生最溫暖的瞬間裏,我們漸漸明白,平凡的一生不代表碌碌無爲;變得成熟也不意味着要丟掉初心。就算懷揣世上最偉大的夢想,也不妨礙我們得到一個普通人的快樂。這世上只有一種成功,就是以自己喜歡的方式過一生。

內容摘要

1、世界是苦的,但生活要有它該有的樣子
當全世界遺忘你
她出身名門。
她演過莎翁劇的女主角,做過第一批自由戀愛的新女性。在她出嫁時,迎親的汽車在整個上海排成了一排,她成爲人羣中的焦點。



丈夫去世那一年,她剛31歲,第三個孩子也纔剛出生。
接踵而來的是她變得一無所有,只能靠給人洗衣服爲生。曾經的貴族小姐如今卻因洗衣服脫落了十個指甲。即便生活給她開了如此大的玩笑,她卻依然笑對生活。每一天臨睡前,她都會用裝滿熱水的大茶缸熨燙第二天要穿的衣服,所以孩子們即便衣衫破舊,卻總會比同齡人要乾淨平整。



在那個特殊的年月裏,大兒子已經停學,每天跟着同學們到處瘋跑,並參加各項集體活動,只有她告訴兒子活動結束之後要送女同學回家,她說:“男人要做紳士。”她固執地認爲,人必須每天都吃水果。沒有錢買,她就去換,她給農民洗衣服,再接過從淤泥中連根拔起的藕。
多年以後,她的大兒子還依稀記得每天飯桌上必有的一盤藕。 雪白的薄片,小心地碼着堆,在盤子的中間略爲明顯。這一盤藕,讓他無數次回頭,屋外大雜院內,母親正在搓洗衣服。那時只是他並不懂得,只是朦朧感覺到,即便是一名洗衣婦,他的母親也和別人不同。
有一天,我聽到了這個故事,我面前的Z女士是她大兒子的朋友。Z女士向我解釋一個名詞——名媛,舉她爲例。成年後,我一直試圖尋找美的標準,這一刻,頓悟。

女人身上最強大的是韌性,再泥濘也能生存。女人身上最美的是矢志不渝做她堅信正確的事,哪怕全世界都被推翻,全世界都混亂,全世界都將其遺忘。

2、在你最感興趣的事情上,藏着人生終極的祕密

那些無用的喜歡

兩年前,因做一個玩具收藏家的報道,我找到兩位採訪對象。

17歲的李樹熱愛軍事品,走進他的小屋時,發現屋子裏到處都是關於軍事的收藏品,瞬間讓人有種錯亂的感覺。牆上的仿真的防彈背心、電棒;桌上擺着揹着長槍穿黃軍裝的抗日老兵石膏像;一旁的書櫃上擺滿了戰爭片中常見的人物玩偶,書櫃下則堆着一個個紙盒,裏面裝着戰錘、飛機和坦克。

這個年紀的李樹還在念書,課餘期間會去一家快餐店打工,平時交的朋友不多,只有跟他談論起這些軍事收藏品的時候,才能發現他眼裏閃爍出的光,他全神貫注的跟我講訴着如何搭配一個法國兵的服飾,德國兵頭上的鋼盔是什麼樣子的,接着又跟我講訴了許多戰事……說實話,作爲一名歷史專業的畢業生,眼前這位少年對軍事、歷史的熱情和熟悉度令我羞愧、納罕。


我由衷地說,你是我見過的這個年齡段最博學的,他卻有些黯然,“喜歡這些有用嗎?”“我的父母不支持我”,“女孩們都說我很怪”。 那天的採訪變成了心理輔導,確切地說,變成了他傾訴、我傾聽。

李樹的父母對他這樣的收藏愛好及其不理解,並表示他這樣會嚴重影響以後畢業後的就業問題。他很不明白,這樣的愛好爲何會跟日後的工作聯繫到一起。只是他所收藏的東西價值都不菲,最貴的一個兵人需要一千多塊錢,而這個錢是他打零工和省下午飯錢買的。但對於他現在這樣的狀況,我表示無解。

於是,我跑去採訪下一個受訪者。但路上卻滿腦子裝的都是這個少年眼中的黯然。

第二個受訪者叫陳娟,是個娛記。她是國內著名的娃娃收藏家。她告訴我說,從12歲開始,她就對娃娃產生了興趣,她爲娃娃而學習——父母以娃娃做考試的獎品;爲娃娃工作——大學畢業後,收入的一大半用於買娃娃;因娃娃獲得愛情——男朋友爲她買到一件娃娃孤品而贏得芳心…… 眼前這個標準的都市白領,談及到娃娃時,卻笑得像個少女。


看她爲了娃娃而付出的這麼多,我不免問她:“這些愛好有用麼?”陳娟的回答卻讓我無以應對。她說:“這世上沒有那麼多值得與不值得,或者有用沒用,只是通過她們我得到了快樂的方式,人總要找到一件喜歡的事作爲認知、接觸世界的方式吧。”我找不到合適的話來回應她,直至陳娟遞給我一份請柬,她策劃了一場娃娃收藏展。

幾天後,關於對他們採訪的報紙出來後,我將請柬和報紙一併郵寄給了李樹。

一晃兩年過去了,我在地鐵站碰見了李樹,並請他吃飯。飯間,他將兜裏裝的一個小兵人放在了桌子上,我不解,他哈哈一笑,“每天帶一個小朋友出來放風”。他提到“陳姐”和那場展覽,“來了很多人,都親熱地喊她的網名”,當然,“陳姐”還對他說了關於“有用、無用”的提問。 “不是所有的愛好都要有用。”“只要這愛好帶給你快樂。”“人總要找到一件喜歡的事……”

李樹又說:“我爹媽肯定失望啦,我只是個普通的地鐵工人”,他說,“還成天喜歡這些不當吃不當穿的……”

看着他臉上游動的神采,我說:“可這些不當吃不當穿的,讓你變得和別人不一樣,讓你成爲一個有趣的人。” 他一拍大腿,“對,我一個女同事就這麼評價我,‘有趣’。”

寫完這段文字後,我便對着百度發呆——陳娟已成了一名策劃展覽人。她在相關報道中說,她策劃的第一場展覽是關於娃娃的,那原是無心之舉。

3、找個溫暖的人過一生

若曾素心相贈,請勿反目成仇

女孩曾是我過去的學生,去年的這個時節她正處於熱戀的階段,和我交談中,總會談及到當時的男友。只是後來她告訴我,他們分手了,那個男生“是個人渣”,此後很久,她沒和我聯繫。

她的QQ頭像一直髮灰,簽名永遠停留在半年前的“若曾素心相贈,何妨咫尺天涯”,每一次看見這個簽名的時候,我的心難免都會被觸動一下,想必當初當女孩敲下這幾個字的時候,內心一定如花朵初放吧。


週末的時候,我去看即將遠行的麗,前年,她爲了愛情從遙遠的新疆來到北京。只是現在即將分道揚鑣。我到她家的時候,正巧趕上她跟前男友在收拾屋子裏留存的舊物,也恰巧房東過來索要提前退租的違約金500元。偉說:“我沒意見,誰後搬,誰付錢。”

麗扔了一本書砸向他,他一偏頭,書飛過去了。 麗撲向他,撕扯着他的衣服,尖叫着:“我爲你付出了這麼多……你竟然……”偉起初閃躲,閃躲不成,就大吼一聲推開麗:“別在這兒丟人現眼了。”而後,推開門,揚長而去。房東見狀,尷尬的離去,只有我在旁安慰受傷的麗。


她屈膝抱着雙腿不斷哭泣,喃喃自語着從開始到現在前男友對她的態度,我從散落的紙片中看到了過去的情書,紙片上畫着一支箭穿着兩顆心。我安撫着麗,不知該說什麼比較好,卻想起了女孩,和她半年前的簽名,“若曾素心相贈,何妨咫尺天涯”。今晚,我要給女孩留言——若曾素心相贈,請勿反目成仇。

若真的愛過,若曾經最強大,能把天涯縮成咫尺的愛情還有點餘力。



以自己喜歡的方式過一生
作者:林特特

原文金句

1、你日漸平庸,甘於平庸,將繼續平庸。
2、不忍心的人對自己最狠心。
3、其實,大多事,行事按此意見還是彼意見沒有本質的差別,一個人一生需要表達主見的事不過那關鍵的幾件。比如,和什麼人一起生活,從事什麼工作,明白自己喜歡什麼,想得到什麼,需要維護什麼。
4、早知某一瞬間是一段重要關係的結束,她將不惜力地出演,盡心畫一個圓滿的句號。
5、賣大白菜,我也要比別人優秀
6、爲什麼世上有那麼多人沉迷於業餘愛好,原來8小時內只爲謀生的人太多太多。是,只爲謀生 不談理想。你現在的職業不過是你謀生的工具,你每日在出演職業所需的那個人,那個誰來演都一樣的人。你恨千人一面,但捲土重來、從頭開始,過程太艱、成本太巨。

延伸閱讀


作者林特特。本名楊穎,安徽人,畢業於中國人民大學,做過教師、編輯。在中國青年報、外灘畫報等多家媒體開設個人專欄。寫作源於總結癖,總結源於恐懼——人、事、風景,用筆記下彷彿就鐵板釘釘,不會溜走、誰也搶不走。寫作源於無能爲力,試圖用這種方式一再回到生命中難忘的現場,重溫、反省、篡改結局。

芝士閱讀,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

內容來源:www.zsreader.com

關注微信公衆號:“芝士閱讀”可享受免費私人訂製書單服務。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