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一直被“剩下”,也許只是因爲數學不好

這年頭,單身的人越來越多,除了少數真心享受單身的,大部分單身男女都是無奈被“剩下”的。

這不是一件很奇怪的事嗎?

互聯網時代人們的交際範圍理論上已經擴展到全世界了,隨時都可以認識不同的人,找到心儀的對象應該比過去容易許多才對,爲什麼剩男剩女反而變多了?

也許你會說是因爲大家的視野開闊了,見多識廣,所以眼光變高了。但絕大多數剩男剩女並不認爲自己的眼光高,他們既不要求最有錢也不要求最好看,“只要總體上過得去就好”。

看起來似乎是個矛盾,然而並不是,因爲他們的要求實際上是很高的。其實這是一個數學問題,我們來算一算就明白了。

他們通常是這樣想的:
1、不能太醜;
2、不能太矮;
3、不能太胖;
4、年紀不能太大;
5、收入不能太低;
6、學歷不能太差;
7、不能太懶;
8、不能太無趣;
9、不能太不體貼;
10、身體不能太差或有太多不良嗜好;
11、性格差異不能太大;
12、家庭關係不能太差;
13、……

單獨來看,每個條件要求都不高,就比方說只要達到及格線就好,也就是有40%的人能達標(因爲都是相對標準,所以從高到低排,總能排出前40%的人)。如果一共有10個條件(現實中往往更多),那麼同時滿足的人從概率上來說只有40%的10次方,約等於0.01%,即萬分之一……

如果再算上“對方也在挑”的因素,這個“合適的人”的比例還得再打個大大的折扣……

所以,如果你的中學數學及格的話,就應該明白,堅持這樣選擇的結果很可能是一輩子都脫不了單了……

那麼應該怎樣選擇纔不容易被剩下呢?我認爲要改變思考模式,不再要求對方面面俱到、沒有缺點(每一條都在及格線以上),而是隻要滿足最重要的一條就足夠了(其他的可以無視或者大幅度降低標準)。至於什麼纔是最重要的?那就要看個人最看重什麼了。

說個真實的故事。進化論的奠基人達爾文曾經想向他的表姐求婚,但又很糾結,覺得不結婚可能更好。於是他使用了一個決策方法:將日記本上的一頁分成兩半,左邊羅列結婚的理由,右邊羅列不結婚的理由,然後比較哪邊的理由更充分。

他列舉得非常詳細,比如其中一個不結婚的理由是結婚之後花銷變大,可能就沒錢買書了。

可是反覆思量之後,最終還是一條理由促使達爾文決定結婚。這個理由是:人不能光顧着工作,有了妻子、孩子,才能享受到家庭生活的樂趣,哪怕爲此做出一定的犧牲也是值得的。就爲這條理由——而不是所有理由加在一起權衡的結果——達爾文決定向表姐求婚。至於什麼買書,那都是不重要的細節問題。

最後他求婚成功,並收穫了幸福的婚姻。

如果一件事情真的值得去做,哪需要那麼多理由?

不只是婚姻,對於所有的人生大事,我們都應該先想明白,對我們來說,什麼是重要的?什麼是更重要的?什麼是最重要的?然後集中關注最重要的事物,而不是糾纏於各種不重要的因素。

由於我們的時間、精力、能力和可獲取的資源都是有限的,所以常常不得不有所取捨。諸葛一生唯謹慎,呂端大事不糊塗。面臨重大決策,有時候沒必要考慮太多細節,而是要抓住重點,有意忽略掉一部分信息(數學上稱之爲“避免過度擬合”,即人爲地減少模型的複雜度)。大事不能糊塗,小事則可以糊塗,甚至有時候必須糊塗。這就是選擇的智慧吧。


若有所思

學好數學,做對選擇題,對於人生幸福真的很重要。


如果你喜歡我的文章,還可以關注我的微信公衆號。

也歡迎來分答直接與我交流。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