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他講課這麼厲害?——解碼概念

最近一段時間,一直在學習一些方法和技能,“3w”和“5w”。

例如:怎麼解決問題?(3w)
1.what:問題本身是什麼?
2.why:爲什麼會這樣?
3.how:我應該怎麼做?
5w是連續提問5個why,挖掘問題的本質!

這個剛好可以用在教學上,解決我一個問題:“爲啥他講課這麼厲害?”

演講

認識一個很厲害的老師,旁聽起來很輕鬆但是學的知識也不少,所以學生很喜歡他,一直跟着的學生成績都很好!

我也想做到這樣,那我該怎麼做呢?所以我又多問了個Why~

所以他的課好在哪裏?————淺顯易懂

那問題有兩個:

1.那個老師爲什麼講課能夠淺顯易懂?
2.我怎麼樣成爲一個像他一樣的老師?


搞明白了這個,我們也就有了頭緒!

回想過往的旁聽經歷,我覺得:

這個老師的最大特色:就是可以把一個知識點講的很明白,一聽就懂!我不禁又想問個Why~

爲什麼他可以做到這個?

通過觀察,我發現他講的時候,解釋定義的時候,會用自己的話給學生翻譯一遍,用詞很簡潔恰當。

到這裏,學生也只是有個簡單的印象,對這個知識點並不熟悉,要用這個知識點解題還比較困難。

因爲它沒跟其他的知識點接通網絡,很多方面都是空白的,很難啓用。

而這個老師會藉助舊知識點認識新知識點!

最關鍵一步:通過舉例等措施,幫助學生建立聯繫,接入到以往的知識體系中!

如同,教小孩子認識一種新動物“斑鳩”。,讓他有個大體的印象。

我們可以用比較常見的信鴿來舉例,幫助理解。

斑鳩

斑鳩,體長約32釐米,差不多跟一瓶怡寶這麼長。頭和嘴部和信鴿相似;頸和腳比信鴿短一些。

信鴿


外觀不同的是:斑鳩身上的羽毛是棕色,而信鴿一般是藍灰色或者純白色;

斑鳩翅膀帶有扇貝色一樣的 花紋,翅膀尖顏色是淺灰。而信鴿脖子上有扇貝色,翅膀是深灰色和白色相間,這也是區分它們的最大地方。

我們通過對比陌生的“斑鳩”和熟悉的“信鴿”,建立它們之間的聯繫,讓我們對斑鳩有了更深的瞭解。

建立聯繫


而不是簡單知道它是一些信息,孤零零的存在大腦的角落裏。

而且把它放到了鴿子這個立體網絡裏。

以後只要想到鴿子就有可以很快聯想起斑鳩,例如,要寫一種鳥類,除了信鴿還可以寫斑鳩。吃鴿子湯,不再是肉鴿,還可以來只斑鳩。

(呃,對不起,我要給你默哀三分鐘)

在講新知識的時候,這位老師也經常運用這種方法。例如:什麼是機械效率?他會從數學的角度,用發芽率和正確率來解釋;或者從生活的角度,《葫蘆娃》裏面的爺爺種植葫蘆來解釋。

後來我才知道,如果一個新知識能夠多個方面和其他網絡連接,可以幫助我們更快更深認識一個新知識,有了這個基礎上,我們可以像用以往的知識熟練地運用它!

簡單來說就是有用功和總功的百分比!什麼是有用,就是我們想要的,所以我們對實現目地做的功就是有用功。

在葫蘆兄弟裏面,爺爺爲了打敗壞人,種下了葫蘆籽!

葫蘆娃

爺爺天天澆樹施肥,努力讓葫蘆開花結果。在這裏面,爺爺想要的的是什麼?葫蘆。

所以我們對葫蘆做的功,就是我們的有用功;而爺爺爲了完成這個目地,做的所有功,澆水施肥就是總功。

明白了他爲什麼可以講的這麼淺顯易懂,那我該怎麼做到?

1.搞明白:把每個知識點用自己的話講述一遍,要求是用最少的字講明白!

目的:檢驗自己是否真的理解透徹!

2.提煉:裏面最重要的關鍵詞是什麼?

目地:要知道講解的過程中要強調和把握的關鍵點是什麼?

3.講解:自己跟自己講解一遍,講的順暢?邏輯清晰?覺得學生能不能聽明白嗎?在這一步可以多方面的聯繫生活或者其他知識網絡找連接點,幫助學生建立“高速公路”,接通其他知識點網絡,方便理解和運用!

如果做不到這些要求,可以找講不清晰點,查資料,諮詢別人或者看視頻把問題搞明白,然後回到第一步重新再來一遍!

這部分可以不斷循環,要求可以嚴格~好標準才能出到高質量的課程!

一不小心又熬夜了,天快亮了,樓下的阿姨倒垃圾了,對面的馬路已經有人在掃地了,晚安~祝好夢!

好夢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