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二十三日青理工比賽賽後總結

九月二十三日,帶着滿腔的熱血、幻想和憧憬再一次踏入了比賽賽場,不同的身份卻有着相同的感受。曾經作爲一名高中生,一名OIer,如今成爲一名大一新生,一名ACMer。但在賽場上,我們都是公平的,都有同一個目標那就是儘自己最大的努力,拿儘可能多的分數。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相較於單獨的競賽的NOI系列賽,ACM在比賽形式上面有很大的變化——採取3人組隊小組賽形式比賽,而且比賽成績時時更新。這對於初次接觸的我來說是一種極大的考驗。3人共同使用一臺電腦,這就更要求我們對時間進行合理的分配,隊友之間進行合理的分工。5個小時,題量更大,對於算法熟練度、思路的挖掘以及精力都是極大的考驗。平常的練習更加重要,而且參賽選手的水平也更高。實時排名對我們的心態也是一種考驗,但同時對於我們這些水平較差的同學起引導作用哪一個題目做的多,就說明題目簡單可以優先參考。本以爲5個小時的比賽,會枯燥無聊。但實際上,十分充實,而且A題後送的小氣球也讓我對A題有更大的慾望。隊友之間的交流也是比賽有趣,激烈,比賽的時候我絲毫不敢懈怠。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以上是第一次參加ACM對比賽形式的理解,下面列舉比賽中出現的一些問題。首先,最大的問題就是對內的交流問題,加上我三名隊員,實力欠佳,很難溝通到一起去,都是自己做自己的沒有什麼溝通。基本上沒有3個人同時討論一個問題的時候,身爲隊長應該承擔很大的責任,應該進行合理分工,我們組的狀態與後面的那一隊形成鮮明的對比。有這樣的結果實屬不該。第二,比賽策略問題不得當,並沒有把時間運用到合適的題目上面,隊伍將太多的時間浪費在G,I兩題上面,最後也沒有AC。下次改進。第三,關於我個人,犯了NOIP時期的錯誤,對於題目犯了“我全都要”的錯誤,思考一個問題,遲遲沒有結果,就很慌,想要去想別的題。但是這個情況相較於之前有了很大的改觀,畢竟三人,五小時有很充足的時間,而且首次參賽抱着試試的心態,可以安下心來思考一道題目。第四,複習不紮實,很多算法遺忘,最後一題明顯dp,看出來了但是忘了怎麼寫,白白失去的AC的機會。以後考試要進行更加全面的複習。最後的成績只AC了3題,排名靠後,不理想,希望以後更加努力。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對於未來,只想不忘初心,不要懶惰。負擔着轉專業的壓力,記者團的事務,田徑隊的訓練以及進隊的選擇。安下心來,忘記之前的成績以及浮躁的想法,大學了有更多自由的時間,刷紫書,不管題難、題易,不功利,不急躁,哪怕很長時間只能做出來一道題目,也安心,肩負着學長的榮光與信任,去繼續創造SDUST-ACMer的輝煌。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二〇一八年九月二十四日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