攜 2 億單身用戶的「底氣」,Facebook 約會服務終於上線了

摘要

脫單,這是十四年前 Facebook 的「初心」,這次它們來真的了。

今年五月的 F8 大會上,約會功能成爲了 Facebook 諸多發佈中最吸引人的一個。作爲全球最大的社交網絡,Facebook 如何處理約會這一最爲普遍也最爲敏感的社交活動,成爲了產品觀察者們極爲關注的一個熱點。

據科技媒體 TechCrunch 報道,9 月 20 日起,Facebook 正式在哥倫比亞開始公測名爲 Facebook Dating 的約會功能。如果測試進展順利且反饋良好,Facebook Dating 將在更多國家開放。

意外的「保守」

同目前知名度與火爆程度最高的 Tinder 所開創的「遍地撒網、重點捕魚」不同,Facebook Dating 的產品經理 Nathan Sharp 在接受 TechCrunch 採訪時表示,Facebook 想做的是讓人們瞭解每個賬戶、每份資料後面真實的人,而不僅是看到一張好看的照片就貿貿然發出邀約。

在 F8 大會上,Facebook 就已經敲定了約會功能上的一些設計細節。比如用戶每天最多隻能對 100 個人「感興趣」;用戶需要回答「感興趣對象」預設的問題之後纔可以發出邀約;在匹配和推薦對象時,Facebook 的約會功能會更關注在用戶所在的羣組以及曾經參與過的活動,而非就「附近的人」里根據算法推薦來盲選……

可以看出,Facebook 約會功能想要瞄準的用戶,是認真地想要通過線上交友進入長期戀愛關係的人。較之其他約會應用,Facebook 也圍繞這一核心需求,在設計上對用戶提出了更爲「嚴苛」的要求,這樣做的同時,也把用戶的個人形象展現得更爲立體。

在哥倫比亞公測的 Facebook Dating 上,Facebook 想做的「嚴肅約會」理念體現到產品設計上,就是各式各樣的「過濾」。

首先是使用約會服務的用戶門檻,Facebook Dating 直接自動沿用用戶 Facebook 的註冊姓名和年齡,必須年滿十八歲且情感狀態標記爲「單身」的用戶才能使用該服務。

其次是用戶檔案的建立,目前 Facebook Dating 還是內嵌在 Facebook 移動端應用裏,用戶想要使用必須主動選擇激活。系統會爲用戶建立一個分離於原 Facebook 資料的檔案,要求用戶上傳 9 - 12 張照片,還會要求用戶就一些問題進行作答,從性取向、工作地、教育背景、居住地等基本資料,到「喜歡哼什麼歌曲?」、「你理想中的一天是怎樣度過的?」等相對隨意的問題。爲了防止許多在線約會服務中的釣魚行爲,Facebook Dating 還會要求用戶通過開啓手機 GPS 來驗證地理位置信息,如果用戶搬家了還必須要重新驗證。

在用戶獨立檔案建立完成後,Facebook 主要檔案、Facebook Messenger 都會和 Dating 中的個人檔案和即時通訊區分開,也就是說,用戶在 Facebook 上的好友不會知道自己是否在用 Facebook Dating 服務,而對該用戶感興趣的其他用戶也無法看到 Dating 外的 Facebook 資料。

除此之外,「嚴肅交友」的特性還體現在當用戶對某人感興趣後,二人如何建立網友關係上。Facebook Dating 用戶可以向任何人發送信息,但只能發送文本或表情,不能發送視頻和照片,建立一對一的初次即時通訊有點像國內許多社交應用的「好友申請」,必須在一方迴應信息後,兩方纔可以展開通訊,這是爲了避免在線約會服務中一大頑疾:網絡騷擾。

Facebook 爲什麼要做約會?

同 Tinder 等在線約會平臺不同,Facebook Dating 無論是自身定位還是功能設計都可以說是非常保守。Tinder 的成功是因爲顛覆了過去世紀佳緣式的「紅娘」在線約會方式,它以一種更個性化、更公開、更直接的方式,把選擇權交給用戶。用戶不需要再正襟危坐在電腦前看着網站發來的「潛在伴侶資料」,只需要快速掃幾眼基本信息和照片,感興趣的交換個 WhatsApp 聊幾句,投機的就再開個語音視頻聊天。Facebook Dating 卻反其道而行之,要做一個更加嚴肅且保守的在線約會服務,但實際上,這並不只是另闢蹊徑,更是最符合 Facebook 的路數。

首先,在線約會的市場已經成熟,藉助即時通訊和 Tinder 類應用,從線上走到線下的交友模式已經爲用戶所熟悉,目前在線約會業務在全球價值 46 億美元,而 Facebook 此時入局,正是因爲它有着在線約會業務中最有價值的資本:用戶基數與數據。

在 Facebook 今年宣佈將進入該市場後,Tinder 母公司 Match Group 股價馬上暴跌超 17% 就證明了這一點。目前 Facebook 共有 22 億用戶,其中 2 億用戶的情感狀態明確設置爲「單身」,在 Tinder 已經把市場佔據的差不多的時候,這 2 億還未脫單的用戶,就是 Facebook 敢於進軍在線約會領域的「底氣」。

從十多年前在哈佛大學給女生打分開始,Facebook 誕生自社交需求且一直專注於社交領域,無論是這麼多年來,它深耕於社交領域所積累的用戶數據,還是作爲世界上市值第五的互聯網公司,都是它們在拓展一項社交相關的業務時,天然的優勢和發展實力。對於在線約會業務,用戶數據和平臺算法意味着能否做到快速且精準的匹配,這直接決定了用戶是否願意選擇使用該服務。

另一方面,對更細分的市場的需求,也是在線約會服務在從早期的「新鮮時期」走向成熟的一個標誌,當「在線上認識新朋友,線下發展成戀人」的概念爲普遍大衆所接受甚至嘗試時,其中大多數用戶的需求就如 Facebook Dating 的目標所言,他們想要「展開一段認真嚴肅的戀愛關係。」其他的需求已有 Tinder 等社交應用來滿足,對於年輕人流失率越來越高的 Facebook,圍繞在線約會的其他功能,如個人主頁的「經營」和即時通訊,則更有可能把年輕人留在這個平臺。

如果說 Tinder 的出現跟上了社會「快愛情」的潮流,那 Facebook 選擇在此時進軍這個領域,則是想要「回到過去」,一是試圖拉回面對不再新鮮的 Facebook,選擇離開的年輕人,二是把從線上到線下發展出愛情關係這個過程,拉回到它更好的建立方式。

單就 Facebook 這個社交平臺,年輕用戶早就開始流失,而在年初爆出的數據泄露醜聞更是給這家公司綁上了道德的枷鎖。然而,無論是扎克伯格在聽證會上就 Facebook 廣告驅動的商業模式明確的表態,還是認真想要通過在線約會找到伴侶的用戶,都應該明白魚和熊掌不可兼得,這就是 Facebook 敢於涉足該業務的底氣。

五月的 F8 大會上,Facebook 宣佈要推出在線約會服務後,一邊是從用戶到科技媒體的質疑,一邊 Tinder 母公司 Match Group 股價當即暴跌 17% 以上。這個矛盾的反應,或許就是在間接應證着,在可能碰到靈魂伴侶這個誘惑的前提下,一些個人數據並不是那麼難以割捨的東西。

延伸閱讀與參考:

Facebook Dating launches today with a test in Colombia

Inside Facebook Dating, launching first in Colombia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