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於SaaS模式的鏈主式網絡供應鏈管理系統平臺研究(2)

2. 主要研發內容
2.1 基於SaaS模式的鏈主式網絡供應鏈管理的提出
對於大型企業、集團企業而言,其分支機構、關聯企業可能遍佈全球各地,其衆多的供應商、分銷商、代理商及客戶形成了以一條龐大的鏈式結構,具有控制力的核心企業或集團總部形成這條供應鏈的核心企業,作爲供應鏈的主要參與者、驅動者和控制者。爲更加敏捷地滿足當前最終客戶的快速多變的需求,就必須減少供應鏈上的無效環節,尤其是加速信息流的傳遞,進行整條供應鏈的快速協同作業,減少牛鞭效應的影響。
基於上面的分析,本研究提出以供應鏈核心企業來作爲鏈主企業,在政府支持下由鏈主企業來主導建設和運營第三方網絡供應鏈平臺,以SaaS模式向供應商和客戶提供軟件服務和技術支持。參與企業在平臺上不僅可以與鏈主企業及其控制機構進行供應鏈協作,也可以與平臺其他企業進行協作,打破以前只能與核心企業協作的方式,並且參與企業也可以利用平臺進行內部業務管理、電子商務運營等全面的信息化應用。當參與企業的供應網絡在獲得認證許可後也參可以參與到平臺中,越來越多的企業使用平臺後,平臺將可能由單一的供應鏈而變爲供應鏈網絡,發揮平臺的遞增效益,而平臺的運營邊際成本卻是下降的,這無疑將有利於節約資源、實現效益最大化的社會經濟發展目標。
而且,目前在集團企業內部控制和關聯的機構中,一般也是採用訂單方式管理(內部轉移機制),並且同時也向企業外部提供產品,比如海爾集團的海爾物流公司不僅向海爾集團提供物流倉儲、運輸和配送服務,也面向集團外部的企業提供業務。對於集團而言,關聯企業具有與外部的企業一樣的供應鏈關係,只是在計劃協同上更加緊密和穩定,而通過敏捷的電子供應鏈平臺可實現兩者在信息傳遞及計劃協同方面的無差異化。
2.2 基於SaaS模式的鏈主式網絡供應鏈管理理論及關鍵問題研究
這種模式是一種新型的供應鏈協作方式,涉及SaaS模式及多領域交叉研究,具有很重要的理論價值,尤其是對目前的供應鏈管理理論是一種創新,在研究和應用方面都是國際前沿水平,而且具有濃厚的中國特色。擬解決以下關鍵問題:
(1) 提出全面深化中小企業信息化的模式
即基於SaaS的網絡供應鏈管理平臺,以政府促進模式提供應用平臺爲企業提供包括ERP、電子商務及供應鏈管理的集成應用,建立該新型供應鏈管理的基本理論,對該模式所面向的問題和特點進行研究。
(2) SaaS模式的鏈主式網絡供應鏈模型研究
建立SaaS模式的鏈主式網絡供應鏈模型,並於目前的供應鏈模型進行對比分析,發現適用的企業,以指導該模式在實際中的應用。
(3) 研究該模式的總體擁有成本(TCO)模型
研究該模式供應鏈的總體擁有成本(TCO)模型,爲企業投資信息化項目提供數量化的決策方法,分析其對供應鏈中企業業務、信息化建設等方面的作用。
(4)其他相關問題
2.3 基於SaaS模式的鏈主式網絡供應鏈管理平臺總體設計
下圖是本文設計的鏈主式網絡供應鏈應用模型。
鏈主式網絡供應鏈模型

在SaaS模式鏈主式網絡供應鏈模型中,參與的企業實體主要有SaaS軟件服務提供商、鏈主企業(供應鏈核心企業)、鏈主企業集團內部企業和外部企業網絡。
其中SaaS軟件服務提供商負責提供技術支持和運營協作,由於SaaS軟件服務提供商可能還擁有和控制公共平臺和其他平臺的電子網絡供應鏈,這些平臺在數據結構、平臺架構等多方面上具有一致性,所以使用鏈主式網絡供應鏈平臺企業不僅可以與所有本平臺範圍內的用戶進行供應鏈協作,也能夠與其他的平臺的企業進行商務協作。所以SaaS軟件服務提供商的參與不只提供了先進IT技術的支持,也擴展了SaaS模式鏈主式網絡供應鏈的服務範圍。
鏈主企業是該平臺的直接建設者和運營者,一般來說這就要求鏈主企業具有較強的控制能力和較高的行業地位,以核心企業的優勢地位帶動其所控制的分支機構、關聯企業及供應鏈企業使用該平臺進行業務協作、供應鏈協同,從而實現供應鏈總體擁有成本最優,而使供應鏈所有參與者的利益最大化。
集團內部企業與供應鏈其他企業一樣與核心企業存在着供應協同關係,通過同一個敏捷電子供應鏈平臺,參與企業可以輕鬆、快速地實現供應鏈計劃、業務等多方面的協同應用,同時又能實現管理業務信息化的應用和深化,而且租賃的方式又節省了大量的成本,非常有利於中小企業成長和發展。
3. 主要研究價值和意義
SaaS模式鏈主式網絡供應鏈平臺具有重要的研究、應用價值和廣泛的社會效應。
3.1 具有重要的研究和應用價值
SaaS模式鏈主式網絡供應鏈以類似傳統供應鏈的模式進行供應鏈的協同,同時又採用節約成本的SaaS模式,具有低成本、敏捷協同、低風險、高可信度、主動參與、成本均衡等優點。
(1)多系統集成性
傳統的供應鏈系統中,各個企業使用不同的ERP系統,由於各種ERP系統分屬與不同的公司,在技術、理念上都有很大差異,難以融合。而該平臺使用同一的技術,進一步降低了多系統溝通的複雜性,提升系統間操作的便利性和效率,使得整個系統的性能發揮到最佳的程度。
(2)電子化
實現全程電子化,實現了無紙貿易,逐步利用信息技術整合各種資源,加強信息的即時溝通能力,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以求更好的經營效益。
(3)敏捷性
採用按需定製的方式,企業無需購買龐大而硬件設施及各種各樣的支持軟件,只需告訴第三方你的需求,繳納一定的租賃費用。即可得到想要的服務,而且可以根據企業的需求隨時變更,簡單方便,真正實現On-Demand。
(4)數據的一致性
系統開發基於需求的數據集成服務,對那些無論是保存在企業內部還是放在SaaS提供商那裏的數據提供諸如數據剖析、數據清理以及多應用軟件間多向同步的服務,消除內部和外部數據之間的障礙,以使重要信息能夠根據需求在系統之間無障礙交流。其結果是增加了SaaS 和內部系統之間的透明度,更好地保證了數據的一致性、準確性和基於需求的可用性。更好的數據意味着更好的IT和企業績效。將數據集成引入SaaS框架不僅能夠實現帶有不同防火牆的之間的信息交流, 同時也運用了專業化的功能,使數據集成技術日益成爲一項實現運營效率和改善業務的必要因素。
(5)低風險
由於鏈主企業、核心企業主導和參與平臺建設,核心企業的供應鏈對核心企業都具有穩定的協作關係,甚至具有很大程度的依賴性,這就大大降低了企業對數據安全、數據泄露等風險問題的擔憂。也就是說鏈主企業以本身良好的信用和實力部分彌補了由軟件服務提供商直接提供SaaS模式的風險問題。
(6)高可信度
鏈主企業一般具有良好的信用和強大的實力,這爲平臺帶來了很高的信譽,提供了參與企業對平臺的可信度;同時,鏈主企業還可能對參與企業進行誠信方面的認證,設定參與企業的資質,進一步提高該模式的可信度,以便非鏈主企業之間進行供應鏈協作。
(7)主動參與性
爲謀求與鏈主企業形成較穩定的供應關係,非鏈主企業使用平臺進行供應鏈協作的願望是比較強烈的。已有穩定供應關係的企業需要平臺提供支持進行業務協作,另外一些企業也則需要主動地加入平臺進行快速的協作以保障企業進一步鞏固和發展與鏈主企業的供應關係。
(8)成本均衡
鏈主企業在採用以往非SaaS模式的供應鏈系統時,一般是有核心企業出資建設供應鏈系統,信息化較好的企業與核心企業協作時需要開發一些數據接口,而信息化應用較差的企業通常直接登陸由核心企業的供應鏈管理系統提供的Portal,總之核心企業需要付出較多的成本來實現供應鏈管理的建設、運營和維護。而在SaaS模式鏈主式網絡供應鏈中,鏈主企業和SaaS軟件運營商可能會以合作的方式向參與企業按期收取軟件服務租賃費用,在系統總體擁有成本降低的同時,核心企業的供應鏈管理系統的建設、運行和維護成本也有效地轉移到了平臺的所有參與企業上,這也符合投資與收益相配比的原則。
3.2 廣泛的社會效益
平臺建成應用後,將具有顯著的社會效益,對促進政府改革、提升政府形象、促進企業信息化深化發展等多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意義。
(1)全面提升企業的信息化水平 平臺應用後,幫助中小在覈心企業帶領下快速深化信息化應用。
(2)促進企業電子供應鏈的形成 企業在該平臺上可以接收銷售訂單,同時快速地將銷售訂單信息傳遞到庫存、生產、配送及採購環節,最終將來自上游的產品信息敏捷地(通過電子訂單、移動商務等電子協同手段)傳送到供應商,然後傳遞給其供應商
(3)爲我國企業信息化發展探索新道路 該平臺的建設,符合國家發展網絡經濟與實體經濟相融合,提高國民經濟運行效率和質量戰略思想的基本內涵和要求,走出一條有中國特色的信息化發展道路。
(4)體現政府作用和公正 該平臺促進搭建企業與企業、企業與政府之間的橋樑,通過加強產業鏈上下游的溝通,實現新的資源整合,形成新的經濟增長模式。改變政府參與企業信息化的方式,提高政府財政的支出效率,體現政府公平和高效。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