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國際傳播思索

 漢語國際推廣不僅僅是推廣一種語言,更重要的是在傳授漢語語言知識的同時傳播中國文化。作爲一項旨在促進“漢語加快走向世界”、提升國家軟實力的具有戰略意義的語言政策,漢語國際推廣的目標在於順應國際社會對漢語學習的強烈需求,通過普及性的“走出去”教學,讓越來越多的外國人接觸和學習漢語,進而達到了解中國文化的目的。但我們還應該注意中國文化資源的整合及其在漢語國際推廣方面的創造性轉化。向世界推廣漢語,介紹中國文化,就應該考慮處理好“精華與糟粕”、“共性與個性”、“傳統與現代”、“局部與整體”、“主觀與客觀”、“理性與感性”、“內容與手段”等關係。[10]爲適應漢語國際推廣這一巨大的文化事業的要求,對外漢語文化教學與研究需要進行文化觀念的轉型,要突破“交際文化”的觀念,建立國際文化的大視野;突破“文化定型”觀念,以克服跨文化理解的障礙;變“文化依附”爲“文化交融”。[11 傳播學論文 

漢語走向國際:靠政府推廣還是民間傳播?


俗話說,“名不正,則言不順。”好的名稱是一張亮麗的名片,其價值能在無形中得以彰顯並提升。作爲國家發展戰略的“漢語國際推廣”已經提了好幾年了,頗令人困惑的是,學界似乎更熱衷於使用“漢語國際傳播”而故意淡化“漢語國際推廣”這樣的字眼。到底該使用“漢語國際推廣”還是“漢語國際傳播”?這個名稱之爭歸根結底還是政府與民間在漢語國際推廣中的主體力量之爭。我們認爲,漢語走向國際,要在政府主導下加強民間傳播地力量,淡化政府色彩,突出民間行爲。其理由有三。第一,從世界範圍來看,世界上任何一個國家政府都在努力宣傳自己的語言,擴張自己的民族文化,特別是一些發達國家,在文化和語言宣傳方面不遺餘力,其資金投入遠遠超過我們國家,但是這些國家在宣傳上都出奇一致地保持低調。“道理很簡單,過分的地域文化宣傳和某一語言的推廣可能直接或間接地導致接受國有意無意的抵制,更不用說我國在意識形態領域與很多國家尚有差異”。[12]過去海外的漢語傳播大多是自主行爲且目的不那麼突出,而今天大力倡導“漢語國際推廣”,並把它上升到國家發展的戰略高度,則由過去的“民間行爲”、“自主行爲”突然變爲“國家行爲”、“主觀行爲”,動機明顯,很容易被人理解爲文化侵略而遭到抵制。北京外國語大學中國語言文學院院長魏崇新曾說過,許多外國人不理解中國政府爲什麼花費如此巨資來推廣語言,於是產生了恐懼和牴觸心理。官方可以考慮與民間結合辦學的思路,企業與文化名人的參與將會讓文化傳播顯得更加自然,取得更好的效果。[13]第二,從兩詞的內涵和外延來看,毋庸置疑,“漢語國際傳播”和“漢語國際推廣”都體現國家的意志和核心利益,“傳播”和“推廣”都代表國家形象。但“傳播”和“推廣”所體現的內涵迥然不同。“推廣”是主動的甚至是強制性的,目的性非常明顯,“傳播”雖有人爲傳播和自然傳播之別,但總體呈現出溫和性和學理性,易於接受。另外,“推廣”顯得高調而張揚,以一個國家政府的形象廣泛加以宣傳,恐怕事與願違,尤其是現在西方國家對我國懷有偏見,持有“中國威脅論”者不乏其人。故而“漢語國際傳播”比“漢語國際推廣”有更好的應用前景,在漢語國際推進中,要講究文化方略和全球視野,注重推廣效果,不因我方強力推進漢語而掉入他國所設的傳播“陷阱”中,爲他人留下口實和把柄,在語言使用方面還是採用柔性的漢語國際傳播爲上。[14]既然“漢語國際推廣主要着眼於漢語和中華文化在全球的傳播。”[15]那我們使用“傳播”字眼似乎更能消弭西方對我們的誤解。從西方媒體對中國的諸多負面報道中,或多或少流露出對中國迅速崛起的擔憂。在這種情況下,柔性的傳播或許比強勢的推廣更能深入民心,達到意想不到的效果。第三,從漢語國際推廣的任務來看,推廣漢語是傳播中國文化,維護人類文化多樣化的需要,是世界瞭解中國也是中國融入世界的需要。漢語國際推廣就在於架設一座中國與世界交流的橋樑。交流要“知己知彼”。首先,我們要清楚,目前學習漢語的人羣來自不同的文化背景和不同的社會階層,我們不能要求他們像漢學家們那樣憑藉着思想的自覺和學術的興趣關注中國文化的精神內涵。要構建健康良好的國家形象,讓西方更全面更立體更客觀地瞭解中國;其次,我們在融入世界的同時堅持自己的核心價值觀,讓世人認識、理解並尊重我們的價值觀,求同存異,共同發展。“我們思考世界,謀求平等的溝通,只能求諸於我們自身,這要求我們在漢語推廣的發展過程中百倍謹慎地面對還相當不理想的國際輿論環境。”[16]實際上,已有不少學者從傳播學的視角來研究漢語國際推廣。如運用傳播學理論審視漢語國際推廣中存在的問題,並從傳播學的視角開展漢語推廣對策研究,旨在推進漢語的跨文化傳播,實現漢語推廣途徑的突破。[17]“我們要區別不同背景,注意不同需求,選擇不同的推廣模式,藉助不同的推廣外力,積極、有序、穩妥地推進漢語的國際傳播”。[18]“要充分發揮廣播電視媒體的傳播優勢,增強廣播電視對外宣傳與漢語國際推廣互動”。[19]當然,我們有意識地淡化政府色彩,並非否認政府的作用,各級政府在漢語推廣中仍佔核心渠道作用。不過,在強調政府在漢語推廣中的主導作用的同時,要探索不同的推廣渠道,廣泛吸納民間資本,最大限度地發揮民間力量,通過政府間協議、契約、選擇性激勵等手段促進國際合作;通過整合國內外漢語教學資源,使海內外漢學界相互配合、良性互動,共同促進漢語國際推廣。例如,建立有權威、高效率的不帶官方色彩的研究機構、協調結構,鼓勵民間成立語言傳播組織;建立國外漢語教育信息的系統調查與研究機構,加強兩岸三地及海外華人地區的語言協調,與漢字文化圈國家結成語言聯盟,再盡力向外輻射;爭取漢語在國際組織、國際大會作爲會議語言的地位,等等。

網絡通信論文 

漢語國際推廣,國際化還是本土化?


漢語國際推廣的主戰場在海外,推廣模式、評價機制有沒有一個統一的標準?如何處理漢語國際通用標準與當地實際相結合的問題?這也是目前學界爭論較多的一個問題。我們認爲,在漢語國際推廣過程中,首先要堅持中華文化主體化的國際化和漢語標準建設的國際化。漢語國際推廣作爲從對外漢語教學發展起來的一門綜合性學科,首先要建立一個兼顧海內外、既有共性又有個性的國際漢語教學大學科體系,必須明確並規範其學科地位、學科功能和學科作用。我們應該改變把學科研究和學科建設主要侷限在國內漢語教學研究的觀念和做法,把國外漢語教學的研究納入學科研究和學科建設的體系之中,拓展學科研究和建設的視野,整合海內外學術力量和學術資源,研究和解決海內外漢語教學遇到的共同問題和各自不同的問題,建立國際漢語教學大學科。[20]王建勤曾呼籲“必須儘快研製面向全球的漢語學習教學與評估標準,建立標準的兼容機制和競爭機制;開發基於標準的、面向海內外的新型漢語教材,滿足海外漢語教學市場的需求。”[21]如果沒有一個統一的、標準的學科體系,對外漢語教學註定行而不遠,漢語國際推廣也必定推而不廣。如何認證、評價一名國際漢語教師,如何培養、衡量一名漢語學習者,這都需要一套科學規範、國際通用的標準體系。因爲,對一名國際漢語教師來說,無論在哪裏從事國際漢語教學工作,均應掌握一定的漢語知識和技能,均應瞭解中國歷史、文化、文學藝術等方面的基本知識並運用於教學,而不因主客觀條件的改變而改變。對一名漢語學習者來說,無論在哪裏學習漢語,衡量其漢語能力的標準只有一個,就是使用漢語進行交際的言語技能。從這個角度上來說,國家制定的《國際漢語教師標準》和《國際漢語能力標準》是漢語國際推廣過程中應該堅持的國際化標準。其次,我們也堅持多元化和適合當地發展的本土化,用國際化的標準培養本土化的漢語專業人才和教師隊伍,編寫本土化的漢語教材。衆所周知,漢語國際推廣主要是在海外開展漢語教學,而世界各國政治情況、教育制度、文化背景千差萬別,每個國家與中國的國家關係不同,形成各個國家不同的漢語政策,漢語國際推廣不能千篇一律,也就不能強求統一的標準國際化,必須根據各個國家的實際情況開展工作。另外,海內外漢語學習者職業差異、年齡差異、學習目的差異等不一而足,但無論是教師教學還是教材建設,使之契合當地發展的本土化思路應該是合理的,也是非常必要的。一支本土化的國際漢語教師隊伍是漢語國際推廣成功的重要因素。本土化的漢語國際教師大多數是土生土長的本國人或海外華僑,對本國的文化與學習習慣及與中國文化之間的差異更爲了解。讓外國人教外國人學漢語,既可以節省漢語國際推廣的成本,也可以使漢語國際推廣在宣傳中增加一份親切感,獲得漢語學習者的認同。正如國家漢辦主任許琳在《漢語較快走向世界是件大好事》一文中提出的:“要在海外推行漢語師資能力靠老師、培訓和認定,對各國具備基本能力的教師及時給予培訓和認定,與國外機構聯合培養海外漢語教師,支持各國開設培養漢語師資的相關專業或課程,增強海外師資隊伍自身發展後勁”。

通信英語論文

我國在除了向海外輸送漢語教師之外,還通過培養漢語國際教育碩士等形式幫助其他國家培養自己的漢語教師。在漢語國際教育碩士培養過程中,就需要針對不同國家的要求來培養不同的教師,以保證漢語國際教育碩士畢業後,既具有廣闊的國際視野、較高的漢語水平和較強的跨文化交際能力,又能更好的結合當地情況進行漢語教學。對外漢語教材建設作爲漢語國際推廣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也是當前漢語國際推廣面臨的一個瓶頸,在漢語推廣中的作用不言而喻。我國的對外漢語教材數量不可謂不多,但大部分教材仍然是針對母語爲英語的國家和地區,或針對母語爲英語的來華留學生。很顯然,這會影響漢語在世界上其他國家的普及,影響漢語國際推廣的步伐。面對對外漢語教學市場的精細化、海內外學習者需求的多樣化形勢,順應漢語國際推廣工作的需要,在教材建設上,我們要轉變觀念,超越傳統教材的編寫束縛,研發針對不同國別的多樣化、多層次、高質量的新型漢語教材,突出區域化、本土化、特色化。正如有專家指出的,要把中國式的教材變爲當地本土化的教材,出發點是“他們要學什麼”,而不是“讓他們學什麼”。在教材的編寫上應多考慮教學對象的多國別性,符合他們的生活與學習習慣;要根據不同的適用對象的個性化需要,考慮學生在學習目的、學習方式、學習時限、語言背景、文化背景、社會習俗、思維方式、價值標準等方面的差異,開發針對性的教材,不斷滿足海外學習者漢語學習的新需求。另外,我們還要樹立全球化意識,在漢語國際推廣過程中應着力思考如何使我們的漢語教學符合國外的需求。除了關注國外教學方式和學習方式與我們傳統的教學方式、學習方式之間的差異外,還要突破以語言結構和功能爲框架的傳統教學觀念,把交際能力和文化認知能力納入漢語課堂教學目標,改革和創新教學模式,創造出新的教學途徑降低學習者尤其是非漢字文化圈的留學生的學習焦慮,掌握外國人學習漢語的特點以及國外的語言環境,在家庭作業、課堂規則、考試方法等各方面要符合外國學生需求的要求,做到真正的因材施教。在現階段國家財力和人力有限的情況下,我們的漢語國際推廣不能平面地展開,也不能千篇一律,而應根據不同的地區特點、不同的文化背景等多方面情況有重點、有針對性地展開。但漢語國際推廣也不能本地化過當,要根據不同地方的情況,把全世界華人通用的語言特點找出來,把中國最美好的東西傳播出去,在“中國文化主體化”的前提下實現漢語國際推廣的當地化。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