错杀儿子的疯女

图片发自简书App

吴旺财家住吴家村,娶妻生子不久,妻子去世,留下一个儿子大宝,年仅三岁。

吴旺财很快续弦,新妻牛氏,视大宝若眼中钉,对大宝非打即骂。吴旺财也对大宝不管不问。

大宝被后娘赶入猪圈,衣着破烂,忍饥挨饿。饿得急了,便抢几口猪食来吃。吴旺财看儿子浑身臭气,形同乞丐,更加不喜。

大宝日夜与猪为伍,夏日被蚊虫叮咬,满身疤痕。冬日同猪挤作一团,勉强未被冻死,手脚还是冻得红肿,长满冻疮,疼痒难耐。

牛氏心情不好时,所喂猪食有限,被猪抢吃一空,大宝连猪食都抢不到嘴,只好溜出家门,挨门乞讨。

村民们见大宝小小年纪,就失去亲娘疼爱,衣食无着,骨瘦如柴,手拿破碗,用乞怜的眼神挨门讨饭,无不同情。

递给大宝吃食后,皆迅速背过脸去,不忍目睹,暗自抹一把辛酸眼泪。

不久,牛氏生下一子,起名小宝。牛氏对亲儿百般疼爱,视若珍宝。

吴旺财见小宝降生,更将大宝视若乞丐,待同猪狗,任大宝自生自灭,从不过问。

这日,天降大雪,大宝已挨到七岁,也是命大,仍然未被冻饿而死。

后娘牛氏怀抱两岁的小宝,指着猪圈里的大宝,逗得小宝咯咯直笑。

大宝在猪圈里冻得瑟瑟发抖,眼睛从蓬乱如草的头发后望向小宝,眼底却是闪烁着憨厚的笑意。

大宝虽然被后娘虐待已久,但是却心地善良,心不藏私。他望见小宝,也知是自己的弟弟,远远地对着弟弟傻笑,全然不知悲苦滋味。

次日,大宝又从猪圈走出,出门讨饭。他一时心血来潮,踩着厚厚的积雪,竟然走出村子。

但见四野茫茫,雪白一片。七岁的大宝,也是首次踏出吴家村来。他懵懵懂懂间,沿着山路而行,忽然看见两行奇怪的脚印,不知危险,便随着脚印而行。

不知不觉间,大宝竟然走入山林之中,恍惚间看到一座破败的庙宇。忽然感觉身上寒冷,想找个避风处躲躲,便迈动小腿,向那破庙疾步跑去。

进入庙门,但见居中一座雕像,神色肃穆,神案上放置贡品,散发出诱人的香气。

大宝腹中饥饿,四顾无人,忍不住拿起吃了,料想偷吃有罪,连忙抹抹嘴,跑出庙去,原路返回。

此后,大宝常常偷偷跑去庙里,偶尔偷些供果吃了,倍觉美味,脸上不免露出喜色。

牛氏发现大宝异常,追问大宝行踪,大宝将常去破庙偷吃一事说了。牛氏背转身去,阴险一笑,心生毒计。

这日,趁大宝出去乞讨,牛氏买回砒霜,掺入面粉,做了供品,悄然来到破庙,放置神案之上,单等大宝来吃。

大宝乞讨一圈之后,想到破庙里或许有零散香客留下的贡品,当即来到破庙,果见几个贡品。

大宝拿到手中,但见贡品精致至极,送至鼻端一闻,芳香扑鼻。

他心地善良,口中虽然垂涎欲滴,想到家中弟弟小宝,他便不忍独吃,当下收入囊中,带回家去。

回到家中,他悄然步入牛氏房门,却只见弟弟坐在炕上玩耍。大宝心疼弟弟,当即便将几个供品全部掏出,送到弟弟面前。

大宝望着弟弟说道:“小宝,这是哥哥从庙里偷的供品,你尝尝,肯定好吃,我都没舍得尝呢!”

说罢,大宝咽了一口唾沫,将一个供品送到小宝嘴边。小宝见了,张嘴就吃,又将另外几个揽入怀中。

大宝见状,喜上眉梢,又恐后娘回来打骂,连忙出门,又上街乞讨去了。

却说牛氏,她刚如厕回屋,却见儿子正吃供品。心中一惊,连忙细看,却是自己所制,慌忙劈手打落。

小宝受惊,咧嘴大哭。刚哭几声,忽然毒发,挣扎几下,七窍流血,霎时身亡。

牛氏见状,顿时跌坐在地,嚎啕大哭。众邻居闻声赶来,牛氏边哭边骂,直斥大宝毒死亲生儿子。

邻居早知牛氏虐待大宝,皆心怀不平,此时见小宝中毒而死,料想那年仅七岁的大宝没有毒死人的手段,只怕大宝难逃牛氏毒手。

有好心邻居,早已溜了出去,在街上寻到乞讨的大宝后,连忙告知实情,让大宝赶快逃走。

闻言,大宝惊恐万状,哪里还敢回家,当下便往村外逃去。自此,大宝沿村乞讨,越走越远,漂泊异乡,一晃十年已过。

十七岁时,大宝面容大变,他心智已全,深知后娘将自己视若仇敌,有心回吴家村看看老爹,只怕被牛氏逮住。

这天夜里,大宝趁着月明,悄然潜入吴家村。来到院门之外,侧耳细听,家中寂静无声,他翻墙而入。

大宝望向房屋,但见屋门虚掩,窗口透出烛光。他穿过院子,走到门前,轻轻推开屋门。

但见一个头发蓬乱的中年妇人,正神情呆滞的枯坐灯下。妇人听到动静,望向门口,一眼看见大宝。

四目相望,大宝依稀认出后母。后母也是眼睛一亮,见大宝面目酷似死去的亲儿小宝,忽然潸然泪下,冲大宝喊道:

“小宝,你去哪儿了,怎么才回来啊!”

大宝一惊,知道后母将自己认作小宝,心中愧疚,连忙将错就错,上前喊娘,跪倒在地,痛哭失声。

牛氏不疑有假,当即抱儿痛哭,哭声惊动四邻,纷纷前来,见是大宝,不免当场落泪。

大宝连忙向邻居询问父亲情况,被告知父亲辞世八年,那牛氏因为痛失亲儿,变得疯傻至今,幸得四邻接济,活到如今,也是不易。

大宝闻言大哭,邻居劝了一番,才算收泪止哭。又将邻居送走,当下便安顿后母睡下。

此后,大宝将后母视若亲母,日夜照顾起居,深得村民称赞。后来娶妻生子,给后母养老送终,成为村民口中的孝义典范。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