扔到一身“喪氣”,給自己一個而奮鬥的理由

實際上本人很喜歡寫寫博客。作爲一名70後老程序員,基本上眼見了中國IT產業的發展歷史。當然,比60後的更老的程序員們還是差了一截。因爲是國內最早一批接觸Linux的工程師吧,所以很早就養成了瀏覽各種國外技術論壇和技術新聞網站的習慣,也因此一直希望國內有類似的地方。當年也是新浪博客的早期用戶,但是新浪太雜,所以總是寫得斷斷續續。

按理說,CSDN應該是不錯的選擇了。但是說實話,我卻仍然難以流連此地,寫起東西來也是斷斷續續。爲什麼呢?其實這個問題不止CSDN有,國內各類技術網站幾乎都有,就是到處充滿了“小氣”和“喪氣”。

我說的“小氣”是指,討論的問題普遍缺乏深度,明顯是爲了基於解決問題的小技巧、小知識。這類東西基本不會觸及較深的架構和機理,勉強算是一點經驗吧。當然不能說國外的技術網站就不這樣——其實國外網站的七八成也是這樣。問題在於,國內的基本都是這樣。這一點值得人欣喜的是,這個“小氣”在最近的10年間漸漸開始消減了,雖然總體水平比國外同行還是差了那麼一截。就其原因也不能都算在技術媒體的頭上,因爲主流原生技術,一般發起者還主要不在國內,或者雖然發起者是中國人,但也是使用英語的。

但另一個與“小氣”相伴的“喪氣”,真是愈演愈烈。無論是專門的吐槽貼也罷,普普通通的技術貼也罷,總是瀰漫着一種青春無奈的“喪氣”。三句話沒說完就會拐到工作不好找,學什麼能賺錢上去。

誠然我這麼說有點站着說話不腰疼的味道。90後的小兄弟們會說,你們70後已經佔盡了改革開放的紅利云云。但事實上,每個時代有每個時代的機會,也有每個時代的難處。其實每個年代的人都在羨慕上個年代的機會,到頭來自己混得也未必就差。當年大家覺得70後因爲60後對文革後人才空缺的補位填坑就沒機會了,80後就是垮掉的一代,但是到頭來大家都有自己的好日子過。90後呢?其實很多大哥大叔們都覺得90後纔是中國第一代正常人,結果你們卻“喪”了。這麼說可能也有點問題,CSDN上的喪氣從85後一代就延續下來了吧。嗯……這麼說來,90後看看之前喪掉的一代,現在不是也還生龍活虎的麼?

這裏我也不想去推薦什麼更好的發展機會了。人到中年,不可好爲人師,何況全中國已經有很多大師們爲大家指路了。實在忍不住,還是想說一句:生活雖然不易,我們還是開心地往前走吧!選擇了當程序員,不管是因爲真的喜歡還是懵懂的幻想,步子總還要一步步走才能到目的地。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