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價值錨定革掉股市的命!

用價值錨定革掉股市的命!
第一部分:困惑
很早的時候,我就對股市不是很理解。很多公司IPO的時候恰恰是不缺錢的時候。也就是說,他們的成長困難期已經過去了,飛速成長的巨大紅利已經過了。到上市IPO的時候,實際上他們已經不會再有以前的飛速成長巨大空間了。而這個時候,把一個升值空間並不像上市之前那麼大的產品包裝好扔到二級市場給用戶,用戶本身賺錢的可能性就非常的低。

對於項目或者企業來說,成長的紅利最多或最大的是早期。我想,中本聰應該也是看到了這個問題,所以提出了比特幣的構想。其實,比特幣或者說區塊鏈的構想就是基於解決早期項目融資以及項目發展這樣的一種構想。

中本聰提出了去中心化,通證機制,激勵機制等等等等,他想做什麼?其實他想讓更多的普通人蔘與到項目中來,充分享受到項目成長的巨大紅利。但是,中本聰畢竟是技術背景的,考慮問題有他的片面性,片面的地方就在於他只是考慮到了讓最普通的用戶參與到項目中來享受項目發展的紅利,而忽略了項目本身。

假如項目本身有問題呢?那不就成了無根之木無源之水了嗎?那麼,所謂讓最普通的用戶參與到項目中來分享發展紅利不就成了一句空話了嗎?雖然人們想了很多辦法讓用戶覺得紅利是真實存在的,比如控制發行數量,銷燬或者回購故意製造稀缺性,如此等等。但項目的本身就是空氣,分享的紅利從哪兒來呢?

虛擬貨幣加密等特點讓不少邊緣人看到了機會。傳銷以及資金盤以及其他陰暗資金的進入,讓比特幣等加密貨幣一下子暴露在很多人眼前,也讓比特幣的價格一下子漲了幾百萬倍。價格的飆升讓無數的人腎上腺素澎湃。人們開始發現,真的可以享受到項目發展的巨大紅利(早期玩票的人居然財務自由了)。但人們可能並沒有注意到這樣一個事實:早期賺錢的人是以後來者接盤爲代價才退出的。也就是說,早期賺錢的人是踩着無數後來進入者的屍骨上位的。

這是什麼呢?這是資金盤。

第二部分:幣圈
程序員中本聰可能從沒有想到,自己設計出來的這麼天才的構思居然被別有用心的人利用變成了天然的資金盤遊戲。拉盤、砸盤這等低級的價格遊戲第一次這麼神奇而有效,到最後連比特幣以太坊等加密貨幣的創造者也迷糊了,都認爲虛擬貨幣就應該用資金盤的玩法。最可怕的不是這,而是幾乎所有的遊戲參與者都認爲虛擬貨幣的運行就應該是這樣玩的。從沒有人想過這個遊戲是否合理。

有些話很多人不願意提及,在比特幣誕生一直到現在,通過加密貨幣賺錢的都是哪些人?用戶沒有那麼專業,也不會去深究和調查。通過調查顯示,從比特幣誕生一直到現在,通過加密貨幣賺錢的或者財務自由的,是代投、分析師這種帶節奏帶社羣的人。聽到這話大家好像明白了一點什麼,請問:資金盤或者傳銷遊戲中,那些人是賺錢的?

事實的真相是:炒幣或者擼羊毛的小散,真正的懷揣着一顆價值投資看好未來而參與的用戶,基本上是虧錢的,而且虧得還不少。而這些一顆紅心滿懷信仰而來的用戶,就是被人口口相傳的×××韭菜。

因爲玩法的不科學,讓無數的幣圈人被割了一茬又一茬,精力消耗殆盡,倍感疲憊。時間發展到現在,2018年下半年,整個幣圈都是一片大熊市,許多的項目開始死去。留下來的項目社羣大多都死一般的沉寂。甚至於很多用戶都設置微信爲免打擾,不再願意多去聊幣圈的項目。只剩下一些發小廣告的,在各種羣裏聲嘶力竭。

第三部分:重生
儘管STO穩定幣這些概念在不斷地炒來炒去,但掩蓋不了幣圈逐漸退熱的頹勢。很多人都在說幣圈晾涼了、區塊鏈就是一個騙局等。

我們也是項目方。也曾近距離的和社區成員討論過很多問題。問及他們在幣圈做了這麼多項目賺了多少錢,大多數人的回答是虧了幾萬到幾十萬。我問他們深層的原因:知道爲什麼會虧錢嗎?大多數人是回答不上來的。其實我知道爲什麼。很多人蔘與並且虧錢,是因爲被某個虛擬幣表面的包裝所迷惑,沉溺於幣的價格漲跌;而事實上,要想賺錢,得用股市的思維,得看項目是否可持續發展商業模式是否合理。問一下老股民就知道了,老股民都知道去看上市公司的商業模式是否可持續發展。價格這個東西是瞬間變化的,而商業模式纔是可持續的。

這次漫長的熊市,會像之前那樣突然一下子牛起來嗎?我覺得不會。以前的牛熊,只不過多空博弈營造出來的假象而已。而這次,與其說是洗盤震盪,不如說是徹底的浴火重生。虛擬貨幣市場發展到今天,韭菜被割得已經毫無希望了,以往的玩法已經玩不下去了。要想行業能發展,必須向死而生,浴火重生。改變原有的玩法,踏踏實實的從項目本身出發,服務好實體經濟纔是王道。

死掉大部分玩空氣和價格遊戲的項目,死掉一大批根本不懂投資而只會玩投機的用戶,對於整個行業的來說,是一件好事。老子說: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事物發展到一個惡劣的極端的時候,就需要刮骨療傷徹底洗心革面,否則,行業不會有前途。

第四部分:展望
老實說,我一直認爲區塊鏈是一個好東西。好的地方在於它的去中心化、通證機制、不可篡改等。回溯本質,區塊鏈這個行業是爲了解決什麼問題而存在的呢?或者說,區塊鏈存在的意義是什麼呢?

我個人的理解是,區塊鏈是用金融思維來解決其它行業的集成問題的。爲什麼說區塊鏈是世界的未來,具有顛覆的特質?是因爲區塊鏈本身附帶的早期項目投資思維在裏面,這本身就蘊含着一次曠古絕今的財富大轉移大分配。其核心在於通證機制以及因此而誕生的虛擬貨幣市場。

然而,程序員中本聰畢竟只是一個程序員,他並不具備太多的管理以及商業思維。考慮問題的時候只是側重於解決問題的本身而忽略了事物之間的橫向縱向聯繫。在構建用金融思維解決問題的區塊鏈網絡的時候卻忽略了金融與標的之間的捆綁關係。金融玩法一旦失去了標的物的捆綁聯繫,那就是一場騙局。資金盤、傳銷、、、無一不是。說簡單點就是:做什麼,怎麼做,和我有什麼關係,是三個重要的評判維度。

釐清這三個問題很重要。特別是第三個問題,和我有什麼關係?決定了你最終的結局。在一個項目裏面,項目發展的好壞你是不是能夠分一些利潤?能分,說明你是項目參與者;不能分,說明你只是遊戲參與者。遊戲參與者是什麼結果,不用我多說吧?對應到區塊鏈項目裏,就是一個價格和價值的問題。如果不能分項目發展所得,那就是價格遊戲,遊戲參與者最後基本上是沒什麼可獲得的;如果能夠分項目發展所得,我們就是項目參與者,總體來說是會獲利的。
這裏面有一個基本概念,價值錨定。錨定的是什麼?錨定的是項目經營所得。這個經營所得,參與的用戶是會共同分享的,項目方掙一百快,可能用戶會一起分二十塊。這纔是健康的投資者關係;否則不是。

第五部分:延伸
之前我們說過,企業IPO的時候,實際上是企業並不是特別需要錢的時候,而且,當企業上市了之後,企業的成長空間並不是非常大了。至少沒有從早期發展過來的時候那個空間大。一個真正做實事的早期項目,從一開始成長的空間至少幾百倍,幾千倍幾萬倍都說不一定。我們說蘋果最開始在車庫裏的時候值多少錢,現在值多少錢?

如果我們從早起的時候就介入,那是不是意味着我們可以分享到最大的成長紅利?程序員中本聰想到了用金融思維去解決這些問題,或者叫用區塊鏈思維去解決這個問題。但是一不小心看偏了搞成了資金盤的玩法了。也就有了幣圈涼涼的說法以及大熊市。

如果,虛擬貨幣市場錨定價值,着力在項目本身,這樣的話,項目的參與者既能夠獲得項目發展紅利,又能夠享受虛擬貨幣價格增值,是不是股市的競爭力也就蕩然無存了呢?股票市場目前引以爲傲的的就是上市公司都是實實在在的靠譜的通過審覈的,但是,如果區塊鏈項目也是實實在在做實事的,股票市場又怎能和區塊鏈市場如此早期的項目的巨大紅利相比呢?這是誰都能看得見的成長紅利,每個項目至少幾十幾百倍的紅利?

當有一天區塊鏈項目開始推行價值錨定的時候,試問:股市還有存在的必要性嗎?資本是趨利的,市場會給出答案。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