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學課程小感~

學習到第一性原理時,發現自己的第一性原理必須從跨學科開始,今天加餐開始瞭解下什麼是經濟學?第一性原理學習筆記還在繼續後面再更新,今天學點別的,請看我拆解這門課的經濟學體驗路徑。

課程《薛兆豐的經濟學課》

我的刻板印象,經濟學是呆板無聊的。是晦澀難懂的。經濟學對我本職工作沒啥幫助。

懂經濟學的人眼中,研究陌生人互動規律的學問。拆解複雜社會關係和經濟運行規律的能力。解析現代社會的運行機制的智慧。

(學習經濟學的期望)

1.不是成爲經濟學家。2.做現代社會的明白人,擺脫直覺和重複經驗的控制。3.瞭解經濟社會運行規律,顛覆舊常識和定勢。4.調整自己身邊的社會關係。

(課程的核心價值)深入/詳細/實際/有趣地講解經濟學的核心概念。繞過經濟學花招,只講現實問題。揭示企業/協會/家庭/政府的制度安排和內在的經濟邏輯。構築經濟學思維,耳濡目染地用經濟學作出反應。培養經濟學品味,提高鑑賞能力。悅納和進去地思考問題,取代情緒化處理。

(開始故事式的沉浸閱讀)

假設自己是外星人,發現人類面臨四大基本約束:東西不夠,生命有限,互相依賴需要協調。

所有的學習都圍繞這四大模塊的內在邏輯展開學習,通過觀察人類社會種種現象和制度安排,都是爲了適應這四大約束衍生出來的。

今天學習001講/戰俘營裏的經濟組織,背景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德國人的戰俘營中發生的故事

首先我們看戰俘營的規律

1.有人地方就有交易

戰俘營的人開始是社會主義,互相關心愛護,然後發現沒有市場也沒法互助的,市場交易才能幫助他們公平得到東西。戰俘營流傳着有意思的勵志故事,有個牧師拿着一罐奶酪和5根香菸,轉移一圈回來,他憑空多了一袋食物,之前的東西還在。不過他不是騙子,手中的食物其實就是他能創造幸福的證明。同時戰俘營的不僅有商品交易,還有勞動力交易,有人給別人提供各種服務,洗衣服,燙衣服,甚至畫肖像等等。

只要有人在,就會有需求在,有需要在,就會有交易在。物質的總量哪怕不發生變化,只要人與人之間能夠產生交易,幸福就能夠無中生有地產生。

2.戰俘營中的價格與價格波動

有了市場就會有價格,有了價格就會有價格波動。例如戰俘營的糧食,在發放的前一天價格最高,因爲最後一天大家大部分吃完糧食了,價格就會有浮動,忍着不吃到最後一天,有的人就能交易比往時收入更多的回報。

3.戰俘營裏的貨幣

有了交易就會產生對貨幣的需求。有了貨幣,就有所謂的劣幣驅逐良幣。就有人會造假來產生劣幣,以獲得更大利益。

4.戰俘營裏的通脹與通縮

有了貨幣,就有通貨膨脹與通貨緊縮。例如營房旁邊發送空襲,大家覺得活不久了,就會開始抽菸。但是香菸是貨幣,第二天營房就出現通貨緊縮,價格下調。有通貨緊縮就有通貨膨脹,例如紅十字會要送香菸來的消息,就會影響着香菸的交換價格,但是如果發現那是傳言,之前上漲價格又下跌,回不到之前高價位,跟經濟學家說的泡沫吹破同理。有貨幣就有宏觀經濟的波動,有通貨膨脹,有通貨緊縮

5.戰俘營裏的跨境貿易

例如英國人喜歡喝茶,他們會囤積咖啡,跟鐵絲網外面世界交換茶葉。

6.戰俘營裏的戶籍制度

不同國家的人,相互態度也不一樣。不同國家存在鄙視鏈關係。有些國家人比較難互相交易商品。

7.戰俘營裏的輿論壓力

除了經濟組織和交易,還有輿論壓力。有人會反對交易,認爲交易不道德,存在虛僞/欺詐,覺得交易使人變壞。有人爲了香菸不顧自己身體,受傷住院浪費更多資源。也有人反對物價波動,認爲波動幅度太高,要實施基準指導價,但是真正條件變化時,這價格是守不住的。有人在就會有情緒,有輿論,有外部性

8.戰俘營裏的仇富心理

有人對中間商存在敵意,認爲他們不勞而獲。同時中間商存在商業祕密,別人無法輕易知道,大家記恨掌握了不對稱信息的中間商,覺得他們提高物價了。有交易就會有信息不對稱,有信息不對稱就會有中間商

所以戰俘營其實就是一個微型社會,它的一切經濟現象也可以解釋我們現在的社會的經濟現場。

後續內容,請看下次解析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