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咖 | IEEE專訪李開復:五個問題直麪人工智能的危機

大數據文摘出品

編譯:狗小白、jin、蔣寶尚

人工智能毀滅論一直是學界和業界討論的焦點。

霍金先生前曾三番五次表態,“人工智能可能會毀滅人類”。鋼鐵俠馬斯克曾經提出,人工智能有可能會成爲人類文明的最大威脅,呼籲政府快速採取措施,有效監管這項技術。

但李開復希望,更多的人能夠從三個方面來關注人工智能帶來的毀滅性變革:全球權力的平衡、國家經濟,以及人類脆弱的靈魂。

李開復學生時代開始,就對人工智能十分着迷。他的入學申請論文讚頌着人工智能的未來,稱之爲“量化的人類思考過程”。在對AI的探索學習生涯中,他相繼擔任了蘋果、微軟和谷歌中國區的高管,之後在2009年他創立了“創新工場”,即一家專注於中國高新科技產業的風投公司。

在《電氣和電子工程師學會會刊》對他的一個訪談中,李開復對人工智能的這個話題提出了更深刻的疑問,也給出了自己的答案。

李開復就以下五個問題進行討論:

1、爲什麼中國會在AI領域趕超美國

2、50%的工作崗位都將被機器替代

3、人工智能革命無可避免

4、面對死亡

5、人與機器共存的願景

爲什麼中國會在AI領域趕超美國

Q:你爲什麼認爲中國會在發展應用人工智能的領域趕超美國?

李開復:首先,也是最重要的一個原因:我們位於探索變遷的時代,在這個時代中,誰進行探索,誰就有巨大的先發優勢,從而進入應用探索成果的時代。人工智能算法對許多從業者來說已經不陌生了,現在最重要的是速度、執行、資本和獲取大量數據,而在這四個領域,中國都更具優勢。

這也是我書中爲何以中國的企業家精神作爲開篇話題。中國的科技企業,並不像建立在iPhone的技術突破和SpaceX項目創新等基礎上的硅谷,他們經歷了重重艱難險阻。中國的企業家們嗅探有廣闊數據和人工智能可商用的領域,然後努力地實現人工智能在這些領域的應用。這些努力常常是艱辛困苦的,甚至遊走在灰色領域,獲取這些數據的途徑並非你想象中那麼光鮮亮麗。

Q:你剛提到,像騰訊這樣的中國科技巨頭在獲取可訓練AI的數據方面具有明顯的優勢。它們真的有比谷歌這樣的公司擁有的數據量更大嗎?

李開復:我們說數據優勢的時候,其實包含多重角度:首先,你有多少用戶。谷歌是國際化的大公司,在用戶數量上應該是多於騰訊的。第二個問題在於:你的數據集同質化程度如何?谷歌從愛沙尼亞獲取的數據應用於印度可能就沒什麼用了。從擁有同樣的語言、文化、偏好、用戶習慣、支付方式等等的一組人羣中獲取豐富的數據,也許更加有利。

第三個方面在於,你從每個人身上得到多少數據。騰訊旗下有個包羅萬象的微信,基本可以用來做任何事。平均每個中國網民在線時間有一半都發生在微信上。美國用戶使用Facebook,Twitter,iMessage,Uber,Expedia,Evite,Instagram,Skype,PayPal,GrubHub,LimeBike,WebMD,Fandango,Youtube,Amazon,還有eBay,這些我們可以全部用微信來完成。

Q:你把中國初創公司生態比喻爲兇殘的羅馬角鬥場,因爲初創公司不因其最具創新力而生存,而是那些能抄襲、使詐,工作進度非人的公司們才能存活下來。

李開復:創新力是生存下來的一個條件,另一個是“抄襲”。企業家們爲了存活下來,什麼都做,從而爲用戶創造價值,然後賺錢。你看微信,它的發展進程中找不到一個像當年iPhone驚喜了全世界的時刻。

現在的它當然是一個了不起的發明創新,但它的出現並非是騰訊裏有個大佬構想了一款這樣的產品,然後製作出來驚喜了全世界。它走到今天,是一步步疊加、更新用戶想要的功能,去掉效果、反響不好的那些功能,最終得到今天這款最具創新力的社交媒體產品。微信做得如此好,甚至Facebook都反過來抄它了。

50%的工作崗位都會被機器替代

Q:你在書中寫道,人工智能最重要的問題不在於中美之爭,而在於我們如何面對真正的AI危機——工作崗位的減少、財富分配不平等和人類對於自我價值的認識。

李開復:人工智能能夠取代非常多的單一重複性工作。你可以反駁說,人類有很多人工智能沒有的能力,比如概念化、採取策略,還有創造。但是如今的人工智能是一個及其聰明的模式識別機,能夠從輸入數據、分析採取最佳策略,在給定任務領域打敗人類。你得想想,世界上有多少工種是簡單重複、可被優化的單一性任務?有多少工作根本無需創造力、採取策略和概念化的?大部分工作都是重複性的:開卡車、電話銷售、洗盤子、挑揀水果、流水線工作等等。恐怕世界上50%的工作都將被機器替代。

這些工種究竟在15年後、20或者30年後消失,可以探討一番,但它們的消失是不可避免的。人工智能不僅能做得更好,規模化使用其成本還更低——只要你把系統搭建好了,你只需要支付服務器、電費和網絡服務費。在競爭市場的環境下,企業們將不得不採用自動化。而這一變革將比人類歷史上從前的變革發生得更加迅速。

Q:爲什麼說“科技烏托邦”錯誤地認爲AI最終會像工業革命一樣創造全新的工作機會?

李開復:人們常說,工業革命創造的工作機會多於毀掉的,所以我們不需要太過擔心,因爲AI也會類似地創造新的工作崗位。但,其前提條件是我們要有足夠的時間。

過去那些技術革命都花費了一個世紀或是更長的時間來完成,就像電力技術一樣,電力已經出現了一百年,但是我們還未實現電動汽車的普及,仍舊處於試點階段,這就給了人類足夠的時間去學習、成長和發展,並創造新的工作崗位。然而,快速爆發的AI革命留給我們的時間並不多。

Q:爲什麼會認爲即使政府發放失業救濟金,危機也依舊存在?

李開復:大多數的人不僅僅將工作看作是收入的來源,更是使他們的生活充滿意義的事情,是他們爲這個世界的發展貢獻力量的途徑。即使是做着再普通不過的日常工作,人們也可以爲自己和家人創造更好的生活。

如果我們剝奪了人們工作的機會並且告訴他們可以從政府獲得失業補助,我想這並不會讓他們感受到不用工作的愉悅,反而會是更壞的結果。即使有部分人會高興地提前退休,也有些人會去學習新的技能並找到新的工作,但是,更多的人會因此喪失鬥志,從而流離失所。沒有工作,會使絕大多數人低迷沮喪,因爲他們會認爲生命不再具有意義,這甚至可能會引發自殺、藥物濫用等行爲。

無法躲開的AI革命

Q:如果AI必然會產生經濟和社會鉅變,那麼,我們有沒有可能不去使用這項技術?

李開復:個別政府或許能夠放緩AI發展的腳步。但是,就整個人類社會而言,這是不可能的,因爲我們已經打開了潘多拉的魔盒。

雖然我們控制住了核武器的擴散,但這是因爲它是封閉式的技術,並且需要大量的資本投資。而AI是大多數人都可以掌握的,甚至現在已經有大學生開始使用算法來創業,因此想要禁止人們使用是不可能實現的。

以無人駕駛卡車爲例。雖然中國正在規劃和構建城市與高速公路來推行無人駕駛卡車,但是美國卡車聯盟卻要求總統特朗普禁止高速公路的試行。這樣看來,如果作爲無人駕駛卡車的領頭羊的美國因爲卡車司機的失業風險而選擇暫緩它的發展,那麼中國也會同樣如此。

但是中國企業可以通過測試來獲得數據,然後這些數據則可以幫助AI更好的發展。因爲數據基數大的優勢,中國甚至能夠出口某些技術。那麼,到那時,中國將會在自動化方面趕超美國。

直面死亡

Q:你說現在的情形很嚴峻,但是依舊有希望實現人類的繁榮,並且是從未如此強烈的希望。你曾經面臨過生命的艱難時刻,最後重獲新生,能否向我們講述一下你的癌症經歷?

李開復:曾經我是一名不折不扣的工作狂,我總是將工作放在第一位。但是當我罹患癌症,面臨死亡之時,我才發現,金錢、成功和地位都無法取代家人給予我的愛,而我也很後悔自己沒有回報這份愛。這是一個警鐘。所以在我戰勝癌症,逐漸轉好恢復健康後,我改變了自己的生活。

我依舊努力工作,但是它再也不是我生命中最重要的事情。我開始將家人放在第一位,更好的平衡自己的事業與家庭。過去的我優先工作,換取我曾經非常重視的金錢、成功和地位,但我現在意識到,這些並不是生命中最重要的。

未來藍圖——人類與人工智能共存

Q:所以,正是有了這段經歷,讓你構想出AI與人共存的未來藍圖:AI讓人們有更多的時間去愛和感受愛。你也在書中寫到“在AI與人類之間建立協作關係”。可以向我們舉個例子說明這個構想如何能夠在工作市場中實現嗎?

李開復:我想將醫療界作爲例子最適合不過了。想象一下未來的醫院,在病房內各種更先進的儀器讀取你的身體,獲得的數據,並反應給醫生大量的信息,然後醫生則可以從中篩選出病人的具體症狀,以及家族病史

AI可以很好的對病人進行診斷治療,同時開出藥方。早期,AI提供數據,而醫生做出診斷。但現在,AI的診斷結果越來越精確,甚至會超過人類醫生,因此,在未來,診斷工作將由AI完成,而醫生則有更多的精力來關注病人,給予他們溫暖和關心。目前,許多國家,醫生與病人接觸僅僅只有五分鐘,雖然這個時間足夠一個醫生做出診斷,但是對於病人來說是不夠的,因爲患病的人更多的需要關懷,他們通常處於疑慮的狀態,經常需要醫生來安撫他們。

如果增長每個醫生和病人的問診時間,就會需要更多的醫生。或許,人們再也不需要花費10年教育和實習經驗來獲得醫學博士,因爲他們不再需要記住所有的症狀和治療方法。因此,健康醫療的成本將會降低,人們也會獲得更好的醫療服務,同時護理人員也會隨之增加。

相關報道:

https://spectrum.ieee.org/tech-talk/robotics/artificial-intelligence/former-head-of-google-china-foresees-an-ai-crisis

【今日機器學習概念】

Have a Great Definition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