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國藩:只要努力就不會差到哪裏去

文丨林下生風

毛澤東說,放眼中國近代,他只佩服曾國藩一人。蔣介石則將曾國藩視爲自己終生的導師,他將《曾文正公全集》擺在牀頭,隨時翻閱,他還督促蔣經國要認真學習。

每天有早起的習慣,“起早,猶如千金妙方,長壽金丹也。”是曾國藩常掛在口頭的一句話。懂得養生之道,二餐後各走三千步。他講衛生,每天睡前洗腳。

曾國藩雖屢次科舉失敗,但他屢敗屢戰。曾國藩擅長相面,與陌生人見面先盯着看人家半個鐘頭。每篇文章,無數次的修改,最經典的是把屢戰屢敗,改成屢敗屢戰,得到咸豐皇帝的獎賞。面對學生李鴻章的屢次“背叛”依然敞開胸襟。曾國藩屢屢上書舉薦部下,爲部下謀官要權。他打敗太平天國,保住了大清江山。

略顯笨拙

曾國藩小時候並不聰穎,智力至多是中等水平。一天晚上,夜深人靜,萬籟俱寂,少年曾國藩在家讀書,對一篇文章重複朗讀很多遍了,還是背不下來,他只好一直誦讀此文。此時,家裏來了一個小偷,潛伏在屋檐下,希望等讀書人睡覺之後撈點好處。可是等啊等,就是不見曾國藩去睡覺,只聽他還是翻來覆去地讀那篇文章。小偷實在忍不住了,跳出來大聲說:“這種水平讀什麼書?”接下來發生的事情讓曾國藩目瞪口呆:只見那小偷將那文章很流暢地背誦了一遍,然後輕蔑地看了曾國藩一眼,揚長而去。

日日讀書

曾國藩從小就受到父親的薰陶,對讀書給出了自己的意見。要讀經典。一書不盡,不讀新書。曾國藩無一日不讀書。他認爲讀書要專,不可以一本沒有看完,又看另外一本。他說讀書能夠改變一個人的面相,面相變了,命數也就變了。在曾國藩的晚年,雖然身體不是很好,可每天依舊可以讀八十頁書。

幽默風趣

曾國藩爲緩和氣氛,一次吃完後,對手下的士兵說大兒子曾紀澤新婚,兒媳婦孝敬,很快融入曾家門風,勤於家務,新婚不久織布到深夜。新婚這種時刻,結果老婆自覺過頭,不睡覺老織布。曾紀澤憋得很,忍不下去了,睡不着火大。後半夜,總督府特別的安靜,曾紀澤看老婆還不睡覺,就大喊朝他媽發火。“媽,你兒媳婦吵得我睡不着覺,你快把紡車砸了吧!”曾國藩也沒睡着,支起身一聽,接着喊了一聲,“夫人,你也把自己那部砸了吧,我也睡不着。”新媳婦跟婆婆學的,婆婆不睡媳婦不敢睡啊!曾國藩講完後,當時所有人都笑噴了。


書生帶兵

曾國藩一代書生,沒有帶過兵,但他會學習,學習戚繼光。他認爲,兵不在多而在於精,“兵少而國強”,“兵愈多,則力愈弱;餉愈多,則國愈貧”。

他組建湘軍時,主張才堪治民,不怕死,不計名利,耐受辛苦,不在市民而在鄉農中招募兵員。其用意就是鄉農中招募的兵員樸實壯健,有利於灌輸封建的忠義倫理思想和便於適應艱苦殘酷的戰爭環境。

曾國藩雖有凌雲攬月之志,但又常懷急流勇退之心。平定叛亂立下大功後,朝廷只封侯不封王,他毫無怨言;慈禧忌憚他手上湘軍勢力過大,他立馬裁軍。

早年修身十三條

一、主敬;二、靜坐;三、早起;四、讀書不二;五、讀史;六、謹言;七、養氣;八、保身;九、寫日記;十、日知所亡;十一、月無忘所能;十二、作字;十三、夜不出門。


無愧兄弟

曾國藩認爲最重要的就是要在家庭成員中人人孝悌的原則。孝容易理解,就是對父母、對長輩的感恩、尊敬與贍養。悌是指兄弟之間和睦友愛,也就是同輩之間的融洽與和諧。在曾國藩家書裏,一般都以爲他給孩子寫的信最多,事實上他寫給弟弟的信纔是最多的,可見他對兄弟之間關係的重視。

書法了得

曾國藩認爲,只要努力寫字,就不會差到哪裏去。在家書和日記中,無數次提到自己寫字的用功,並把寫字作爲日課。

比如,“每日早起,習寸大字一百,又作應酬字少許”;“每日筆不停揮,除寫字及辦公事外,尚習字一張,不甚間斷”;即使在同太平軍作戰期間,也能“不廢學問,讀書寫字,未甚間斷”。

曾國藩有一套理論,他將乾坤之道寓於書法,認爲作字應剛柔並濟。有理論作指導,有勤奮作支撐。書法裏有乾坤,卻不止乾坤。

                      曾國藩人格修煉

一 誠(爲人表裏一致,一切都可以公之於世。)

二 敬(敬畏,內心不存邪念,持身端莊嚴肅有威儀。)

三 靜(心、氣、神、體都要處於安寧放鬆的狀態。)

四 謹(不說大話、假話、空話,實實在在,有一是一有二是二。)

五 恆(生活有規律、飲食有節、起居有常。最高境界是“慎獨”,舉頭三尺有神明。)

堅持日記

日記通常都是非常私密的東西,通常都會嚴加保密,不讓外人知曉,可曾國藩寫日記不光自己看,還讓別人看,他把日記抄錄數份,然後在朋友圈子裏傳閱,朋友們會在後邊加批註。

曾國藩把他自己一天吃什麼喝什麼,與誰說的什麼話等都記錄下來,然後回憶自己一天的言行,發現其中哪一點不符合聖人要求,就加以自責,做深刻反省。據說曾國藩堅持寫日記,一直到生命終止前一天。

在曾國藩的指導下,建造中國第一艘輪船。建立第一所兵工學堂。學習西方文化,翻譯印刷西方書籍,奠定了近代中國科技基礎。安排第一批赴美留學生,爲國家培養了大批棟樑之材。

在戰鬥中,他屢敗屢戰;在書法上,他寫了又寫。讀書上,他讀了又讀,所以,最後成功的人,往往不是最聰明的,不是最能幹的,而是最能堅持的,最勤奮的,只要努力,就不會差到哪裏去!



我是林下生風,座標北京,感恩有你!如喜歡,麻煩親愛的你,點個贊~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