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上 關於他人的進步

        引言:上週花了兩天的時間,一氣呵成看完了著名硅谷投資人吳軍的《態度》,書的內容是吳軍老師與兩個女兒日常溝通的40封書信,真真是“很多理念,唯有親情間才能傳遞”。我也聯想到,自己成長的過程中,總有貴人相助,我也將以文字對話的方式記錄成長,記錄真言珍語,如果能夠傳播正能量也是一種美德與修行。

       “比我早進入公司一兩週的同齡同事今天升職了,我心理沒有不舒服,因爲我有自己的計劃,我相信按照自己的步驟來,也能夠實現目標。”


        首先表揚你有很大進步。上次我們交流的時候,你描繪了自己的人生目標,問我是否可行。我的意見是你設立目標的前提假設欠妥當,因爲你在與他人比較。

        職場上,關於別人的升職,尤其是跟我們年齡、學歷、入司時間相同的人的升職會讓我們心生醋意。有些升職,有客觀條件的限制,有些人運氣稍好,達到了條件。比如你們公司要求的參與項目兩個以上,你只參加了一個項目,但它是一個大項目;而別人參加的是兩個很小的項目。這裏,我們不去探討這些硬性條件的設置是否合理。你剛轉行進入一家新公司,不着急,要積累一些經歷,不同的人發力方式不同,就像跑步一樣,有些人適合短跑,有些人適合長跑,做好自己,機會總是有的,德要配位。

        你從國企跳到私企,相當於去大海游泳,是否能夠游下去,能否游到你想去的遠方,這回真得完全靠你自己。你已工作幾年了,經歷了不同類型的企業,不同企業有很大差異,所以我給你的建議也會不同,結合私企的特點和我對你的瞭解,希望你在這階段注意以下幾點。

        總體上,希望你保持豁達中有謹慎,謹慎中有頭腦。關於豁達,這次你的想法就體現了豁達,我很欣慰。囑咐你謹慎,是希望你不要再沒心沒肺。在國企允許你大大咧咧,是因爲我知道你不會犯原則性錯誤,國企對其員工更加包容,不會因爲一些不痛不癢的錯誤懲罰過重甚至丟了工作。但在私企,要嚴苛很多。老闆會因爲你多印了雜誌又沒有及時寄送給客戶,導致公司成本費用的增加,而處罰你承擔額外的費用。正因爲如此,我希望你說話做事三思而後行。

        話說出嘴之前,遲疑3秒,想一想,這話我必須要說嗎?必須要現在說嗎?必須要以這樣的方式說嗎?很多時候你會發現,很多話可說可不說,這時候我建議你不說;有些話,不必現在說,那麼我建議你忍一忍,等到時機成熟時再說;有些話,我們可以用更好的語氣說,那麼我建議你靜一靜再說。你可能會說,我忍不住啊,我說出去的話是習慣性反應。那麼我想告訴你,習慣性反應是能夠改變的。人的言行是受內外部環境刺激產生的活動。那麼我們可以通過改變外部環境,不讓自己受到特定刺激,從而不產生某種言行;另一種方式,我們也可以通過刻意練習,訓練自己的大腦,讓神經元生長或不生長某種鏈接,進而改變自己的習慣性反映。同樣的刺激,比如遠方飛來一支羽毛球,你下意識的反映是躲開,而專業運動員則快速產生規定動作接球,這正是刻意訓練的結果。所以希望你明白,你心直口快的性格,是常年的習慣養成的,想要改變是可以做到的,最初可能容易忘記,多提醒自己、多練習,長此以往,會大有不同。

        關於頭腦,我的意思是不要太聰明,但要多動腦。我仍然希望你爲人厚道,少玩心機。我們難免會爲了特定目的說一些話,但要儘量不說虛話,同時對自己不要有道德瑕疵,對自己也要寬容。你所處的企業相比以前開放度更高,相應的機會也會更多,所以我希望你能夠有頭腦識別、把握人生爲數不多的機會。從這個角度講,你說你要出去闖一闖,多見識見識,我認爲也是一件好事。

        如果你能做到豁達中有謹慎,謹慎中有頭腦,首先你自己是舒心的,再者,事業也不會差。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