塘下小學借閱室籌辦進度和籌款計劃

十月中旬一羣遠在他鄉的遊子,心念念着曾經的母校逐漸消失,熱鬧的家鄉日漸凋零變得陌生,大家決定盡己所能爲家鄉的孩子們做點事情——籌辦一個小型閱覽室,心想着或許三五年、十年後能有一些孩子、家庭,因爲這個閱覽室,或者因爲閱讀這個閱覽室中的某本書而有所改變,有所收穫,有所念想。

(倡議書鏈接:https://www.jianshu.com/p/df8311469734)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我們在準備去做這件事情的時候,也曾前後考慮過很多,但最後還是憑着初生牛犢不怕虎的一腔熱情去行動了,這是一個純粹的公益活動,但是又意義深遠。在此,感謝很多遠在他鄉不曾相識的愛心人士的捐贈,感謝塘下小學唯一的留守老師李周龍老師對此事的支持和無私付出,感謝塘下小學曾經的校友和家長對此事的支持和關注。沒有大家的支持和信任,就不可能在短時間內就快速籌辦出這個小型閱覽室。

目前,學校已經收到的書籍數量將近400冊,大部分是新書、兒童讀物、教輔資料、經典名著。我們也一直接受愛心人士的捐贈,因爲學校師生人數太少,也無法對接大型公益機構進行贊助,所以整個閱覽室也沒法按最理想的計劃去籌建。之前擔心的書架,目前也得到解決,經康紅權老師聯繫對接到城裏某所學校的一批舊的教學設備,近日天台山村村長康有糧會安排車輛親自搬運回學校。接下來我們會購置2個攝像頭(學校有網絡)、圖書標籤、圖書擋板、圖書專用章、借閱規則標牌、借閱室門牌、借閱室籌辦簡介標牌、門鎖、借閱本等相關的輔助設備。

針對閱覽室後續的日常管理和維護,我們也曾徵求過很多的意見和建議。考慮到平時在家的人本來就很少,有多少孩子會自覺主動去看書和借閱?誰又有時間和愛心願意去義務管理借閱室?是否有必要請專人進行管理,適當的進行補貼?又補貼多少?補貼多長時間?後續長期怎麼辦?決定由之前的閱覽室改爲借閱室(圖書專用章上刻:塘下借閱室),後續的借閱採取自助式,借閱室鑰匙放在學校附近人家,閱覽室內安裝兩個高清攝像頭,平時由學校老師和志願者偶爾整理和衛生清掃,借閱規則後續根據實際情況制定。借閱室面向所有看書人士(主要是附近村民、學生)開放,但是主要的人羣還是回家過暑假的家長、學生,過年回家的遊子,主要時間也是週末、寒暑假。

另外,還有一個好消息,市教育局已經對塘下小學教學點進行操場硬化、修建圍牆等進行立項,學校的硬件條件將有所改善。但是眼下整個農村都缺少生源,缺少優秀、年輕的老師,所以塘下小學也將無法回到我們上學那會六個年紀齊全的時候,但是這不影響我們對教育的態度、重視、支持。

在我們小的時候,大家窮的連上學、讀書都是一種奢侈,有多少人家的孩子每個學期不是借學費、欠學費?當我們長大點的時候,整個家庭、整個學校、整個村莊,又能找出多少課外讀物、書刊?還曾記得我們第一次如癡如醉的看一本課外書籍嗎?還曾記得從何處借閱的某本書籍對我們影響巨大,甚至改變人生?還記得自己從什麼時候開始,是因爲誰的教導,或是哪些書籍的影響,而曾有了自己獨立的思想?還記得自己第一次從山村去往城裏,對所有事物的新鮮和那深深地自卑感嗎?還記得第一次走進書店看到一本好書忍不住想買,翻了翻後面的標價又放下了?還記得自己走向社會走向工作,沒有一技之長而處處碰壁或者書到用時方恨少,後悔當初沒有努力學習嗎?還有多少人在一邊工作,一邊自學技能、自學語言、如飢似渴的閱讀書籍?

在我們小的時候,大家都是接受一樣的教育,沒有那麼多的課外輔導和補習,城鄉教育的差距也遠遠沒有如今這麼懸殊的差距,只要能有條件上的起學,就都是在差不多的起跑線上。如今,社會變了,家鄉也變了,這都是大家切身感受,彼此明明白白的。或許,我們對這個借閱室的支持和贊助,我們甚至我們的孩子壓根都不需要、也不會踏進這個閱覽室。但是,還是會有人需要。我們不希望家鄉的孩子和渴望學習的青年,跟我們當初一樣的匱乏和無知、自卑和懊悔,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我們希望家鄉能夠因爲教育而改變,因爲更優秀的年輕人而改變,更確切地說是通過這件事情來讓更多地人意識到教育的重要,和對教育的重視和支持,當物質生活基本滿足的時候,還能有點精神需要和追求。我們的能力有限,更談不上什麼影響力,我們只是倡議者,我們只是做了一件很多人想做卻沒有去做的事情。

文末的  讚賞 開始接受大家對塘下借閱室的捐助,所收到的所有捐助款(捐助人名字不予公佈)將全部用於添置借閱室所缺的設備,若款項不足,將由主要籌辦人員湊齊購置;若有盈餘,將用來購買一部分書籍,優化下整個借閱室的環境佈置、書櫃書架。(後續將公佈所有款項的具體支出)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